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西省吉安市八年级(上)第一次竞赛语文试卷答案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7489665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0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江西省吉安市八年级(上)第一次竞赛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江西省吉安市八年级(上)第一次竞赛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江西省吉安市八年级(上)第一次竞赛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江西省吉安市八年级(上)第一次竞赛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江西省吉安市八年级(上)第一次竞赛语文试卷答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江西省吉安市八年级(上)第一次竞赛语文试卷答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江西省吉安市八年级(上)第一次竞赛语文试卷答案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页,共 10页 第一次竞赛语文试卷第一次竞赛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0.0 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阻塞 (s)翘 首(qio)锐不可当振容发聩 B.屏 息(bng)凌 空(ln)眼花瞭乱殚精竭虑 C.悄 然(qio)栅 栏(zh)踌躇蹒跚 D.奔丧 (sng)差 使(chi)缥碧惨绝人寰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 ,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 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

2、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 ,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但是人类错了, 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 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 臭氧层破坏, 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之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我们

3、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 品。 A.B.C.D. 5.联系上下句的内容,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 歧途;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 要有自我 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要有机智 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 要有机智 应对的风范 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

4、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 要有自我 审视的风范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0 分) 6.古诗文积累。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庭中有奇树, _ 。 _ ,松柏有本性。 第 2页,共 10页 _ ,都护在燕然。 _ ,行止依林阻。 _ ,猎马带禽归。 几处早莺争暖树 _ 。 巴东三峡巫峡长, _ 。 晴川历历汉阳树, _ 。 自非亭午夜分, _ 。 树树皆秋色, _ 。 _ ,不以疾也。 东皋薄暮望, _ 。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7.综合学习,回答下面问题。 骆驼祥子的题目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请简述海底两万里广为流传的原因。 四、诗歌鉴赏

5、(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泛若耶溪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注释】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q)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 写山林, 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生事且弥漫: 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_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

6、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 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 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0 分) 9.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司马温公作相日 司马温公作相日, 亲 书榜稿揭于客位,曰:“访及诸君

7、,若睹朝政阙遗,庶民疾 苦,欲进忠言者,请以奏牍闻于朝廷,光得与同僚商议,择可行者进呈,取旨行之。 若但以私书宠谕,终无所 益 。若光身有过失,欲赐规正,即以通封书简分付吏人, 令传入,光得内自省讼,佩服改行。至于整会官职差遣、理雪罪名,凡 干 身计, 并请一面进状,光得与朝省众官公议施行。 若在私弟垂访,不请语及。某再拜咨 第 3页,共 10页 白。” 乾道九年,公之曾孙伋出镇广州,道过赣,获观之。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欲/进忠言者 B择/可行者进呈 C凡/干身计 D公之曾孙伋出镇/广州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亲 _ 益 _ 干 _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令传入,光得内

8、自省讼,佩服改行。 若在私弟垂访,不请语及。 读完这篇文章,说说司马光的行为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6.0 分)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廊亭桥 陈从周 廊“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一千多年前的唐诗,就点出了廊在庭院 中的妙用。我国古代建筑的单体与单体之间,必依靠廊来作联系,才能成为一个整 体。在园林等风景区,则更是因地制宜,巧于安排,构筑了曲直、高低、爬山、临 水等多种式样的廊。 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隔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廊引人随,水石其 间,移步换影,幅幅成图。像驰名中外的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漫步其间,得以饱览 昆明湖的湖光

9、景色。 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 则轻盈婉约, 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 扬州西园前的香影廊,未至其境,名已醉人。 至于苏州沧浪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令人遐思无 限。扬州园林主体建筑用楼,其廊亦作楼式,即复道廊,形成了多层的游览线,寄 啸山庄是为佳例。 廊之运用得当与否,有关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尤其在可有可无之间, 益见功力。即竹廊三折,雅素无华,亦必婉转宜人。至于千步长廊,闿爽平直,则 又为别调了。 亭人们在旅途间,或在游览中,每见一亭,总想小憩片刻,借以恢复暂时的疲 劳与观赏四周的景色,即“亭者,停也”。同时,因为它本身形式的丰富多彩,成 为点缀风景的主要建筑小品

