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热学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490707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热学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热学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热学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热学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热学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热学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热学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九年级物理九年级物理热学热学人教实验版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热学 二. 重点、难点: 1. 掌握热现象的重点概念,会判断物态变化。 2. 知道热和能的重点概念,会计算热量。 三. 知识点分析: (一)热现象 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度,把 1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度。 3. 使用液体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4. 物态变化: 5. 液化现象: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压缩体积(如:液化石油 气) 6. 蒸发和沸腾: 用心 爱心 专心 例:例

2、:识别常见物态变化现象:将现象与相应的物态变化名称用线连起来 露 熔化 霜 凝固 雾 汽化 夏天湿衣服变干 液化 冰冻的衣服变干 升华 湖面解冻 凝华 例:例:如图所示,在 1 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烧杯里放入一盛水的小试管. 烧杯中的 水沸腾后,若继续加热,问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为什么? 选题目的:选题目的:通过本题加深学生对沸腾特点、热传递发生条件、沸腾条件知识的理解. 分析:分析:(1)沸腾特点:吸热但不升温(保持沸点不变). (2)热传递发生条件:两 物体间有温度差. (3)沸腾条件: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 答案:答案:本题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虽吸热但温度却不再升高,保持 100不变,经过

3、热 传递,试管中的水能达到沸点 100,这时将失去热传递发生的条件,不再吸热,故试管 中的水因不能继续吸热而不会沸腾. 例:例:如图是从实验得到的海波熔化图象,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象中的 AB 段表示熔化过程 B. 图象的 CD 段表示熔化过程 C. 在 BC 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继续吸热 D. 在 BC 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不吸热也不放热 答案:答案:C 例:例:寒冷的冬天,在玻璃门窗上常常会结出冰花,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 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 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 冰花是室

4、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答案:答案:A (二)热和能 1.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 切物体都有内能 5. 内能的改变: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高温物体放热,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低温物体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用 Q

5、 表示) 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内一个分子运动的动能和这个分子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总和叫该物体的 内能 B. 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部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因而内能越大 C. 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加大,内能一定变大 D. 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总和是该物体的内能 答案:答案:D 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物体温度高于乙物体,则甲的内能大于乙的内能 B.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C. 物体运动速度增大,内能增加 D. 低温物体没有内能 答案:答案:B 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温度升

6、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 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和放热D.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答案:答案:D 例:例:关于温度、做功、热传递、内能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且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 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一定会降低 C. 物体内能增大了,一定吸收了热量,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D. 一个物体温度没变,可能内能增大了,也可能内能减小了 答案:答案: D 6.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焦/(千克摄氏度)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 J/(kg)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例:例:一质量

7、为 1kg 的铁块,其比热容是 3 1046 . 0 J(kg) ,现把它切去一半, 用心 爱心 专心 余下部分铁块的比热容是( ). A. 3 1046 . 0 J(kg) B. 3 1023 . 0 J(kg) C. 3 1092 . 0 J(kg) D. 无法判断 答案:答案:A 例:例:用两个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若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 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相等 B. 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变化一定相等 C. 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容大 D. 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容小 答案:答案:D 7. 热量的计算 热量=比热容

8、质量温度的变化量 Q吸= c m (t-t0) Q放= c m (t0-t) 例:例: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2:3,吸收热量之比为 3:1 时,它们升高的温度 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 A. 9:2 B. 2:9 C. 1:2 D. 2:1 答案:答案:A 8. 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内燃机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压缩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9. 热值:1kg 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公式:Q=mq 单位:J/kg 例:例:甲乙两金属球,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先将甲球投入冷水中,待热平衡

9、后水温升 高 t,取出甲球(设热量与水均无损失) ,再迅速把乙球投入水中,这杯水热平衡后水温 又升高 t,设甲乙两球的比热容分别为 甲 c和 乙 c,则有( ). A. 乙甲 cc B. 乙甲 cc C. 乙甲 cc D. 无法确定 选题目的:选题目的:本题用于考查比热容的知识点. 解析:解析:因水与甲混合前的初温比与乙混合前的初温低 t,而cm相同,故吸热图象为 两条平行的直线,如图,因为乙的放热线在甲的上方,且 乙甲 mm ,故选 C.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30 分钟)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两支体温计示数均为 38,没有甩就直接用来测两个病人的体温,若他

