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 ―― 尺寸链及应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465358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学 ―― 尺寸链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 ―― 尺寸链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 ―― 尺寸链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 ―― 尺寸链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 ―― 尺寸链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学 ―― 尺寸链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 ―― 尺寸链及应用(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尺寸链原理与应用,内容: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 装配精度的保证方法 工艺尺寸链的计算 目的: 1. 结构设计:组成环公差与偏差的确定 2. 工艺设计:基准不重合工艺尺寸的确定,第一节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一、尺寸链的定义及组成 1.尺寸链的定义: 在装配和加工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如图所示 2.环:尺寸链中每个尺寸称为环。 3.封闭环:在装配或加工过程最终被间接保证精度的尺寸称为封闭环用A。表示。 4.组成环:尺寸链中对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都称组成环。组成环包括增环和减环。 增环:若其他尺寸不变,那些本身增

2、大而封闭环也增大的尺寸称为增环 。 减环:若其他尺寸不变,那些本身增大而封闭环减小的尺寸则称为减环 。 增、减环的判断:回路法、定义法 回路法:增环与封闭环反向,减环-与封闭环同向,1.按特征分有长度尺寸链和角度尺寸链。 2.按应用分有装配尺寸链、工艺尺寸链和零件尺寸链。 3.按环在空间位置分有直线尺寸链、平面尺寸链和空间尺寸链。,二、尺寸链分类,三、尺寸链的计算,用投影的方法:空间尺寸链平面尺寸链直线尺寸链 1.反计算:已知封闭环,求解各组成环。用于产品、工艺设计 2.中间计算:已知封闭环和部分组成环,求解某一组成环 3.正计算:已知组成环,求解封闭环。用于校核设计、装配方法,第二节 尺寸链

3、计算的基本公式,一、直线尺寸链计算 1.极值法计算公式 1)封闭环基本尺寸计算公式: 2)封闭环极限尺寸计算公式: 3)封闭环偏差计算公式: 4)封闭环公差计算公式: 5)组成环平均公差计算公式:,2.概率法计算公式,(1) 封闭环公差计算公式: 1)正态分布: 2)非正态分布:,2)组成环正态分布:,2)组成环平均公差计算公式: 3)闭环中间差计算公式: 4)各环偏差计算公式: (其它环参照本公式推论即可),2)组成环非正态分布:,封闭环的中间偏差0: 封闭环的上、下偏差:,二、几种尺寸链的计算 例1:下图工件,如先以A面定位加工C面,得尺寸A1;然后再以A面定位用调整法加工台阶面B,得尺寸

4、A2,要求保证B面与C面间尺寸A0。试求工序尺寸A2。,例2:一批如图示轴套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端面,现须在铣床上铣右端缺口,并保证尺寸5-00.06及260.2,求采用调整法加工时控制尺寸H、A及其偏差并画出尺寸链图。,例3: 如下图所示轴套零件的轴向尺寸,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试求:当以A面定位钻直径为10mm孔时的工序尺寸A1及其偏差(要求画出尺寸链图);当以B面定位钻直径为10mm孔时的工序尺寸B1及其偏差。,二、平面尺寸链的解算,1.封闭环基本尺寸计算: 2.封闭环公差计算,第三节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一、装配精度:指零件的相互距离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

5、 二、装配尺寸链的建立 1)装配尺寸链要根据装配图确定。 2)熟悉产品结构,首先确定封闭环。 3)查找组成环。 4)尺寸链最短路线(环数最少)原则。 5)画出尺寸链图,用回路法判别增、减环。 6)列出尺寸链方程式, 7)每一部件或总成中有许多装配精度要求,必须逐个找出所有的装配尺寸链及其联系形式。整个汽车、拖拉机是由许多装配尺寸链组成的装配尺寸链系统,应一一查出它们彼此间的关系。,第四节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和装配尺寸链的解算,一.互换法 实质是通过控制零件的加工误差来保证产品装配精度。,(一)完全互换法,条件:各有关零件的公差之和小于或等于装配允许公差。 式中 TA0 封闭环规定的公差,特点:

