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7464951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月考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积淀(din)谦让(qin)遗憾(hn)大发雷霆(tng)B. 涵养(hn)允诺(yn)妨碍(i) 矫揉造作(jio)C. 愚蠢(chn)恪守(g)典范(din) 絮絮叨叨(do)D. 尴尬(gn)谚语(yn)箴言(jin) 自吹自擂(li)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鸡飞狗跳不知所错铮铮作响净手焚香B. 鸠占鹊巢李代桃僵相得益彰缤纷和谐C. 针芒在身泛味麻木俯拾即是抽丝剥茧D. 不约而同月冷风清竹木箫箫金戈铁血3. 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

2、A. 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B. 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C. 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D. 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4.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B.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人民对未来的向往和希冀。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句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

3、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5. 古诗文默写沁园春。雪的主旨句: _ , _ 。我爱这土地中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的诗句是: _ , _ 。写出两句思乡的七言古诗: _ , _ 。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_ , 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比喻和对偶,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_ , _ 。水调歌头中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为真诚的祝福的句子: _ , _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6. 九年级某班的同学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

4、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语。写出连续两句中国古典诗词中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向同学推荐一部讲述人物自强不息的名著,说说理由?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7. 名著阅读艾青,原名 _ 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艾青的哪首诗将太阳作为主要意象,表现出国人在侵略军铁蹄下坚贞不屈、向往着光明未来的昂扬情绪? _ A向太阳 B阳光在远处 C给太阳 D光的赞歌“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中的“你”指的是 _ ,她是艾青的 _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8.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

5、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至若春和 景明 _ 去 国怀乡 _

6、 宠辱 偕忘 _ 予尝 求古仁人之心 _ 翻译下列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作者怎么样的思想境界?9. 课外文言文阅读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范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摘自过庭录)注释:同年:指同一年考中进士。贻:遗留。隙:时机。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

7、思。 罕受人言 _ 其意盖在 谏故人耳 _ 范仲淹与滕子京为同年进士,在滕子京“愤郁”之时,范仲淹有何反应。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范仲淹和他的岳阳楼记,以及文中那些光照千秋的经典名句已成为后代贤者志士的崇高追求和人生准则。从短文中你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一个人?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代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

8、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

9、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

10、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我从前看见一位法国学者著的书,比较英法两国国民性质,他说:“到英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埋头执笔做他们的事;到法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衔着烟卷像在那里出神。英国人走路,眼注望,像用全副精神注在走路上;法国人走路,总是东张西望,像不把走路当一回事。”这些话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但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若果如他所说,英国人便是敬,法国人便是不敬。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

11、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什么是“敬”?(用原文回答)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 _ 论证,其目的是什么?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什么是敬业?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文中的敬业精神?11. 阅读想起雪湖藕,回答问题。 想起雪湖藕徐迅想起家乡的雪湖藕。炎炎夏日里,想起雪湖,就有丝丝的清凉袭上心来;就感觉荷叶田田,莲花过人头,有人摇着小船,“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想起那藕,就有无数白胖胖、粉嘟嘟的小手晃在眼前,有一种“儿童拍手争相问,一枝莲蓬值几钱”的诗意。当然这

12、不是诗,也不是引用 -有朋友写美食,写到藕,有藕记、偶记之语我这是偶然想起。 家乡的雪湖藕产自县城之南。城南除了雪湖,还有南湖、学湖。三湖连在一起,都产藕,藕名都叫雪湖藕。雪湖藕九孔十三丝(一般的藕是七孔),说是珍品。据传,当年朱元璋大战陈友谅,路过此地还留下了佳话,说他品尝雪湖藕时,当一位少女捧上藕,他见少女宛如出水芙蓉,楚楚可人,又见雪湖藕洁白如玉,细嫩光润,似美女手臂,风情万种,不禁脱口而出:“一弯西子臂。”但求下联,岂知身边文武无一人能对。不料,那少女不慌不忙答道:“七窍比干心。”对联以“一弯“”西子”喻雪湖藕之表,用“七窍”“比干”喻雪湖藕之里,又巧嵌了两位古人名。朱元璋细细品味,心

13、里暗暗称绝。登基定都南京后,他念念不忘雪湖藕,要求雪湖每年农历八月开湖,采摘的第一批藕送到南京,于是雪湖藕就有了“贡藕”之誉。 记得在家乡县城生活时,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城南。夏天,那里雪湖与南湖、学湖三湖相连,水天一色。 初夏时,湖里小小的荷叶先如铜钱一般 泊 在水中,羞答答的。太阳照着,几天过去,小荷宛若少女般情 窦初开。待荷叶慢慢撑开,伞样大的荷叶就仿佛什么也遮挡不住了。荷莲从荷叶旁突兀而出,一枝枝地化成一朵朵莲花,或胭红、或粉红、或梨白都亭亭玉立。莲花的瓣儿在强烈的阳光下渐次打开,一瓣、两瓣、六瓣,最后露出的便是散发着沁人肺腑芳香的黄色花蕊。很快,就见人摘那碧玉 簪似的莲;更有人光着身子,

14、下湖采藕了。他们从湖里举起那藕,有水 濯洗,藕洁白如玉,真的是出污泥而不染。 家乡的雪湖藕略呈方圆形、七棱,生食最方便,人们选用嫩脆之藕,洗净切片,加上白糖,就成了一道有名的凉菜。尤其是夏天醉酒后,吃起来异常生脆、爽润、甘甜,很是解酒。熟吃可切丝炒辣椒、炒肉或是制成炸藕盒、包藕卷等,用藕片炖排骨、煲汤什么的也简单。有人选用老而粗壮之藕,在藕孔内填满糯米蒸煮切片,说是好吃,但一进嘴里,我感觉就如同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说“老藕一煮成泥,便无味矣”。袁枚还说,“藕粉非自磨者,信之不真”。袁枚是位美食家。由此,看他生活的年代就有藕粉造假者。藕“味甘,平。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神农本草经),生吃

15、可消淤凉血,活热病烦渴、吐血和热淋等症;熟食可以养胃滋阴,补益五脏其实还不止这些,我的一位朋友曾住在雪湖边,夏天里,她用荷叶煮荷叶稀饭,说是清香祛暑。莲籽去壳留下莲仁,她就自制八宝粥。莲仁当中绿色的莲心,味苦,她又用那莲心泡水喝,说是强心、降血压这让我真的大开眼界。 转眼就又到藕上市的季节。这时想起家乡的雪湖藕,我仿佛就看到城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仿佛看到家乡县城的街头,有人挑着一副藕担匆匆地走过,担子里那粗得像手臂的雪湖藕又白又壮。有人干脆用那浑圆的荷叶举过头顶,当作遮阳的伞,吆喝着“又脆又嫩的雪湖藕,好七(吃)咧!”我在心里回味着乡音,就由不得不像叶圣陶在藕与莼菜里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