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内容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50107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祭十二郎文》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祭十二郎文》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祭十二郎文》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祭十二郎文》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祭十二郎文》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祭十二郎文》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祭十二郎文》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内容(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祭十二郎文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精品文档祭十二郎文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文言现象。 2、体会本文波浪式的抒情模式,掌握融情于事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宋代文豪苏东坡在读后不禁说:“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

2、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观止在评论祭十二郎文时也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公,祭文中千年绝唱。(清。吴楚才、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八)。那么,祭十二郎文何以得此评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共同去体味这千年绝唱传输出的万古悲痛。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韩愈简介:韩愈,字退之,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谥号“文”,故又称“韩文公”。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

3、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鼎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2、写作背景: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本为韩愈次兄韩介

4、之子,后来过继给长兄韩会为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5、 三、解题 祭文: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的,故其开头、结尾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欧阳修的祭尹师鲁文、袁枚的祭妹文也很有名。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

6、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四、整体感知 1、齐读全文,体会祭文情感,正音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抒情语句较多,有的甚至是泣血带泪。其中有两处最为突出。一是作者得到十二郎猝然病死的消息一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乎”字,三个“也”字,五个“矣”字,文辞抑扬顿挫,感情跌宕起伏。二是“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好像与十二郎当面交谈,自然亲切,入情入理。诵读时要注意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读出应有的感情波澜。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闻汝丧(sng

7、)之七日及长(zhng)不省(xng)所怙(h)兄殁(m)南方 省(xng)坟墓归取其孥(n)丞相薨(hng)佐戎(rng)徐州孰谓汝遽(j)去吾万乘(shng)之公相殒(yn)其生窆(bin)不临其穴尚飨(xing) 2、理清思路,概括段意:全文按祭文体例由三部分构成:引语-主体-结语。 明确:祭十二郎文共十二个自然段,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来头的固定格式 正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2-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二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第三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恶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从此抱憾终生

8、。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 第四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应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五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六自然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 第七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八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 第九自然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切知道只而死期的悲哀。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

9、之事。 第十自然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第十一自然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俱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 第十二自然段全文结束,“眼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悲痛不已。” 全文十二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时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续写自己的惶恐、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难怪东坡先生会有“读祭十二郎文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友”的说法。 五、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使

10、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二)、一词多义 诚: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幸: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以: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省:不省所怙(知道,动词)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孤: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长: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长吾

11、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终: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尽,动词)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致: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 就: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知: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死而有知(灵魂,名词) 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其: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词)诚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词)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动词) 又可冀其成立邪(他们,代词)其又何尤?(这,代词)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词)敛不凭其棺(你的,代词) 【补充】浅谈祭

12、十二郎文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一、代词1.人称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或物,多用为领属性定语,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祭十二郎文) -我当时虽然能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其,代嫂嫂)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同上) -你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其,代韩会)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同上) -年轻力壮的人尚且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 其信然邪?其梦邪?(同上) -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其,代死讯) (2)有时活

13、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同上) -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请求回去接你的妻子儿女。(其,代十二郎) 2、指示代词。 (1)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译为“那”。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同上)-那以后四年,才回去看你。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同上)-那剩余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 二、副词1、用于句首或谓语之前,表示语气。 (1)表示转折、推测,可译为“大概”。 呜呼!其信然矣!(同上)-唉!大概是真的了!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同上) -从今以后,我将没有什么意趣生活在这世间了。 (2)表示反诘,用法同“岂”,可译为“难道”。 如吾之哀者

14、,其能久存乎?(同上) -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 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同上) -唉,难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吗? 三、连词 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同上) -如果没有灵,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2、并列的问句,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是”“还是”。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同上)-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同上)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三)、词类活用 1、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3、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4、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5、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6、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动) 7、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使丧亡,使动) (四)、古今异义的词 1、将成家而致汝(成家:古义:安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