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748604 上传时间:2017-10-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一、课程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是由三部分组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这三部分内容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

2、的统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何重要意义? (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是什么人单纯的主观愿望,2也不是什么“人类理性的复归” ,而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是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种必然性或总趋势的揭示,依靠的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它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当代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个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我们应当透过现象看它的实质,只有抓住它的实质,才能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如同一切事物的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

3、迂回的。我们只有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社会主义发展中所出现的曲折,才能不因一时的曲折而迷失前进的方向。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才能在任何条件下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二)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自觉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样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路线。我们只有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才能坚持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三)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改进思想、3工作方法,做好各项实

4、际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方法问题,说到底,第一是唯物论,第二是辩证法。要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任务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还需要我们各级干部努力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认识能力,克服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必须要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下面我们就共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今天我具体讲四个大问题。即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各章的学习目的与考核知识点三、 试题类型与解

5、题方法四、 综合练习题其中第一、第二两个问题我以面授的形式同大家共同学习,第三、第四两个问题以文字的形式提供给大家。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大问题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4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

6、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 18 世纪中叶和 19 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 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

7、实的自然科学基础。5二、各章的学习目的与考核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本教材共八章,系统而又有重点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第一章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目的本章带有全书绪论的性质,其核心是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及其功能。学习这一章,在理论上要弄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所要求的哲学的革命变革;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特征及其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两次飞跃及其伟大成果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而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实际就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考核知识

8、点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P 25二、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P 3三、 唯物主义的几种历史形态 P 8四、 唯物主义的两种形式及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P1011五、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基本特征 P 12 P18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P 186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P 24八、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P 2628九、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根据、途径和实质 P 34、35、36十、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P 39、40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学习目的本章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9、。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以及人工智能的意义。准确把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深刻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自觉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考核知识点一、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P 4546二、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P 47三、 空间时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P 5152四、 实践的涵义、结构与功能 P 56、58、60五、 实践过程及其环节的意义 P 62六、 意识的起源及其本质 P 64、68七、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P 77787八、 世界物质统一性

10、原理及其意义 P 7982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学习目的本章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深入理解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弄懂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考核知识点一、 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P 87二、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全局与部分的关系的指导意义 P 9192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P 85四、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P 98五、 矛盾是事物发

11、展的动力 P 99六、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意义 P 101102七、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P 104105八、 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对于我们实现现代化的指导意义 P 8111112九、 辩证的否定观对于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意义 P 115116十、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一原理对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指导意义 P 117118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学习目的本章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认识的本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解的辩证过程、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深刻理解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及党

12、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考核知识点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旧哲学的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P 133二、 认识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P 140141三、 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P 142145四、 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P 147五、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掌握这一原理的重要意义 P 148157六、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P 158159七、 真理、真理的客观性、价值性 P 161、162、165八、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P 1631649九、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P 167170十、 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P 1

13、59十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P 172173十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P 175176第五章 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学习目的学习这一章要着重理解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认清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紧密结合当代的环境问题,弄清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问题,理解地理环境、人口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深刻认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考核知识点一、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P 181二、 唯心史观在思想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 P 182183三、 唯物史观的

14、创立及其意义 P 185四、 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过程的决定性作用 P 187五、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P 188189六、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P 190192七、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是可持续10发展的基础 P 193八、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P 197、199九、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及其意义 P 200201十、 人类社会历史归根结底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P 193第六章 社会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学习目的本章从静止角度和横向联系说明社会基本结构,从动态角度和纵向联系说明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并在此基础上说明

15、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学习这一章要分别掌握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的意识结构等各自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社会整体的基本结构;要了解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深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考核知识点一、生产力以及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的要素 P 204、205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整个生产关系中的决定作用P 210211三、上层建筑、以及社会的政治结构的内容 P 217、218四、国家的起源、实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P 218五、社会意识的构成 P 22211六、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学习这一原理对我国现代

16、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P 227230七、文化的本质与功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P 236、238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为什么要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P 240、243第七章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力学习目的本章把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看作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学习这一章要着重掌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和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要在继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要深刻理解科学的本质及其社会功能,尤其要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涵义。考核知识点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P 245、250二、 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