2010年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助学方案(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502640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助学方案(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0年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助学方案(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0年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助学方案(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0年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助学方案(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0年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助学方案(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助学方案(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助学方案(人教版).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0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助学方案一、文学资讯第21课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穿了起来,故事曲线回环,为我们虚构了一个绝美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追求自由、平等、幸福、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政治理想;反映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22课 陋室铬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陋室铭是作者自述

2、其志的文章,通过对“陋室”内外环境生动而简洁的描写,并用类比和例证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和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爱莲说是作者托物言志的名文,作者以“莲”自喻,借抒写爱莲之情表达了自己淡泊的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婉转地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第23课 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核舟记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按空间顺序介绍核舟,从而鲜明地表现它的整体形象。说明了雕刻家构思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同时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卓越

3、成就和民间艺人卓越才能。第24课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大道之行也主要从三个方面描绘一幅“大同”社会的理想画卷:满足生存的需要;满足发展的需要;满足精神愉快的需要;寄托对美好社会的无限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黑暗现象的厌恶。第25课 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

4、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望岳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雄伟高大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现诗人年轻时代从远大抱负和蓬勃朝气。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是通过诗人的见闻,描绘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二知识梳理第21课桃花源记(一)词语解释1、缘溪行,忘路之

5、远近。缘:沿着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鲜艳美丽;落英:落花3、甚异之。异:对感到诧异4、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5、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交错相通7、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依然:喜悦的样子8、问所从来,具答之。具:详尽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10、处处志之。志:做标记11、寻向所志。 寻:寻找。向:先前(的)。志:标记。12、闻之,欣然规往。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13、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寻:随即,不久。津:渡口。(二) 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

6、处都是。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翻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翻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5、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翻译: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翻译: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翻译: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9、此人为具言所闻。翻译: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

7、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翻译:桃花源中的人告诉他说:“我们这里的情况不值得你对桃花源以外的人说啊。”1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翻译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12、后遂无问津者。翻译: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三)阅读理解: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现了渔人是在迷路的情况下偶然发现桃花源的几个句子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写出文中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8、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4、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本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从总体上描绘了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是:土地平旷,屋舍铲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来源:学。科。网Z。X。X。K7、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8、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

9、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馀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9、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0、表现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是:诣太守,说如此。 11、说桃花源人来桃花源的原因句子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2、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 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13、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目的是什么? 答: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不满当时现实,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

10、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河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14、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皆叹惋”的内容又是什么? 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皆叹惋”的内容是世界变化大。时间过得快。外面得世界战争频繁,依然黑暗腐朽。庆幸自己得社会和平安定。15、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那些人生启示?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16、作者为什么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存在,隐含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17、渔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写

11、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渔人是一个背信弃义、不守承诺的人。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的淳朴好客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18、你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久的,应该起来抗争。(谈自己的想法即可)19、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民风淳朴,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20、出自本文的有些成语一直沿用

12、至今,请写出来并解释。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明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落英缤纷: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21、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比,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

13、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来源:学*科*网Z*X*X*K22.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豁然开朗23.针对第二段语句做简要评注问短骈散结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连贯通畅,精炼有意境。“黄发垂鬓”又运用借代修辞,增强了语言表现力。.24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文字。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的优美,桃花源美在社会生活宁静。25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

14、即可)26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国,你的理想王国是怎样的?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自我做答)(四)习题精选:.吉林省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下列问题:8、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 )10、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 11、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 12、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鸡西市 阅读“林尽水源,便得一山,不足为外人道也!”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属: 要: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4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面。 15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湛江市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1720题。17、解释词语。(4分)(1)欲穷其林 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