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毁》教学设计资料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461650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毁》教学设计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原毁》教学设计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原毁》教学设计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原毁》教学设计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原毁》教学设计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毁》教学设计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毁》教学设计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毁教学设计精品文档原毁教学设计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 吴晓辉【教学目标】1、整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把握词类活用;借助注解,能通译全文。2、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正反说理的妙处。3、学习韩愈议论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逻辑严密的写法。4、体会作者优时伤事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1、2【教学时数】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初步读懂全文,并完成配套的练习,大致解决字词问题。【教学手段】制作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导入二、明确学习目标三、作者及古文运动简介四、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朗读课文后思考:全文四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引导学生借助各段中心句了解各段内容)

2、 明确:第一段:古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 第二段: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 第三段:揭示“毁”的社会根源及危害。第四段:写作意图及改变这种风气的殷切愿望。(论“毁”与“治国”)五、具体研读第一段1、第一段分几层来论述的?各层写了什么?2、作者为什么要写舜和周公?3、为什么详写古之君子责己也重以周?【投影】舜(仁义) 责己重周(不怠) 求、责、思、去、就 周公(多才多艺)古之君子 待人缺点: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 待人轻约(人乐为善) 待人优点: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六、具体研读第二段【投影】 待人缺点:“举其一不计其十,责人 究其旧不图其新” 实质 以众人待其身, 待人优点:“

3、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 ”今之君子 而以圣人望于人待己廉 自取也少易于满足,自欺欺人七、具体研读第三段1、为什么说怠与忌是毁谤的根源? 2、作者从道理上作理论性的概括之后,又用自身经历作例证,分析“忌”的心理及表现。说一说是如何来举例分析的? 3、毁谤的危害是什么?(联系苏东坡被贬黄州)4、为什么详写“忌”这一方面?八、第四段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讨论明确:最后一段用三句话,既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呼吁当权者纠正这股毁谤的歪风,又语重心长,寄托了作者对国事的期望。九、回顾并小结【投影】 观点 + 阐释 + 例证 + 结论 古之君子责己重周 (舜德;周公才) 待人轻约 态度对比 责、求、去、就

4、 (名人例证)今之君子待己廉 责人详 原毁 揭示本原 怠者不能修 忌者畏人修 (略写) (详写) (自身经历为例) 阐明意图 得吾说而存之 1、文章的宗旨在于探索毁谤之根源,从古今君子之对比入手,先古后今,有正到反,最后揭示根源。2、古文观止说它“全用重周、轻约、详廉、怠忌八字立说。”所见颇是。3、拓展: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古之君子”相当于孔子的“君子”“今之君子”相当于孔子的“小人”“今之君子则不然”,不然者,就是孔子所说的“小人反是”。 十、写作特点1、内容上的对比与形式上的排比紧密结合遥对遥排中有近对近排,互对互排中有自对自排以古之君子,今之君子各为一段,然后按待己、待人的态度、后果、具体行为遥相对比与排比;而在每一段内,古、今君子“责己”与“待人”,又各自形成对比与排比。2、语言上采用并列双行的对称排比句式取其一不责其二,恐恐然举其一不计其十,恐恐然 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不若是,强者必悦于言,十一、布置作业附原毁练习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