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笑》同步练习语文版.doc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467937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笑》同步练习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笑》同步练习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笑》同步练习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笑》同步练习语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笑》同步练习语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笑》同步练习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笑》同步练习语文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爱心专心1 笑 【同步达纲练习】 . 课后巩固练习 一、基础题(14 分) 1. 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2 分) A.嫣然(y n) 捧 腹(f ) 顺畅(ch ng) B.掬起一捧 (j ) 笨 拙(zhu ) 神采奕 奕(y ) C.娇嫩(n n) 惬 意(ji ) 稽(j ) 查 D.艺苑(w n) 融 洽(qi ) 适可而止 (sh ) 2. 下列词语中的加粗字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2 分) A.敝帚自珍(破旧)赴 汤蹈火(沸水)因地制宜(根据) B.取义成仁(正义)不 省人事(节省)君子 固穷(安守) C.莫名其妙(姓名)不言而 喻(明白)自命不凡(认为) D.徇情

2、枉法(曲从)怒 形于色(样子)充耳不闻(充满) 3. 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先用横线标出,再将改正的字写入田字格中。(4 分) 销声匿迹锐不可挡脸炙人口枉费心机 揠旗息鼓正仁君子直截了当穿流不息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课外阅读是否影响课内学习?它对课内学习能否起促进作用?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 问题。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并制订了交通安全管理 条例。 D.当外国友人来到青海游览时,受到了青海人民的热烈欢迎。 5. 选出排列句序正确的一项() ( 2 分) 人民利用语言来

3、进行交际,交流思想。 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和重要作用。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如果没有语言,社会便会停止生产,便会崩溃。 以便互相了解,协调共同的活动,组织社会的生产。 A.B.C.D. 用心爱心专心2 6. 鲁迅先生在谈到收集资料的重要性时说:“无论什么事, 如果继续收集资料, 积之十年, 总可成学者。 ”请写出一条你收集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2 分) “惜时” 名言:。 (如果你还能写出一条“惜时”的名言,可加2 分。 ) “惜时” 名言:。 二、整体感悟(10 分) 1. 文章从几个方面谈笑的功能?(5 分) 2. 笑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你能列出

4、三点吗?(5 分) 三、课文阅读题(10 分) 阅读课文第21 段,完成下列问题。 1.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2 分) 惬意( ) 滑稽( ) 2. 文中第 2 句是什么关系的复句?(2 分) 3. 除了相声,你还能列出哪些笑的文学?(2 分) 4. 文中说“笑有笑的艺术”,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的笑的艺术有什么特点吗?(4 分) 四、类文阅读题(13 分) 谈 笑(节选)周汝昌 笑,是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笑脸相迎”, “满面春风” , “满脸堆下笑来” ,证明笑 和脸的关系。 “启颜”, “霁颜”, “笑逐颜开”,文气了些,说的都是同样的关系。“笑面虎”, “笑在脸上,苦在心头”,情况不同

5、了,然而也从一个侧面说出了同样的关系。“反映内心” 云云,要重新研究了,可是“面部表情”依然有效。 脸,是笼统而言,笑, 又与它的某些 “局部”关系特别密切。一是嘴,“笑口常开”, “笑 得合不上嘴” ,固然易见; “抿嘴”笑, “撇嘴”笑, “咧嘴”笑,同是嘴的事,又各有千秋。 不过,有时候嘴是不让你看到使用何一形态的, “掩口胡卢”就是佳例。 二是牙。文雅的人,大家闺秀,讲究“笑不露齿”。可是“粲齿” , “齿冷”,免不了也略 有表现。“笑掉大牙” ,那就越发欲文雅而无从了。 三是下巴。“解颐”尚可,竟至“脱颔”,要请正骨大夫给“拿”一“拿”才行。 四是眼。打心眼里高兴,会“眉开眼笑”,会

6、“笑得眼眯成一条缝”。 笑只和脸不管“整体”还是“局部”有关系吗?亦不尽然。“拊掌”,在于手; 用心爱心专心3 “捧腹”又关乎肚。 笑也有牵及全身的, “笑不可抑” , “笑弯了腰” ,也还罢了,有时要“绝倒”。当然“笑 得肚肠子疼” ,还不打紧, “笑破肚皮” ,甚至“笑煞” ,那事情就非同小可了,须寻医抢救。 抢救无功,终于“笑死活人”,其事大概也是有过的吧。 “笑煞”之后,也不一定算完,因为还可以“含笑于地下”呢。 “冠缨索绝” ,这非古人不办。 “喷饭满案” ,今人犹可试行。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3 分) 解颐()拊 掌()撇嘴()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4分) (1) “冠

7、缨索 绝” ,这非古人不办。 (2) “粲齿” , “齿冷”,免不 了也略有表现。 (3) “拊掌” ,在于手。 (4) “解颐”尚可,竟至“脱颔”。 3. 笑和脸部的哪些器官有关?(3 分) 4. 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一例。(3 分) 赏析:本文是当代红学家周汝昌的一篇有关“笑” 的说明文, 文章把 100 多种表示 “笑” 的词语作了分类,并巧妙的连接,构成条理分明、生动有趣的文章,以此来说明“祖国语 言是何等丰富,何等生动”。 与课文类比: 相同点: 本文和课文一样都属于生动的说明文,而且说明的内容都与“笑” 有关。 不同点:课文介绍的是“笑”的功能,而本文说明的是“笑”的词语内

8、容上有较大的差 别。 五、中考题(18 分) 人的潜力 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人有大脑, 是大自然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它是思维的发源地、智慧的藏府恩格 斯所说的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思维着的精神,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革命的时代, 人们崇尚的是物;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智能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为开发的对 象。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感到思想的 饱和。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 人的潜力有多大?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

