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3749804 上传时间:2017-10-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湘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湘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湘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湘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1.传统思想品德教材的特点传统思想品德教材更多地是基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考虑和成人世界的品德要求出发,强调内容设计中的逻辑性和内容标准的整齐划一,带有浓郁的学科化痕迹,没有从学生成长、品德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没有从学生真实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来设计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由于传统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从整体而言脱离学生实际,面对教材,学生只可能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程无法对学生思想、情感、智慧构成有效的吸引和挑战,导致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的缺乏。2.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新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长期以来思想品

2、德教育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的缺失。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是要着力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从内容到形式都力图打破传统的学科似框架体例,真正使教科书的编写发生实质性的转向,由面向成人世界的规范设计转而面向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实际。3.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的规定新课标明确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作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具有四个基本特点,即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与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其明显的特色在于,在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确保思想品德对学生的价值熏染与引导的

3、同时,突出更广泛视野之中的人文启迪和人文渗透,即充分注重以优秀的人文精神资源来拓展、敞开学生的人文视界,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来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又“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和提升他们的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把学生置身于个体与生活世界的各种交互关系之中,让学生在必要的认知的同时,积极自主地去发现、感受、体验、判断、理解,突出思

4、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性。4.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核心理念: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转向对学生个体品德发展与生活实际的关照,以初中学生初步拓展的生活为基础来建构课程体系,通过切近于初中学生生活的主题与形式来引领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品德发展。(2)目标理念: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基本追求。通过情景的创设,引领初中学生积极自主地感悟人生的意义,提升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3)过程理念: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的基本原则。本课程

5、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落实为学生的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程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都要突出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的独立思考与积极体验,以内在促进而不是外在强加的方式,使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健康发展。5.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设计思路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编排上,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具体结构如下:心理健康 道德 法律 国情教育成长

6、中的我认识自我 自尊自强 学法用法文化认同(中国心)我与他人的关系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 权利与义务 共同理想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知国情、爱中华教材编写理念1.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生活,这是我们教材编写的核心理念。一方面我们试图从学生生活视角出发,采用贴进学生生活的主题、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又在其中渗透对学生生活的引导。教材设计面向生活,又高于学生日常生活。我们试图在思想品德教材设计中表达这样一种德育理念:在生活世界中,并且通过生活形式的展开,来引导个体生活,引导个体对可能生活的美好追求,从而使得德育的过程成为作为生活主体的个体德性之

7、自主生成、自我建构的过程。从学生生活出发,选择切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德育主题,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情景,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师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究、体验,促进德性品质的内在生成,是我们教材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我们的教材设计一方面力图把握学生的生活与品德发展现状与问题脉络,紧贴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同时又力求更多地把握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理念,能体现开阔的社会意识和时代理念,更好地对学生未来生活需要予以必要的恰当的引导;一方面,我们力求扎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但又不是简单地再现学生的生活场景,而是试图在引导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冲突的基础上,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

8、们明辨是非、慎重选择的能力,在不断拓展的生活视界中激发他们对自我、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意识,拓展个体生命的空间和个体人生的内涵。2.教材编写的内在线索全套教材以中学生不断拓展的生活为编排线索。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试图从初中学生切近的生活空间与生活内容出发,体现学生生活不断扩展的需要:七年级上册主要以“走进中学”、对中学生活的理解与适应作为基本生活主题,重在健全自我的养成。七年级下册以“在公共生活中”、理解公共生活、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为基本生活主题。八年级上册以“让青春充满活力”、“做负责任的公民”为基本生活主题,引导学生积极感悟生命、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融自我于社会。八年级下册以“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

9、里”为基本生活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理解个体与国家、时代发展的关系,融个人于时代。九年级以“面向世界的眼光”为基本生活主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树立整体意识、全球意识、长远意识。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教材内容编排呈递进、上升的趋势,围绕不断拓展的学生生活主题来组织教材。3.教材呈现的基本形式我们在教材编写中,力求以学生真实可感的生活主题和与之相关的探究性活动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教材内容以浓缩性的生活主题形式展开,我们注重的是话题的设计而不是理论体系的完整设计,目的在于把学生引入对话题的思考、投入,再辅之以问题情景与探究性活动的创设,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体验、发

10、现的基础上探究性地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认同感与参与意识,并通过思想品德课程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自主发展。 4.教材内容的具体设计教材内容设计围绕贴近学生生活、高于学生生活、引领学生生活的整体思路,教材内容的选择大都来源于学生生活或是为学生所熟悉的材料,但又力求典型并注意主题的必要提炼,使教材内容既来源于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生活,更能提升学生生活、引领学生生活,将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引导融入学生鲜活的生活场境之中。 每册教材的内容都力求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多维综合,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国家和社会”为基本轴线,把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等

