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州省六盘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7489684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4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贵州省六盘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贵州省六盘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贵州省六盘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贵州省六盘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贵州省六盘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贵州省六盘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贵州省六盘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页,共 11页 月考语文试卷月考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2.0 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凛 冽(lng)要塞 (si)轻盈 (yn)锐不可当 (dng) B.颁 发(bn) 仲 裁(zhng) 履 行(l)屏息敛 声(lin) C.悄 然(qio)翘 首(qio) 杳 无消息(yo)摧枯拉朽 (xi) D.凌 波(ln)镌 刻(jun)深恶 痛疾()一丝不苟 (g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桅杆业己沧海桑田眼花潦乱 B.篡改泄气一以贯之阵耳欲聋 C.馈退凛冽振聋发聩

2、惮精竭虑 D.浩瀚遗嘱惨绝人寰白手起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 ,各种戏路 子都熟悉了。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 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 C.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是学生会主席的热 门人选。 D.在创造的宇宙里,即使是如爱因斯坦、莎士比亚这样的大家,在大多数情况下, 也并非轻而易举 就能获得非凡的灵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现在你不要去找他,他现在正在考研究生。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

3、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金秋时节的家乡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脸上都笑开了花。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 导语、电头、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新闻标题可分为主题、副题和引题,标题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C.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D.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

4、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 处。你要住在溪边,_;你要住在崖下,_;你要住在林间,_;你要 住在村头,_ 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可观石上生云 可观水中腾雾 田园牧歌就不在是画上风景 第 2页,共 11页 A.B.C.D.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7.古诗文默写(多字少字错字均不得分)。 此物何足贵, _ 。(庭中有奇树) _ ,志在千里。(龟虽寿) 柴门何萧条, _ 。(梁甫行) 晓雾将歇, _ ;夕日欲颓, _ 。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如水,空明澄澈的句子是“ _ , _ , _ ”。 三、其他(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0 分)

5、8.阅读上面材料,为消息拟一个标题。 据天津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3 月 6 日,一男子将共享单车扔入海河的视频 引发网友热议,天津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属地公安和平分局迅速行动,与市局相关 部门协作,启动合成作战机制,投入精干警力,连夜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并确定了 视频中的嫌疑人王某某(男,21 岁,辽宁省葫芦岛市人),拍摄并上传视频的嫌 疑人许某(男,20 岁,辽宁省葫芦岛市人),遂对该二人立即实施抓捕。3 月 7 日 16 时许,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将刚刚潜回原籍的嫌疑人王某某、许某在辽 宁省葫芦岛市绥中火车站成功抓获。 在此,平安天津、天津网警对一直关注此案以及积极提供线索的广大网友、媒

6、 体和公众表示衷心感谢。下一步,公安机关将依法依规开展案件的审理工作,坚决 打击此类违法行为。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0 分) 9.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是_国(国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纪实作品,真实记 录了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他在中国_(地点)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4.0 分) 10.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

7、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 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略无 阙 处 _ 沿 溯 阻绝 _ 虽乘 奔 御风 _ 属 引凄异 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在文中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何作用? 有人说,三峡风光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喜欢那个季节的三峡,如 何向你的游客解说?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2.0 分) 第 3页,共 11页 11. “飞天”

8、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 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 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 衬着蓝天白云, 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 又潇洒自如, 1.7 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 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 她已经展开身体, 像轻盈的、 笔直的箭, “哧” 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

9、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 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 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 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 掠过她的身旁。的这个动作“ 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 9.5 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 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 _ 。 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

10、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 翔舞的“飞天”。 文中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一个印度观众“了不起,你 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有什么作用? 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 A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把吕伟的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 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 B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但是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却在这短短五百字 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C 本文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 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 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 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 底。

11、D文章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 的对比;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哧”地 插进碧波之中的身体,以动衬静,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父亲的“外公纸” 丰一吟我箱子里珍藏着一叠小小的宣纸片,宽约二寸,长约三四寸,是父亲用画 画写字废弃的宣纸裁成的。这种纸在我们家里有一个特殊的专用名称,叫作“外公 纸”。 提起这种“外公纸”,我总是叹佩舞文弄墨的父亲竟也如此善于安排日常生活。 一般艺术家似乎总是给人落拓不羁或生活零乱的印象。父亲却不然。他的生活虽然 朴素,却是有条不紊,而且他善于采取合理