6、零件无需选择修整,即达装配要求。装配过程简单,生产率高,对工人要求不高,便于组织自动化装配;在各种生产类型中都应优先采用。但精度要求高组成环多时,组成环公差小制造困难。用于低精度或较高精度少环装配。,公差的设计计算,(1)组成环公差的确定 相等公差修正法:先按封闭环公差TA0求出组成环平均公差Tav,L,然后按加工的难易程度进行修正。 1) 组成环的极值平均公差: 2)组成环公差的修正 a. 标准件的公差应按标准规定 b.组成环尺寸大的,加工难度大的,取较大的公差,反之取小的, 并应取标准公差值。一般零件公差取IT9级或低于IT9级。 c.协调环选择:不使用定尺寸获得的尺寸,易于测量的尺寸,不

7、是诸多尺寸链的公共环。,(2)组成环极限偏差的确定,a. 标准件的极限偏差应按标准的规定确定 b.除标准件和协调件外的组成环极限偏差,按“偏差注向体内”的原则标注。即内尺寸按H,外尺寸按h,中心距按对称偏差。 c.协调环:按公式计算。,(2)统计互换法,条件:相关零件公差平方之和的平方根小于或等于装配允许公差。 式中 TOS封闭环统计公差 k 封闭环的相对分布系数 k i 第i个组成环的相对分布系数,实质是将组成环公差适当放大,零件容易加工。但有极少数产品精度超差。只有大批量生产时,加工误差才符合概率规律。故统计互换装配法常用于大批量生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环数较多(大于4)的情况。,例题,例4

8、-5 齿轮箱部件中,要求装配后的轴向间隙 有关零件基本尺寸是:A1=122,A2=28,A3=5,A4=140, A5=5。分别按极值法和概率法确定各组成环零件尺寸的公差及上下偏差。,解:1、完全互换法 画出装配尺寸链图,其中A1 A2为增环,A3、A4 A5为 减环,A0为封闭环。, 确定各组成环尺寸公差和上下偏差 T1+ T2+ T3+ T4+ T5 T0= 0.50 TavA= T0L/5=0.1 考虑加工难易调整各公差 T1=0.2, T2=0.1, T3= T5=0.05 按入体原则分配公差。留A4为协调环,按尺寸链计算,A0=(A1+A2)-(A3+A4+A5) =150-150=

9、0, 确定协调环公差及上下偏差 T4= T0 T1 T2 T3 T5=0.1 EIA0=EIA1+EIA2ESA3ESA4ESA5 ESA0=ESA1+ESA2EIA3EIA4EIA5 ESA4= 0.20 EIA4 = 0.30,设各环尺寸正态分布,尺寸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 确定各组成环尺寸公差及偏差 i =1, k i =1 各组成环平均公差,按加工难易,调整各组成环公差: T1=0.4,T2=0.2, T3= T5=0.08 ,按入体原则分配公差, 确定协调环公差及上下偏差 0.52= 0.42+ 0.22+ 0.082+ T42+ 0.082 T4=0.192 中间偏差0=(1+

10、2)-(3+4+5) i=(ESi+EIi)/2 4=-0.07 ESA4=4+T4/2=+0.026 EIA4=4-T4/2=-0.166,2、统计互换法,0=(1+2)-(3+4+5)= (0.2+0.1)-(-0.04-0.07-0.04)=0.45 T02= T12 + T22 + T32 + T42+ T52 T0=0.5 求封闭环极限偏差,得: ESA0=0+T0/2 =0.70 EIA0=0T0/2=0.20,由以上两种方法的解算结果看出: 1.统计法算得的各组成环公差比极值法约扩大了一倍。 2.若按极值法算得的公差值也符合经济加工精度要求, 采用完全互换法与统计互换法均可。,

