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建省泉州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748970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8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福建省泉州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福建省泉州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福建省泉州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福建省泉州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福建省泉州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福建省泉州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福建省泉州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页,共 13页 月考语文试卷月考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 1.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水经注作者是郦道元,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 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B.“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其正文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C.“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是采食野菜的意思。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齐叔 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比喻隐居不仕。 D.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此

2、文写于 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0 分) 2.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_ ,终岁常端正。 _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_ , _ 。(曹操龟虽寿) _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_ 。(吴均与朱元思书) 庭下如积水空明, _ , 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借景抒怀是历代诗人颇为钟情的雅事。黄鹤楼一诗中,崔颢在黄鹤楼上极目远望, 通过“ _ ? _ ”抒发了诗人的浓重乡愁。 春天,公园野花次第开放,芳草如茵。游客赏花踏青,陶醉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真 可谓钱塘湖春行中所写的“ _ , _ ”。 三、其他(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10.0 分)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班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 zh _ :“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 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者。”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奖),他发现了 X 射线;荷兰的霍 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定律和 shn _ 透压强;德国的贝林(医学 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 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 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1901 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邓南遮,他于 1864 年建立了国际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法国国际

4、仲裁协会。 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遗 Zh _ Shn _ 透 卓有成就 _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_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_ ”。 文中“颇有建树”的“建树”意思是 _ 。 4.新华社澳门 10 月 24 日电港珠澳大桥 24 日正式通车运营,澳门与香港、珠海融为 “一小时经济圈”,三地人流、车流、物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此间分析人士 指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不仅促进区域内经济协同发展,更有助于澳门经济结 构升级和适度多元发展,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澳门旅游学院院长黄竹君对新华社记者表示,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标志着粤港澳三地 融合速度

5、的提升,澳门旅游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人流和车流的增加,将促进澳 门旅游业以及相关的酒店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调整升级,优化整体 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实现旅游业的区域协同发展。 第 2页,共 13页 大三巴牌坊、妈阁庙、郑家大屋、旧城街道等构成的澳门历史城区,早在 2005 年 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 年,澳门更获评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创意城市美食之都”之称。去年全年,澳门旅客数量超过 3200 万人次, 其中内地旅客超过 2000 万人次,均创下新高。大桥的通车,_。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副主席李卉茵说,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是一个契机,在澳门加 速融合大湾区的

6、过程中, 区域内城市之间人才和资源的流动必然会比开通之前更顺 畅。 (节选自新华社中山日报) 请给这则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请结合文章内容,把横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 5.(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它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_ 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_ 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_ (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 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

7、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 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 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 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这是斯诺对红军哪次行动的评价?在这次行动中, 红军都经受了哪些困难?请举出 一例。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6.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

8、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 B、颈联写诗人在江面上看到海市蜃楼的壮观奇秀景象。 C、诗人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D、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山随平野尽”一句历来为后世所激赏,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1.0 分) 7.阅读陶弘景的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 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 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诏问山中何所有

9、赋诗以答 【甲】文从多角度写景,试举一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从【甲】【乙】两段文字中能看出陶弘景怎样的思想? 8.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第 3页,共 13页 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 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

10、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 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 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 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迭,迄于下 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注释】巨阸():巨险。阸,险阻重地。 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赑(b)怒:形容气势壮大。慎子: 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到,著有慎子。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略无阙 处: _ 或 王命急宣: _ 素 气云浮: _ 非驷马之 追也: _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1、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用“/”为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两处) 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请概括甲文描写的长江的夏水与乙文中黄河的孟门之水的异同, 并找出两者在描写方法 的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5.0 分) 9.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漂浮,飞鸟掠 过她的身旁。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 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 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 衬着蓝天白云, 酷似敦煌壁画中凌

12、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 是向前翻腾一周半, 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 动作疾如流星, 又潇洒自如, 1.7 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 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 “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 悄然不惊。 文章第小节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试赏析第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第、段中“向前翻腾 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哧地插进碧波”这一系列动词的妙处。 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 A这是

13、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把吕伟的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 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 B这篇特写完整记录了吕伟参加跳水比赛的全过程,情节一波三折,中国健儿的拼搏 精神在这短短五百字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 4页,共 13页 C本文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 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让人尽收眼 底。 D 文章有起有伏, 动静穿插自如。 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 与“疾如流星” 形成强烈反差;“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的身体,以静衬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10.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笺 张震笺

14、,对于现代人而言,这个字有点陌生了。笺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信纸,只 不过这种纸用宣纸制成。 按种类分,笺可分素笺和花笺, 素笺即是单色笺, 如白色、 黄色、粉红的笺。而花笺,又叫彩笺、精笺,是用淡墨或淡彩在笺上画上山水人物, 翎毛花卉,等干透后再用重墨书写。花笺自古以来都十分受欢迎,捧在手里,手上 就像捧着一块秀丽的绢一样,既是很好的文玩,又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笺,最早始于唐代女校书薛涛,她侨寓成都百花潭,亲手制作深红小彩笺,用以 录写诗篇,当时世人称薛涛笺,非常出名,求者甚众。薛涛之前,肯定也有花笺, 只是失了记载,不入史了。所以,这项发明就被后人“注册”在薛涛的头上。 宋、元、明、清,笺依

15、然是非常重要的书牍用具,是文人书信往来、诗词唱和的 重要载体。据邓之诚骨董琐记记载:宋代大画家刘松年就喜欢自制雪松笺,经 常用这种笺给朋友写信。之后各朝皆有一些制笺圣手,尤其是晚清的吴南愚绘制的 艳景笺, 更是让人争相睹阅。 他将秦淮河畔的几位名艳 -董小宛、 李香君、 柳如是、 陈圆圆等绘成仕女笺,或执拂,或展卷,或拈花,或凭几,并每人题诗一首,这种 艳景笺美得让人不忍心往上写字。将这种笺收集起来,雅致至极。 民国以后,制笺从翻译茶花女的林琴南始,他手绘山水笺谱,通过水印技术 由十竹斋、荣宝斋批量发行。稍后,鲁迅与西谛(郑振铎)联手,收罗各地有名笺 谱藏本进行翻印,一时间他俩的合作占据了笺的

16、消费市场,也使他俩在这个领域成 了那一时代的带头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制笺业的最辉煌时期,在那个 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绘制笺谱的大家,他们的笺谱被刻制成木版,一直沿用至今。像 齐白石的花鸟人物,陈师曾的花卉蔬菜,张大千的灵芝兰草等,都是上乘之作,至 今无人可以同他们比肩。 笺是最小的文学形式,不到百字便可以将人情冷暖,陈情抒怀隐含其中。史料记 载: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最早就是以笺的形式,到达阅读者手中的。在笺上作 书,与作家著书全然不同,作家著书吸引的眼球越多越好,而笺上作书是给特定的 对象阅读,是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的文字,很少有“饰”的 成分。笺上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相对而言,它比公开的著作更真实,也更具个 性。渔樵闲话是史诗,凡人亦有非常言,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