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题目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749609 上传时间:2017-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题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明是(C)A.辩证法和唯物论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剩余价值学说和暴力革命2.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条件的学说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人类进入 21 世纪,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2、 D.牛顿4.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 吐故纳新 B 科学严谨 C 博大精深 D 与时俱进6.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A 实现共产主义 B 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 实现人权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 与时俱进C 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D 科学性第 1 章 世界的物质性极其发展规律1.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D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形而上学C 客观唯心主义 D 不可知

3、论2.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唯一标准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形而上学的辩证法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一元论和二元论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A 运动 B 静止 C 矛盾 D 联系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5.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6.意识的能动性而言,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这种说法(C)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 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 是对意

4、识能动作用的引种正确的指示 D 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7.“先有图纸后施工”说明(C)A 意识决定物质 B 意识创造物质C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 意识依赖于物质8.“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辩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

5、曲折性的统一10.“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这是(D)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C 唯心辩证法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11.唯物辩证法的总的特征是(C)A 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 实践第一的观点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对立统一的观点1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C)A 质量互变规律 B 否定之否定规律C 对立统一规律 D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13.“抓典型、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体现了(A)A 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B 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C 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4.“白马非马”的诡辩论命题,割裂了矛盾的(A)A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

6、系 B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 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15.“过犹不及”是说,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掌握适度原则,这在哲学上符合(B)A 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 B 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C 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D 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16.“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方法论意义是 BA 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 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D 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1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A 理想实验方法 B 逻辑推理方法 C 矛盾分析法 D 归纳演绎法18.“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话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

7、 ,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DA 矛盾普遍性原理 B 运动和发展的原理C 普遍联系的原理 D 矛盾特殊性原理19.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20.发展的实质是 DA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1.“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CA 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 忽视可能性的妄想C 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22.恩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的哲学道理是 DA 承认世

8、界的统一性 B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C 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D 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23.“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是一种 DA 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B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C 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2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句话在哲学上讲 CA 矛盾的普遍性 B 矛盾的斗争性C 矛盾的特殊性 D 矛盾的同一性25.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C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26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

9、于它的 CA 实践性 B 运动性 C 物质性 D 客观性第 2 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BA 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 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 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C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C 真理具有相对性 D 真理具有全面性3.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CA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 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C 认识的客体是主题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 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4.末代诗人陆游早

10、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 C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D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点C 反映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6.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CA 主观性 B 客观性 C 不变性 D 终极性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 主观的能动的反映论与客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8.概念、判断、推理。这是 DA 直接经验的三种形式 B 简介经验的三种形式C 感性认识的三

11、种形式 D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9.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CA 实践的历史性和不确定性决定的 B 时间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C 实践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D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10.“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 C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时间的目的11.实践的主体是 BA 绝对精神 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C 人 D 人的意识1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

12、来源于书本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文体,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 B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 实践检验真理不变性理论指导D 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14.真理额谬误的界限在于 CA 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 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 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15.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

13、误在于 AA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 苦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 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第 3 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C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C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 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BA 用暴力掠夺他人的财产 B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C 用特权侵吞公社的

14、财产 D 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CA 纯粹是必然的 B 纯粹是偶然的C 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 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5.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CA 无产阶级专政 B 资产阶级专政 C 国家政权 D 政体6.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CA 社会意识形态 B 政治法律思想 C 国家政权 D 政体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8.阶级斗争的历史作

15、用是 BA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 一切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力 D 社会发展的外部动力9.社会形态是 D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C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10.生产方式是 B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C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11.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C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12.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 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13.“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句话揭示了D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14.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DA 生产力 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