11、内容有机地整合在各个年级的教材主题之中。 各年级内容不断拓展,呈螺旋式上升,并注意纵横交错。根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生活空间的不断拓展,教材的内容也不断提升,要求不断提高。各年级的教材中,各方面的内容相互交错,层层推进,总体上呈螺旋式上升。 教材基本结构1.整体内容体系框架设计我们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整体框架设计,一方面试图考虑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之间的衔接,同时又考虑到自身的连贯性、完整性。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共分五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全一册。教材内容安排以生活主题综合的形式,从适应中学生活和儿童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切入,逐步扩展到家庭、学校

12、生活,进而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公共生活,再逐步上升到理解我们的民族、国家与时代发展,并培养世界眼光。各册核心主题分别是:七年级上册主要围绕对中学生活的理解与适应展开;七年级下册以对公共生活的理解与参与为基本主题;八年级上册以积极感悟生命、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为基本主题;八年级下册以理解个体与国家、时代的关系,融个人于时代为基本主题;九年级以“面向世界的眼光”、树立整体意识、全球意识、长远意识为基本主题。2.单元内容设计教材以单元、节、目的层次展开,每册分五个单元,每单元三节,每节分若干小主题。各单元整体设计中,首先选取典型事例、情境作为单元引导语,引入本单元的主要问题,然后分节、目依次展开具体内

13、容,每单元后面配以单元活动设计。每节内容设计中,主要由本节引导语、相关问题简明扼要的理论陈述、典型事例、问题与活动设计、阅读材料等内容要素组成。在每节内容的后面,我们设计了“读读议议”,通过学生的阅读感悟来作为每节内容的拓展与提升。 教材主要特色1.突出生活主题提炼,以话题展开取代理论铺陈我们在教材设计中,逐步完善的教材设计思路是:以学生的视界作为教材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以生活主题组织教材内容;以话题的展开替代系统知识的设计。围绕初中学生成长与生活实际,来选择、提炼、设计课程主题,每节内容以话题的形式展开,使教材成为一个个可能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的有机组合。他们积极思考,与此同时,又注重必要的问题

14、概括和引导,创设适合学生参与的问题情景,并辅之以切合学生的案例和优美深刻、富于哲理的阅读美文,来提高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的感染力,从而真正打破传统的学科似框架体例,使教科书的编写发生实质的转向,由面向成人世界的规范设计转而面向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实际。教材不求理论阐述的全面系统,突出对话题的引导,精简教材正文,重在把学生引入话题之中,引向其对自我品德生活实际的关注与思考。作为教材,我们并不需要让学生全面了解知识要点及其来龙去脉,重在突出话题,给教师和学生留下探讨的空间,引导学生去积极体验、发现、理解,就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以话题为中心,使得我们的教材内容更加简明扼要,课文的语言表达更加明了,给学生

15、留下了充分的思考余地。2.在教材行文过程中力求体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整个教材力图显明一种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姿态,引导学生共同理解教材,理解思想品德课程的意义,从而积极主动地把自我纳入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自主性理解、参与、建构之中。教材行文中,不以居高临下的、规范命令的态势向学生传输规范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灌输与教训,而是在呈现话题的过程中尽量给学生留下充分参与的空间。话题的叙述尽量少用或者不用“要”、“必须”、“一定”、“应该”等强暗示性的词汇,而是尽可能多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教材尽可能地避免、删却学科味较浓、成人化倾向很明显、表达较沉重、说教味较浓、暗示性较强的话语,致力于从儿童的生活实际

16、、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出发,以生活话题为中心,增强教材对学生的亲和力,尽量让学生在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领悟其中的道理。如我们在七年级上册前言“致中学生朋友”中所说:新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紧贴大家生活、 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 积极体验的课程。我 们并不期望大家机械、被动地接受成人世界 对中学生的规范和教训,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在编 写教材的过程中,我 们始 终把大家视为平等的朋友,力求把好的问题、感人的事例、优美的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我们期待大家能与新教材一道,勇于思考,乐于实践,从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关注自身作 为公民的基本道德修养、权利意识、守法精神,以及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把活 泼、健康的自我融入开阔的社会生活之中。3.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注重人文陶冶和思想启迪我们认为,思想品德课程在贴近学生实际的同时,还应坚持自身必要的价值引导和人文启迪,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获,提高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智慧的挑战性和吸引力。教材的编写力求扎根于学生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