10、之一。 亭之美,除造型外,还在于所处之景与所对之景,水边亭、山际亭、林间亭、 花畔亭、桥上亭、廊中亭,地位不同,景因而异。伫云亭、快雪亭、待霜亭、牡丹 亭之类,又因时而殊。可见亭之构筑非孤立的一座建筑物。 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北京的景山五亭,为 城内的最高点,每到北京的人,常为它所吸引,必登高一快,以饱览首都景色。苏 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亭名“与谁同坐轩”,小亭临流,静观自得。笠亭如盖,半枕 山腰。而网师园之月到风来亭又正点出此亭观景之妙。 至于亭的形式,真是变化多端,可分方、圆、多边、海棠、梅花等等多种。按 材料的不同,又有饶多野趣的茅亭、雅洁玲珑的竹亭、庄严凝重

11、的石亭与翚飞多姿 的木构亭,它在园林建筑中展示了最美丽的一页。 桥 桥,古代称为“河梁”,是架在水上的行道,虽属解决交通问题的一项工程, 但是聪敏的我国古代人民,总是设法把它和生活、感情、艺术结合起来,是那么富 于诗情画意。 “小桥流水”足以令人想望江南水乡景色, 而风景区的“断桥残雪”、 交通要道的“卢沟晓月”, 又使人必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 而园林中的桥, 正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长桥卧波,陆水之间,平分秋色,为该园增添上几许光彩。 第 4页,共 10页 晶莹如雪的玉带桥,一亭翼然的石桥,轻轻地划破了湖面的平整,淡淡地点醒了山 影的静穆,又烘托了四时佳景。 江南园林

12、之桥,以雅洁精巧取胜。玲珑空透的拱桥,崛起空间,人桥倒影,更 显得山高水阔,而水平线条的梁板石桥,则贴水而过,观赏游鳞莲蕖,益得情趣。 苏州拙政园是以动观为主的园林,曲桥不但使水面分隔空间,更与曲廊一样起着 “桥引人随”的作用,其分庭妙运,思致相同。网师园园小而精,以静观为主,廉 泉桥小小一拱,横枕涧上,隐处园隅,安排得那么妥帖,游着至此,往往留步。 美丽的中国园林桥梁,形式丰富多姿,有梁式桥、拱桥、浮桥、廊桥、亭桥等, 在世界建筑艺术上放出一种独特光彩。 (略有改动)(1)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园林等风景区中的廊、亭、桥各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廊的运用有哪些原则?亭

13、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2)文章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选一处具体分析其作用。 (3)文中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试简要分析。 第 5页,共 10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有误,“翘首”中的“翘”应读作“qio”;“振容发聩”中的“容”应 为“聋”; B有误“凌空”中的“凌”应读作“lng”;“眼花瞭乱”中的“瞭”应为“缭”; C正确。 D有误,“奔丧”中的“丧”应读作“sng”; 故选:C。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 字形的掌握程度, 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 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

14、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 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 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答案】C 【解析】A杂乱无章:乱七八糟,没有条理。词意符合语境。 B物竞天择: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原指生物进货的一般规律,后也用 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词意符合语境句意。 C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与“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 们两人”所表达的句意不相符。 D断壁残垣: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与句意相符。 故选:C。 在具体的语境中,在正确理

15、解词语的含义的基础上,正确使用词语。 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 确。 3.【答案】C 【解析】A有误,语序不当。应是“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有误,语序不当,应先“仔细调查“,再“认真研究”。 C正确。 D有误。搭配不当。应把“枪声“改为“枪口“。 故选:C。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 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 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

16、4.【答案】A 【解析】通过读可确认引起了一个话题,可作为第一句; 句表达了与上一句相同的观点,二者组成一个完整的句意,可作为第二句; “但是”一词体现了分析过程,可作为第三句; 讲了事情的“另一面”可通过对句意的理解如“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辨析其先 后顺序。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 故选:A。 第 6页,共 10页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 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通过抓关键词, 抓中心句, 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 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此题,可依据逻辑顺序排序。 5.【答案】B 【解析】抓住例句填空后“走出”一词,思考其陈述的主体应该是“沼泽”而不是“雪 山”,以此排除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