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491038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省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省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徽省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徽省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绩溪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一、 选择题本题共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中国有句古语:叶落归根,认祖归宗。中国人的这种文化情结源于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2、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3、“新朝代(西汉)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

2、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指的是 ( )A郡县制度与都司制度并存 B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C行省制度与土司制度并存 D州郡县三级交错管理4、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中这样评说隋文帝“他在宝座上实行的一系列改变了中国政治结构的改革,才真正体现了一代雄主的远见卓识”。这里的“远见卓识”含义是 ( )A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 B完善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结束了长期分裂,重新完成统一 D通过察举制选拔了大量有用人才5、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

3、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减少行政决策失误C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6、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7、我国古代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演变呈现出官僚系统的组织结构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的趋势。分工逐渐细化,职位体系日渐完善。下列不符合这一趋势的是 ( )A 、秦朝设立三公九卿制 B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C、宋朝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D、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8、恩格斯说:“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

4、命。”梭伦改革中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举措是 ( )A财产等级制度 B废除债奴制 C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9、古雅典某位政治家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他这种自信源于 ( )A领袖地位B充裕的物质生活C良好的教育D雅典的民主制10、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

5、主专制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11、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12、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

6、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13、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 )A民主的广泛性 B决策的科学性 C程序的复杂性 D公民集体参政14、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对这种“新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提供了公民参政的均等机会 B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C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D贵族制下的“集体领导”15、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

7、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16、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17、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

8、限制18、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 )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C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19、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 )A确立司法体系、法律原则和制度 B批判并否定了财产私有制度C维护和巩固了强大罗马帝国统治 D将公民权扩大到平民和奴隶20、恩格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

9、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制约与平衡 D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22、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这里的“它”是指

10、( )A议会 B法院 C内阁 D总统23、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利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这说明了 ( ) A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 B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C美政府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 D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效24、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

11、,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资产阶级确立了共和政体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25、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 两汉的选举主要是一种推荐,并且是一种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的推荐,它并不搅动社会下层,

12、基本上与多数无干,而主要是由各级官员,尤其是高级主官进行。这些官员虽然也得调查舆论,但这些舆论也是一个相当狭小的政治文化精英圈子中的舆论,所以,实际上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以贤选贤”。 推荐选举的特点是“人对人”, 人对人的好处是常能看到人的全部,不仅文章、学问,还有德行、才干;也不仅一时表现,还有平日所为,乃至于家世根底,但假如推荐者私心膨胀而又外无节制,荐选也易生营私、结派、请托,谬滥的流弊。 何怀宏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发展 材料二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 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过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材料三 中国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并不是对知识的崇拜,而是对权力和特权及物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