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3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二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鲁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461511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3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二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鲁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维设计】2013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二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鲁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维设计】2013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二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鲁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3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二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鲁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3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二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鲁教版必修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堂基础巩固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B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内力作用C内力作用表现为地震、地壳运动、泥石流、滑坡D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重力能解析: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地表形态是它们长期作用的结果。地震和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泥石流和滑坡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答案:A读“地质剖面图”,完成23题。2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ABC D3判断图中地原来应为下列哪种构造?()A向斜 B背斜C断层 D海沟解析:从岩层弯曲状况可知处原来是背斜构

2、造,因顶部易被侵蚀而成谷地。答案:2.C3.B读“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45题。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冲积扇地貌由风力搬运作用形成B冲积扇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甲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D断层线右侧的岩层相对下降5近年来,图中河流下游泥沙淤积加剧,其原因可能是()A疏浚河道 B植被破坏C引水灌溉 D退田还湖解析:冲积扇地貌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从图中看,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因此为背斜构造。从图中看,断层线右侧的岩层呈上升状态。图中河流上游位于山区,下流泥沙淤积加剧,可能是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所致。答案:4.C5.B6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质剖面图上,

3、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图中,陡崖出现在_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2)甲、乙两处中,为良好的储水构造的是_处,适合建采石场的是_处,原因是_。(3)修建工程隧道应选址于_处(甲或乙),水库选址时,应避开_处,原因是_。解析:解决该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背、向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的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的为向斜。(2)褶皱形成初期,背斜成山,向斜成谷;遭受外力侵蚀后,背斜最终成为谷地,向斜成为山岭。(3)寻找油气找背斜,寻找地下水找向斜;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答案:(1)背斜向斜断层丙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该处受张力作用,岩石比较破碎,容易受到侵蚀作用,地势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2)乙甲甲处为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于采挖(3)甲丙避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