11、核算封闭环的极限偏差,2.选配法 用于成批大量生产时组成环不多装配精度很高情况下。 实质是将各组成环公差放大按经济精度加工,然后选择 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1)直接选配法 工人凭经验挑选合适零件试凑的装配方法。 (2)分组选配法(分组互换法) 先将互配零件测量和分组,然后按对应组零件装配 (3)复合选配法(组内选配法) 先将零件测量分组,然后在组内再直接选配。配合件 组内公差可不等,装配精度可达很高。,例:发动机中活塞销与销孔的配合精度很高,.零件制造精度不高,却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 2. 组内零件可以互换,装配效率高; .增加零件测量、分组、存贮、运输工作量,组不宜太多。,必须满足的几个

12、条件: (1)相配件的公差应相等; (2)相配件公差应同向扩大,分组数与扩大的倍数相等; (3)相配件具有完全相同的对称尺寸分布曲线; (4)相配件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仍按图纸要求加工。,适于大批量生产中组成环少而装配精度特别高的情况,分组选配法的特点:,单件小批生产中,组成环较多装配精度很高的产品,常用修配法装配。此时各组成环先按经济精度加工,装配时根据实测结果对某一组成环进行修配,达到很高的装配精度要求。增加了修配量,装配效率低,装配质量受工人技术水平限制。 注意以下三点: (1)正确选择修配对象,应选便于装拆、修配与测量的,不需热处理非公共环做修配环。 (2)修配件余量要经过计算 (3

13、)尽量利用机械加工代替手工修配,.修配法,解:按完全互换法求组成环平均公差 TavA=T0/(m-1)=0.06/3=0.02 公差小不经济用修配法 选择修配环 刮修方便,选A2、 A3合并成为修配环,按经济精度定组成环公差及A1偏差 A1、 A23用镗模加工, T1 =T23 = 0.1, A1= 202 0.05 A23 = 46156 = 202,A1,A23,A0,当修配环为减环时,随着修刮使封闭 环实际尺寸变大,应使 A0 max A0max,4.调整法 原理与修配法基本相同,除调整环外各组成环均 按经济精度加工,造成封闭环过大的累积误差通 过调节调整件的尺寸或位置,达到装配精度要求

14、。 装配可达较高的精度,效率比修整法高。 分可动调整法、固定调整法、误差抵消调整法三种。,(1)可动调整法,特点:零件精度不高可达较高装配精度,调整方便,应用很广。需增加一套调整装置,适于小批生产中。,(2)固定调整法,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固定调整环来补偿封闭环的累积 误差,达到装配精度要求。,解:1)建立装配尺寸链; 2)选择A5为调整环; 3)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及偏差; T2=T3= 0.10 ,T4=0.12 ,T5=0.03 按入体原则分公差, A1为协调环,A1偏差按尺寸链计算确定 EIA0=EIA1-ESA2-ESA3-ESA4 -ESA5 0.05= EIA1-0-0-0-0 T1=

15、0.15 ESA1=0.20,4)确定调整范围; 实测空隙A,包含A5和A0, A为尺寸链中的封闭环 Amax= A1max-A2min-A3min-A4min =115.2-(8.5-0.1)-(95-0.1)-(2.5-0.12) =9.52 Amin= A1min-A2max-A3max-A4max =115.05-8.5-95-2.5=9.05 = Amax-Amin=9.52-9.05=0.47,A1,A2,A3,A4,A,5)确定调整环的分组数 i 因 T0 ,应将调整环分组 在对应组尺寸链中,实测间隙A、 调整环A5为组成环,A0为封闭环 T0= T 5 为分组间隔,即一组中A变

16、化范围 则 i = /= /(T0-T 5) =0.47/(0.15-0.03)3.9 取 i = 4,分组数不宜过多 6)确定调整环A5的尺寸系列 A0min= Amin-A5max=9.05-A5 A5= 9.05-0.05=9,9.12,9.24,9.36,A0,Amin= 9.05,A5,Amax= 9. 52,A5,A5,固定调整装配法适于大批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 产品,调整环可采用多件拼合的方式。,适于在小批生产中应用。,(3)误差抵消调整法 在装配中通过调整零部件的相对位置,使加工误差相互 抵消,达到或提高装配精度的要求。 例如车床主轴装配中调整前后轴承的径跳方向来控制主 轴的径向跳动。在滚齿机工作台分度蜗轮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