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25《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上海五四制版.doc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460745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25《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25《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25《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上海五四制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25《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上海五四制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心用心专心1 答司马谏议书基础练习讲义(教师用) 颜铁 柱 一、理解填空 1. 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 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 2. 从文中哪个句子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则固 前知其如此也。) 3. 文中提到的盘庚,是(商)朝的君主,他当年迁都是为了(摆脱自然灾害) 4. 文段最后一句“则非某之所敢知”表现了王安石变法的( 坚决)态度。 5.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根据你的积累,试写出他的一篇诗作。(京 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 6、作者写答司马谏议书的

2、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 7、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主旨是什么? 8、王安 石驳斥“征利”的观点时,所持的理论依据是()A、受命于人主B、举先 王之政 C、为天下理财D、度义而后动 9、答司马谏议书选自,作者,著名文学家。 10、答司 马谏议书作者是朝,题目中的司马谏议指。 11、如果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这封信,会怎样? 12、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 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13、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14、“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二、基础

3、1. 注音。 胥 ()卤 ()谤 ()晤 () 强聒 ()冀 君实()难 壬人()度义()膏泽() 2、指出通假字 于反复不宜卤莽不复一 一自辨 3、释义 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度义而后动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事: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而议事每不合 之: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举先王之政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非某之所敢知 以 : 以 授之于有司以为侵官以兴利除弊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以膏泽斯民 前: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守前所为而已 知: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则非某之所敢知 4、指出古今义 5、窃以为不任区区于反复不宜卤莽 5、解释加点字含义 游处所操之术故略上报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 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怨谤议法度则固前知。不恤国事胥怨非特改其 度度义以膏泽斯民不事事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区区 6、翻译句子。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爱心用心专心2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