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课标高考物理复习方案配套月考试题1B.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467322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新课标高考物理复习方案配套月考试题1B.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年新课标高考物理复习方案配套月考试题1B.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年新课标高考物理复习方案配套月考试题1B.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年新课标高考物理复习方案配套月考试题1B.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年新课标高考物理复习方案配套月考试题1B.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新课标高考物理复习方案配套月考试题1B.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新课标高考物理复习方案配套月考试题1B.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类型:B2011届高三月考试题一物 理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0湖南同升湖实验学校第三次月考)轿车的加速度大小是衡量轿车加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一些高级轿车的设计师在关注轿车加速度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加速度的变化率”,用“加速度的变化率”这一新的概念来描述轿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并认为,轿车的加速度变化率越小,乘坐轿车的人感觉越舒适。下面四个单位中,适合做加速度的变化率单位的是 ( )A.m/s B. m/s2 C. m/s3 D. m/s42、(2010天津卷)质点

2、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0.25 m/s 向右B0.2 5m/s 向左C1 m/s 向右D1 m/s 向左 3、(2010新课标卷)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B. C. D.4、(2010江苏卷)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 )w w w.ks5 u .c omA.

3、 B. C. D.5、我国道路安全部门规定: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为120km/h。交通部门提供下列资料:资料一:驾驶员的反应时间:0.30.6 s 资料二: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路面动摩擦因数干沥青0.7干碎石路面0.60.7湿沥青0.320.4根据以上资料,通过计算判断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安全距离最接近( )A100 m B200 m C300 m D400 m6、(2010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2009年11月15日上午10时,庆祝中国空军成立60周年飞行跳伞表演在首都京郊沙河机场拉开帷幕,空军八一跳伞队在北京沙河机场举行了首场表演,某跳伞队员从静止的直升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

4、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到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跳伞队员运动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t1t2的时间内,其平均速度B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跳伞队员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C若第一个跳伞队员跳下后,经过时间t1,第二个跳伞队员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越来越大D若第一个跳伞队员跳下后,经过时间t1,第二个跳伞队员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越来越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7、(2010山东省实验中

5、学三诊)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质量为M的梯形木块的左上方,梯形木块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体可能仅受三个力的作用B梯形木块与小物体之间的弹力可能为零C地面与梯形木块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D地面对梯形木块的支持力小于(m+M)g8、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一物体以水平速度v2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光滑水平面,此时速率为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v1v2,则v2v1B.若v1v2,则v2v2C.不管v2多大,总有v2v2D.只有v1v2时,才有v2v29、我国国家大剧院外部

6、呈椭球型。假设国家大剧院的屋顶为半球形,一警卫人员为执行特殊任务,必须冒险在半球形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如图所示),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 ) A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大 B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小C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大 D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小10、如图所示,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A和B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C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2有可能是()A10,20B10,20C10,20 D10,20第卷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2

7、010上海卷)如图所示,固定于竖直面内的粗糙斜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杆上,在大小不变的拉力作用下,小球沿杆由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为使拉力做功最小,拉力F与杆的夹角a_,拉力大小F_。12、如图所示是给墙壁粉刷涂料用的“涂料滚”的示意图。使用时,用撑竿推着粘有涂料的涂料滚沿墙壁上下缓缓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上。撑竿的重量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而且撑竿足够长,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将 ,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将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6分,第14题9分,共15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

8、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3、(2010天津卷)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

9、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14、(2010安庆4月联考)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 kg;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甲所示安装;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 s);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乙所示。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a)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m/s;(b)关闭小车电源后,小车的加速

10、度大小为 m/s2;(c)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 W。五、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15题8分,第16题11分,第17、18题各12分,共43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5、举重运动员在抓举比赛中为了减小杠铃上升的高度和发力,抓杠铃的两手间要有较大的距离。某运动员成功抓举杠铃时,测得两手臂间的夹角为120,运动员的质量为75 kg,举起的杠铃的质量为125 kg,如图所示,求该运动员每只手臂对杠铃的作用力的大小。(取g10 m/s2)16、(2010湖北襄樊四中摸底)一辆长为L1=5 m的汽车以v1=15 m/s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在离铁

11、路与公路的交叉点s1=175 m处,汽车司机突然发现离交叉点s2=200 m处有一列长为L2=300 m的列车以v2=20 m/s的速度行驶过来,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汽车司机立刻使汽车减速,让火车先通过交叉点,求汽车减速的加速度至少多大?(不计汽车司机的反应时间,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17、一位旅客从常州到苏州旅游,他可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乘普客汽车经312国道到达;第二种方法是乘快客汽车经沪宁高速公路到达;第三种方法是乘火车到达。下面是三种车的发车时刻及里程表,已知普客汽车全程平均速度为60 km/h,快客汽车全程平均速度为100 km/h,两车途中均不停站;火车在中途需停靠无锡站5 min

12、,设火车进站和出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400 km/h2,途中匀速行驶,速率为120 km/h。假设现在时刻是上午8点05分,这位旅客想早点到达苏州,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该选择乘什么车。普客汽车快客汽车火车里程/km7580727:208:008:008:208:408:33班次10:309:209:0014:3010:509:4318、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于2009年5月全面启动,经过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的严格评审,最终于2010年5月7日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出5名男性航天员和2名女性航天员。为了使航天员能适应在失重环境下的工作和生活,国家航天局组织对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

13、,故需要创造一种失重环境。航天员乘坐上民航客机后,训练客机总重5104 kg,先使客机以200 m/s速度沿30o倾角匀速爬升到7000 m高空后飞机向上拉起,沿竖直方向以200 m/s 的初速度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的加速度为g,当飞机到最高点后立即掉头向下,仍沿竖直方向以加速度为g加速运动。为了安全,飞机离地2000 m高之前必须拉起客机,之后又可一次次重复这个过程,对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若飞机飞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f=kv(k=900 Ns/m),每次飞机速度达到350 m/s 后必须终止失重训练(否则飞机可能失速)。求:(1)飞机一次上下运动为航天员创造的完全失重的时间。 (2)飞

14、机下降离地4500 m时飞机发动机的推力(整个运动空间重力加速度恒为10 m/s2)。 试卷类型:B2011届高三月考试题一物 理 参 考 答 案1、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加速度的变化率在数值上应等于,故其单位应为m/s3,故选项C是正确的。2、答案:B解析:由题图得前8s内的位移,则平均速度=0.25m/s,负号表示方向向左。B正确。3、答案:C 解析:根据胡克定律有:,解得:k=,选项C正确。4、答案:D解析:由力的合成及受力平衡可得:,选项D正确。5、答案:B解析: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运动的距离=。设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汽车的质量为,有。自刹车到停下,汽车运动的距离,所求距离, 由以上各式得约为200 m。6、答案:B解析:在t1t2的时间内,跳伞队员做减速运动,且加速度逐渐减小,即跳伞队员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为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若第二名队员比第一名队员晚跳t1,则第二名队员跳下后做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