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育原点》读书笔记学习资料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464797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到教育原点》读书笔记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回到教育原点》读书笔记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回到教育原点》读书笔记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回到教育原点》读书笔记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到教育原点》读书笔记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到教育原点》读书笔记学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到教育原点读书笔记精品文档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每当到了暑假,就是读书的好时机。一个多月的时间,能让我放送自己的思维,拥有自己的阅读空间,把平常攒起来的书慢慢品味。我相信人与书是有一种缘分,总有一本书是属于你,总有某一段文字能打动你。这个夏天,学校推荐的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就有那么一篇打动我的文章。窦桂梅老师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她的文章都是教育精华,每一篇总是能让人有所感触。可能由于我是数学老师,所以翻开的时候,我下意识就寻找“数学”这两字眼。这次读书笔记就是“秀”中方能“眉目清”从一节数学课看教学有感而发。语文老师改作文总是注重头尾,我看文章也是先看首尾两段,了解文章大致,再看中间

2、精华部分。那么第一段先摘录:“有人说数学课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课堂思路清晰简单,思维严谨,并深入浅出。我的理解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眉清目秀。”开头很有意思,我听到过有学生是这么形容数学的:“数学就好比是一条线,不过我眼中的数学是一乱线团,根本理不清。”可能很多初中生对于数学是又爱又怕,感觉很难理解。这是第一次看到有人用“眉清目秀”来形容,很清雅,但不容易达到。所以,第一段很吸引我,令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怎么样能更好的用这种方法上更好的课。接着看第二段:“眉清目秀,清清爽爽,方能秀中看清眉目。当然,这里的秀,应该是指我们的学生。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秀,引领学生成为课堂上思维活跃的主人。学生呢,也知道自己秀

3、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是知道自己究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这样,秀的水平和质量才能高,才能清晰地看清自己所学的眉目。”想起赵大运教研员说过的,中国的课堂,最怕是上完一堂很完美的课,但是课后学生根本不知道上了什么,美国的课堂,最好的地方是,上完一堂课,学生能提出很多问题。现在国内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窦桂梅老师这段话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一节课,“作秀”的不能是讲台上挥洒粉笔的老师,而应该是学习主体的学生。窦老师文中所指的“作秀”是学生的表现。课堂是学生的主场,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观众,只是看着讲台上老师“表演”而不开拓思维,要的是让学生活跃思维

4、,随着老师的启发而思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今时今日,“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作秀者”,让他们从自己思考中体会学到什么,看清自己所学的“眉目”,这才是以后课改的方向,也是接下来我要摸索,发挥到自己教学中的新学期的一个问题。由文章起始引发的问题,我希望能在结尾找到答案或者启示,所以,我翻到了结尾,摘录如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一直被称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被专家们改为课程工作者。用刘良华教授形容,一个有智慧的教师,这个时候,教师就不是简简单单的教教材者,而是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者说是重新开发教材的人。换句话说,课堂无论怎么改,要让学生听得懂,落得实,教学的效果

5、必须看得见,而不是一种感觉,一种想象,特别是像数学这类学科。否则,一切都是无效的。”虽然结尾的这段话并没有给我答案,但是这是让我深有体会的,怎么把数学教学让学生听得懂,落得实。其实数学一直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纵观初中三年的教材,都会发现很多课程是环环相扣,初一教的内容会在初二加深,初二教的内容会在初三再总结加深。如果初一数学没掌握好,初二学习会很吃力,初三还要面临中考压力就更不用说了。林日福老师说过,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转化为“课时目标”。其实这里面也包含了,要让学生把每节课学习的内容落实,不能云里雾里。现在初中数学教育普遍是,喜欢数学、数学成绩好、又觉得数学很容易

6、学的学生不多,很多数学对学习数学兴趣不大,觉得下的功夫很多,但是成绩就是上不了,看到题目就是不懂。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而且成绩随着年级的增长越来越差。这里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上课学生习惯跟着老师的思维,跟着老师的解题习惯,没有自己去思考如何解题,反而是死记硬背,把解题的方法当成是一成不变的模式。所以,有部分学生只要题目稍微一改变,就不会做题了。这就是死做题,做死题。要么一部分学生,课程掌握不完整,那做几何题目就惨了,一部分概念理解,一部分概念不理解,题目连通不到,找不到解题思路,那么,这道几何题也就作废了。反正咀嚼窦老师文章,联想到平常教学中的一些困难,越发觉得“眉清目秀”四字成语言轻意重,不容易达到。但是我相信,有问题才能引发思路,有问题才能开拓创新。就像平时我也喜欢学生多问问题,这说明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所以,要改变以往学习数学的旧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每节课都能及时掌握到自己学习的路线,清楚明白课程内容。新的学期,我会带着暑假读后感中得到的问题,来作为我新学期工作的方向,希望能在实践中找寻到答案。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