10、们的实际体 温分别是 40和 3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是( ) A. 40,36B. 38,36 C. 40,38D. 38,38 2. 海波在其熔点 48时,所处的状态是( ) A. 固态B. 液态 C. 固液混合态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 夏天,剥开冰棍纸,可看到冰棍周围冒“白气” ,这个现象是( ) A. 熔化B. 液化 C. 蒸发D. 升华 4. 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冰的质量逐渐变大,混合物的温度将( ) A. 高于 0B. 低于 0C. 等于 0 5. 南极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 3,在那里的温度计一般用酒精制成, 这是因为酒精的( ) A. 凝固点

11、较低B. 凝固点较高 C. 沸点较低D. 沸点较高 6.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湿衣服晾干的是( ) A. 在室内放一盆炭火 B. 尽可能把衣服摊开 C. 关紧门窗 D. 开启电扇吹衣服 7. 喝开水时,为了使开水温度快速降低,往往向水面吹气,这是因为( ) A. 口中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有致冷作用 B. 吹气可把开水的热量赶走 C. 吹出的气比开水温度低,把汗水的热量带走 D. 向开水吹气加速水的蒸发,水蒸发有致冷作用 8.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凉,这是因为( ) A. 水的温度比空气温度高 B. 人刚上岸,还没习惯岸上的环境 C. 人体的热量传递到空气 D. 人身上的水蒸发

12、时从人体吸热 二、填空题 9. 体温计内装的液体是_,用它测体温可精确到_,它的玻璃泡 上方有_,因此可以拿到体外读数,使用前还应_. 10. 下列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a. 夏天吃冰棒解热,属于_, b. 夏天打开冷藏室的门,看到许多“白气” ,属于_. c. 夏天室内洒些水感到凉爽,属于_. d.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属于_. e. 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属于_. f. 寒冷的冬夜里,窗户的玻璃上结了一窗窗花,属于_. 11. 某种晶体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用心 爱心 专心 (l)该图像叫_图像,这种晶体的熔点是 _. (2)这种晶体叫_,熔化用了_分钟. 1

13、2.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高到 90时,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某同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时间(分) 0123456789 温度() 9092949698100100100100100 三、计算题三、计算题 1. 质量为 3 千克的某金属块,温度从 20升高到 100时吸收的热量是 1.92105焦,求 此金属的比热. 2. 2 千克的沙石吸收了 3.68104焦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 22,求沙石原来的温度. 已 知沙石的比热为 0.92103焦/(千克).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点拨: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

14、非常细的缩口,水银膨胀后可通过缩口上升到 上面毛细管中,水银变冷收缩时,上面的水银不能退回液泡,就在缩口处断开,指示原来 的温度. 由此可知,若体温计用前不甩,只能测出比原来示数高的体温,比原来低的体温 示数不能测出,仍显示原来的较高示数. 答:C 2. 点拨:48是海波的熔点,达到 48的固态海波若不吸热,应是固态;若这时吸热, 则海波开始熔化,则呈现固液混合态;若持续吸热,则 48的海波会全部熔化成 48液态 海波. 所以 A、B、C 的结论是片面的,D 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答:D. 3. 点拨:冰棍周围的“白” ,实质上是小水滴,其形成过程是冰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 热液化而成的. 答:

15、B. 4. 点拨: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个恒量,是 0. 答:C. 5. 点拨: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在南极,气温很低,其他温度计中 的液体(如水银,煤油)早已凝固而失效,酒精凝固点低(177)仍能测气温. 答:A.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点拨:减慢蒸发的措施:(l)降低液体温度;(2)减小液体的表面积;(3)减小液 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A 在室内放一盆炭火,会升高温度,B 把衣服摊开是增大蒸发面积, D 开启风扇吹衣服是为了增大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这都是加快蒸发的有效措施,C 关紧 门窗,不利于空气的流动,不利于衣服的晾干. 答:C. 7. D 8. D. 二、填空题 9. 水银,0.l,缩口,往下甩. 10. a. 熔化;b. 液化;c. 汽化;d 升华;e. 凝固;f. 凝华, 11. 点拨:此图象是晶体熔化图象,整个过程都是加热过程,但从 2 分钟到 7 分钟这 5 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