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二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10月)阶段性练习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470958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二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10月)阶段性练习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二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10月)阶段性练习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二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10月)阶段性练习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二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10月)阶段性练习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二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10月)阶段性练习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二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10月)阶段性练习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二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10月)阶段性练习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二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10月)阶段性练习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选项1. 体育课时,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的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吸铁石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2如图是童谣“小蜂蜜”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B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C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D声波

2、的振动幅度逐渐增大3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C.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5. 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 ( ) A. 山谷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 B. 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C. 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D. 山谷中有不同的声音传播介质,使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6. 某人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没有

3、甩就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则测出的温度为 ( ) A、36.5 B、39.5 C、42 D、以上三种温度都有可能 7. 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的是 ( )A用声呐装置测潜水艇的位置 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预测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8.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9.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被悬吊起来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小球仍能被弹

4、开,也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B. 小球不能被弹开,也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C. 小球不能被弹开,但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D. 小球仍能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10.黔东南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特点是多声部、 无指挥、无伴奏。演唱时听众能欣赏到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主要是听众能鉴别出不同的声音 (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11.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以下物体的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 A. 感到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B冬季教室外的最低温度 C正常健康的成年人体温 D.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2人能感受到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

5、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语言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13.小演员正在进行击鼓表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B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C观众离鼓越远,感觉声音越大D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人耳朵的14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15.闪电后3秒钟听到雷声,则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 ) A.610m B. 2040m C.10

6、20m D. 900m16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17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

7、玻璃管内液面上升二、填空题18每周我校的学生都会参加各种具有特色的社团活动,学生们都会积极参加自己喜爱的社团,其中的社团活动之一葫芦丝社团是很多学生喜爱的,那么同学们吹出优美的声音是由_振动产生的,音乐传到其他同学耳中的传声介质是_。18成语“万籁俱寂”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 很小。宇航员在月球上对着山崖喊话,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回声。20.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如下左图所示,俊俊同学能听到同桌同学轻扣桌面的声音,说明 可以传声。2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

8、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声音的_与振动的_的关系22.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 _性质制成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应该是_,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23摄氏温标规定:把_ _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_ _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24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Hz,人类 (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25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 (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 26.

9、在一根空心的长铁管一头敲一下,在管子的另一头能听到响声的次数是 ,第一次是通过 传来的,第一次是通过 传来的。27.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_ _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_ _ 的影响。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28在学校的楼道口有如图所示的警示牌,这种保持肃静的做法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29.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4s收到回波信号,则海底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距离是1500m/s)。这种方法 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因为 。30. 如图,三支

10、温度计的示数分别应该是(a)_;(b)_;(c)_.31.如右图为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时的情景,指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_; _三、实验与探究题32.如右图,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 ,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33试按照温度计使用的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起来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物体的温度C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E在温度计数值不再变动时进行读数34.如图所

11、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铃声将会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 (3)假如把玻璃罩中的空气全部抽出,当你靠近玻璃罩时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由此推理得出 。 35实验设计:请利用钢尺任意设计一个与声现象有关的探究实验,请写出探究题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探究题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36.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24681012141618甲/70605347423937353433乙/70656158555250484746(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的多少应该 _ 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_ _ 的冷却效果更好;(3)通过分析,小王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 _ ;37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