9、,大脑资源的95% 没有被开发。前苏 用心爱心专心4 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如果我们迫使大脑开足马力,我 们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 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 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首先,脑科学表明,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一般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有1000 亿个。 他们对于人的生存能力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如此超量的神经元,正是智能开发的后 备力量,是智能存在的生理基础。 其次,脑科学证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低等动物突触比较少。刺猬每个神经 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几十个突触;老鼠每个

10、神经元与5000 个左右的神经元相联 系,形成5000 多个突触;人的每个神经元与10000 个神经元相联系。对列宁的大脑的解剖 表明,它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计算显示,大脑中的神经元之间有1015 个接触点。也就是 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再其次, 脑科学表明, 大脑中的突触、 神经系列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经过训练, 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新的神经递质。 动物实验表明, 经过训练的老鼠大脑中长出了新的 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 人类有着巨大的记忆潜力、思维潜力和创造潜力。潜力理论为我们开发自我增添了信 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巨人,人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做出伟大的贡献。成就绝

11、 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1. 模仿第段画线语句的特点,在省略处再续写一个意思相关的句子。(3 分) 2. 在电脑被广泛运用的信息时代,你同意 “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的说法吗?为 什么?( 2 分) 3. 阅读第段,你受到什么启发?(3 分) 4. 作者认为人脑拥有巨大的潜力的三个依据是:(2 分) 5. 第段中的“一般认为”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6. 第段中运用了几种说明方法?(2 分) 7. 今后,你打算怎样开发自己的大脑?(3 分) 用心爱心专心5 六、创新片段作文题(15 分)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哭有多少种,请把你的观察写下来。200 字以内。 . 合作

12、探究题 想想看,你们当地也一定有独特的自然、人文风光或特产,请你也为它写一句广告词, 尽可能做到语言精炼、优美。然后在小组内评议,看谁写得好。 用心爱心专心6 参考答案 . 三、 1.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四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正 在得到改善,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正逐渐散去,笑容又回到人们的脸上。正是基于此,高 士其先生才以欢快的笔调写下了这篇充满笑意的科普知识短文。点拨: 上课用心听老师讲 文章的写作背景。 2. 文章多处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使文章显得亲切生动,富有感染力。点拨:修 辞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文章的生动有趣。 3. 笑里藏刀、皮笑肉不笑、奸笑等点拨:注意平时

13、词汇的积累,要注意词语的感情 色彩。 4. 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清新。点拨:从文章的特点入手。 . 一、 1. 花花苑 2.教育不亦说乎 3.心理 4.精神 5.说明高土其高仕 福州科普点拨:熟读课文及对课下注释的记忆。 二、 (二) 1. 笑对人的身体健康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2. 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点拨:注意文章中概括性的词语。 3. 散文诗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点拨:注意找文中的中心句。 .1. 比喻句是对笑进行讴歌,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2. 作者当时已76 岁( 1981 年) ,残疾的身体虚弱多病,但作者看到祖国的美好前景, 禁不住写下了这篇文章。 . 一、 1.B 点

14、拨: A中嫣应读 y n;C中惬应读qi ; D中苑应读 y n。 2.A 点拨: B中省应是“清楚”之意;C中名应是“说出” ;D中形应是“表现” 。 3. “挡”应为“当”“揠”应为“偃”“仁”应为“人”“穿”应为“川” 4.B 点拨: A中把“没有”去掉,C中应改为“我们制订了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并加强了 交通安全教育” ,D中去掉“当” 。 5.A 点拨:理清文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年之计在于春。点拨:注意平时的积累。 二、1. 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谈笑的功能的。点拨:理解文意是关键,还要注 意概括总结。 2. 笑有利于身体健康、笑能提

15、高工作效率、笑有利于人际交往。点拨:只要意思对即可。 三、 1.qi j 点拨:稽不要误读为j 。 2. 因果关系点拨:注意句中的关联词“所以”。 3. 小品、电视情景喜剧等。 用心爱心专心7 4. 陈寒柏的小品都是细心观察,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四、 1.y 点拨:不要 误读为 y。 f 点拨:不要误读为f 。 pi 点拨:不要误 读为 pi 。 2. (1)系帽子的两根丝带断了。点拨:弄清冠缨是帽子上的丝带。 (2)露齿而笑。点拨:弄清粲是鲜明的意思。 (3)拍手大笑。点拨:放在句中去理解。 (4)张口笑,下巴往下。点拨:颐为面颊。 3. 笑与脸部的嘴、牙、下巴、眼等器官有关。点拨:从文

16、中找答案。 4. 分类别、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如:下定义:笑是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分类别: 又与它的某些“局部”关系特别密切。一是嘴二是牙三是下巴点拨:注意 从常见的说明方法入手寻找。 五、 1. 创新的助手。点拨:采用比喻的修辞。 2. 同意。因为电脑只是模仿人脑,它不能代替人脑的思维。今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而人才的竞争是核心,故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点拨:根据文章中心找理由。 3. 我们对自己大脑的认识是极其肤浅的,对自己大脑的利用率是极其低的,在漫长的年 代里,大脑的潜力没有得到发挥、利用,而被浪费,实在可惜。今后应当发挥大脑的潜力, 积极思维,人人都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点拨:根据文章内容回答。 4. 脑科学表明, 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脑科学证明, 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 脑科学表明, 大脑中的突触、 神经系列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点拨:从文中找答案。 5. 不能, “一般认为”它表达的是普遍的观点,并不包括个别人的观点。 点拨:这样的题有两个步骤:一是这个词表达什么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