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461571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 题号基础阅读(一)阅读(二)表达完成态度 等第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携带(xi )爪牙(zhu)拱桥( n) B风貌(mo) 社会(sh) 工匠(ji n) C 咖啡(k ) 摊贩(f n) 选择(zh) D 交税(su) 朝鲜(xi n) 笼子(l 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桃符伟大白洒阿拉伯 B经验欧州历史赵州桥 C 奇异大约画册造纸术 D 石拦放牧技术欲断魂 3、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词语意思填空。(10 分) 学()五()() ()闻名() ()遥望 来来()

2、()() ()各异() ()中外 古时候形容一个人学问高, 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 形容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以上词语中有一组是近义词,他们分别是() () 4、选出每组词语中不是同类的选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6 分) A.元宵节B端午节C 国庆节 D 中秋节( ) A.贴春联B包饺子C 吃月饼 D 看春晚( ) A.造纸术B高速铁路C 指南针 D 火药( ) 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8 分)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不是而是 骑马的人 ( ) 没撞上轿子, ( )吓到了旁边的两头小毛驴。 2 赵州桥 ( ) 坚固, ( )美观。 ( ) 帛

3、的价钱太贵, ( ) 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学习这件事, ( )缺乏时间, ( )缺乏努力。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 分) 蔡伦做出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缩句) _ 张择端画的画十分传神。(改成感叹句 ) _ 对于这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改成陈述句) _ 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改为把字句) _ 7、根据积累填空。 (5 分) 千门万户曈曈日, _ 。 借问酒家何处有? _ 。 独在异乡为异客, _ 。 文房四宝: _ 。花中君子: _ 。 二、阅读理解。 (25 分) 1课内阅读。 (8 分)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

4、叫蔡伦的人, 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 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 里捣烂成浆; 再把浆捞出来晒干, 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 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 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 根据选段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 分) 造纸术是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的。( ) 这种造纸方法的原料是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 ) 蔡伦造出的纸虽然轻便,但不好用。( ) 3 (2) 蔡伦是怎样造纸的?把序号填在正确的位置。(填序号 )(2 分) 晒干纸浆浸泡原料 捞出纸浆将原料捣烂成浆 把原料剪

5、碎或切断 _纸 (3) 蔡伦的造纸方法为什么能够传承下来?(3 分) _ _ 2课外阅读。 (17 分) 北京的春节 ( 节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 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 不许间断, 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 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人们走出家门, 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 城内城外有庙会,小贩们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 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

6、年特有的玩具。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 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 几百盏灯来,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 麦苗做成的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灯里 面还有叮咚作响的小铃铛呢除了看灯,人们还会吃元宵, 预示着新的一年快 乐吉祥。 (1) 选文写了 _ 、_ 和_ 这三天的景象。 (3 分) (2) 第一自然段是围绕“ _ ”这句话来写的,写了除夕 有_ ,_ ,_,_等习俗。 (5 分) (3) 除夕和元宵节有什么不同?(2 分) _ (4) 第三自

7、然段写了街上的灯和家里的灯,这景象用文中的两个四字词语来 形容就是 _ 、_ 。(3 分) 4 (5) 请再写出我国的三个传统节日,并选择一个节日,介绍它有什么习俗。 (4 分) _ _ 三、习作。 (30 分) 同学们,请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章的开头,想一想: 小林同学怎么了?同学 们看到这样的情况后, 会怎么想, 怎么说,怎么做?他们是如何齐心协力来帮助 这位同学顺利的解决这件事情的? 要求: (1) 根据开头,续编故事; (2)给文章写上题目; (3)书写端正,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不少于250 字。 一天中午,正是学校午餐时间, 三年级 (12) 班教室里, 同学们一边吃着饭, 一边听着

8、音乐。突然,小林同学脸色煞白,一脸痛苦的样子。只听“哗”的 一声,刚吃进去的饭菜全呕了出来,吐得桌上,地上全是。教室里弥漫着一股酸 腐味 100 字 200 字 5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2 分) A携带(xi )爪牙(zhu) 拱桥( n) B风貌(mo) 社会(sh) 工匠(ji n) C咖啡(k ) 摊贩(f n) 选择(zh) D交税(su) 朝鲜(xi n) 笼子(l 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 分) A桃符伟大白洒阿拉伯 B经验欧州历史赵州桥 C奇异大约画册造纸术 D石拦放牧技术欲断魂 3、先把词语补充完

9、整,再根据词语意思填空。(10分) 学( 富 )五( 车 )( 世 ) ( 界 )闻名( 回 ) ( 首 )遥望 来来( 往 ) ( 往)( 形 ) ( 态 )各异( 名 ) ( 扬 )中外 古时候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学富五车) 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形态各异) 以上词语中有一组是近义词,他们分别是(世界闻名)(名扬中外) 4、选出每组词语中不是同类的选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6 分) A.元宵节B端午节C国庆节 D 中秋节( C ) A.贴春联B包饺子C吃月饼 D 看春晚( C ) A.造纸术B高速铁路C指南针 D 火药( B )

10、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8 分)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不是而是 骑马的人 ( 虽然) 没撞上轿子, ( 但是) 吓到了旁边的两头小毛驴。 250字 300 字 6 赵州桥 ( 不但)坚固, ( 而且) 美观。 ( 因为 ) 帛的价钱太贵, ( 所以 ) 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学习这件事, ( 不是 ) 缺乏时间, ( 而是 ) 缺乏努力。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 分) 蔡伦做出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缩句) _蔡伦做出了纸 _ 张择端画的画十分传神。( 改成感叹句 ) _张择端画的画真传神啊!_ 对于这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改成陈述句) _

11、对于这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_ 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改为把字句) _小毛驴把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惊扰了 _ 7、根据积累填空。 (5 分) 千门万户曈曈日, _总把新桃换旧符。 借问酒家何处有? _牧童遥指杏花村 _。 独在异乡为异客, _每逢佳节倍思亲 _。 文房四宝: _笔墨纸砚 _。花中君子: _梅兰竹菊 _。 二、阅读理解。 (25 分) 1课内阅读。 (8 分)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 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 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 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

12、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 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 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 根据选段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 分) 造纸术是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的。( ) 这种造纸方法的原料是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 ) 蔡伦造出的纸虽然轻便,但不好用。( ) (2) 蔡伦是怎样造纸的?把序号填在正确的位置。(填序号 )(2 分) 晒干纸浆浸泡原料 捞出纸浆将原料捣烂成浆 把原料剪碎或切断 _纸 (3) 蔡伦的造纸方法为什么能够传承下来?(3 分) _因为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 足多数人的需要

13、,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_ 2课外阅读。 (17 分) 北京的春节 ( 节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 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 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 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城 内城外有庙会,小贩们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 7 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 恰好是明月当空。 处处张灯结彩, 整条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