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包饺子 全国通用(共16张PPT)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3749746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64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包饺子 全国通用(共16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包饺子 全国通用(共16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包饺子 全国通用(共16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包饺子 全国通用(共16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包饺子 全国通用(共16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包饺子 全国通用(共16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包饺子 全国通用(共16张PPT)(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包饺子,猜 猜 看 岸边一群小白鹅, 扑腾扑腾跳下河。 春潮涨落三遍后, 白鹅一起上山坡。 (打一食品) 提示:过年时要吃的东西,饺子文化,问题与思考,(1)饺子的来历和传说有哪几种? (2)饺子有哪些种类?怎样制作饺子? (3)吃饺子有哪些讲究?,饺子的来历及传说,建安初年,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辞去了太守官职,告老还乡,决心为百姓治病。这时正值数九隆冬,他在回乡路上,看到那些为生存而奔波的穷苦百姓,衣不遮体,许多人耳朵都冻烂了,心里更加难受。他一到家,登门求医者便蜂拥而至。可是张仲景心里老惦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乡亲们。冬至到了,他让弟子替他看病,他在南阳

2、东关空地上搭起了医棚,盘上大锅,专门舍药为穷人治冻伤。他把羊肉、辣椒和去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到火候时再把羊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治病的穷人,每人一大碗汤、两个“娇耳”,这药就叫“祛寒娇耳汤”。人们吃后,顿觉全身温暖,两耳发热。从冬至起,张仲景天天舍药,直舍到大年三十。乡亲们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欢欢喜喜地过了个好年。从此以后,每到冬至,人们就想起张大夫为乡亲治病的情景,也模仿着做娇耳的办法,做起了食品。为了区别“娇耳汤”的药方,就改称为“饺耳”。因叫着别嘴,后来人们就叫它“饺子”了。天长日久,形成了习俗,每到冬至这天,家家都吃饺子。,饺子的来历及传说,饺子

3、又叫“交子”,据史料记载这名称的来历与我国大年三十夜食饺子的习俗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中最隆重的节日,大年三十晚上,有守夜辞岁的习俗。守夜辞岁的活动在各个地区都有所不同,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叫包辞岁吃。它是指在大年三十夜把备好的肉、菜剁成馅,其中的肉和菜谐音为“有财”,因此在剁时往往要弄出大的声响,让左右邻居听见,馅调好后和面擀皮将它包成月牙形的食品,到午夜十二点时下锅煮熟全家共食,这就叫包辞岁。,饺子的来历及传说,按旧时天干地支的计时法,午夜12点为“子”时,又称“子夜”,子时钟声一响人们便由旧的一年迈进了新的一年,称为“更岁交子”。习俗中在子时吃的这种带馅食品完全是为了辞旧岁迎新年,因此人们便把它称为“交子”,口耳相传,便得此名。后来用于书写时,因为“交子”为食品的一种,便在前边加上“饣”,于是成为“饺子”。,做饺子的过程,和面、做馅、 擀皮、包饺子、 煮饺子,研究与讨论,1.有一年我吃饺子时,吃出来一枚硬币,同学们知道这有什么用意吗?你遇过这种现象吗?,2.你认为饺子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有怎样的象征意义?,拓展与创新,你知道哪些关于饺子的谚语或歇后语,搜集并整理下来,你会觉得非常有趣。,开始 包饺子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