12、的措施。“外公纸”便是其中的一例。 作画写字时废弃的零星纸,父亲从来不丢掉,总是把它们裁成小片,叠成一叠, 收藏着备用。这种纸的用途可多呢。书桌上有了一点墨迹水滴,只要取一片小宣纸 来一擦,便擦掉了。作画时,放几片小宣纸在桌上,纸的一端压在调色盘下,当着 第 4页,共 11页 色的毛笔笔端水分过多时, 只要往小纸片上一捺, 水分被吸了去, 画面便不致化水。 调色盘里的颜料要更换,可以用这种纸片把先前剩余的一点颜料擦去,再挤入新的 水彩颜料。在画面着色时,如果着好的颜料水分太多,要越出轮廓,也只要用这种 纸吸一下,便不再渗出了。所以父亲给画着色时,桌上常备这种纸,供必要时用。 那么,写字桌上用的

13、这种纸,为什么被称为“外公纸”呢?原来这种纸在和外孙 共同进餐的食桌上也有它的妙用。所以父亲经常带一点在身边。他不仅用来擦自己 的嘴,也给当时还挂鼻涕的外孙、外孙女擦鼻子用,或者给他们在用餐时抹桌子擦 碗筷揩手用。 我姐姐们的孩子小时候经常来父亲家。 喜欢作乐的父亲也时常带他们上馆子或者 去杭州等地游玩。一到吃饭的时候,老老小小在桌前坐下来,父亲总是在他们需要 时掏出这种纸递过去。孩子们习惯了,认为这种纸是父亲专有的。有时父亲还没来 得及把纸拿出来,就有人喊着:“外公,纸!” 这样一喊,父亲就笑嘻嘻地掏出纸来。渐渐地,“外公,纸!”也就变成了“外 公纸”这一名称。 这种“外公纸”上,常常有一些

14、作画打草稿用的木炭条印,有时还写着几个不完 整的字,甚至会出现一只燕子或人的身躯的一部分。 用“外公纸”比用抹布更吸水,比用抹布更干净,只用一次就丢,很卫生。我也 很喜欢用,有时也向父亲讨“外公纸”。“外公纸”源源不断地产生,我们当时却 不懂得珍惜它。如果不把“外公纸”裁碎,即使是画坏了写坏了的,留下来做个纪 念该多好啊! 有人认为,名画家是下笔成画,不可能废弃。父亲并非这样。不知是他对自己 要求高,还是每天画的画写的字实在太多,总会产生一些“外公纸”。当然其中也 包括他习字的纸。父亲到老也不放弃临摹自己喜欢的字帖。 如今我箱中还保留着最后一叠“外公纸”,我再也舍不得用它了。但使用“外公 纸”

15、的习惯已经养成。画画写字后,我也把废弃的纸留下来供画桌上用。至于给外 孙们擦嘴擦鼻子的“外公纸”,早已被餐巾纸所代替了。 其实,“外公纸”就是餐巾纸的先行者! -选自回忆父亲丰子恺 文中所提“外公纸”具体指什么? 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他 不 仅 用来擦自己的嘴, 也 给当时还挂鼻涕的外孙、外孙女擦鼻子用,或者给他们 在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 作者将父亲作画写字时废弃的零星纸称作“外公纸”,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说说第段中画线句子表现了父亲的什么品格。 本文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示?(写出三点即可) 七、作文(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0 分) 1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

16、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 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 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需 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第 5页,共 11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有误,“凛 冽”应读作“ln”,“锐不可当 ”应读作“dng”; B正确; C有误,“悄 然”应读作“qio”,“翘 首”应读作“qio”; D有误,“凌 波”应读作“lng”,“深恶 痛疾”应读作“w”。 故选:B。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掌握程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 地读、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