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案例分析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137459570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租车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出租车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出租车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出租车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出租车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租车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租车案例分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研究 出租车罢运潮透析,出租汽车行业的重要性 我国现有出租汽车约110余万辆,从业人员约200万人,年运送旅客130多亿人次。 出租汽车行业的特殊性 行业内外利益交错,兼具市场性与公益性的双重特征,对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出租汽车行业的不稳定性 群体性事件频发,被列为“高危”行业之一。,一、案例意义,公共利益规制理论 规制是政府对公共需要的反应。 规制俘获理论 规制的主要差别是收入在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分配。 寻租理论 被规制企业达到让规制者帮助建立和维持其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即经济寻租)的目的。,二、案例的理论基础,(一)、出租汽车的基本概念 出租汽车,指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按照乘

2、客和用户意愿提供客运服务,并且按照行驶里程和时间收费的客车。 (二)、出租汽车的行业属性 公共性:占用公共道路资源,提供无差别的客运服务 市场性:在运营方式、线路、时间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三、出租车行业特征,(三)、出租汽车行业的规制内容 准入规制 总量控制 价格规制 服务质量规制,(四)、国内外出租汽车行业的规制实践,四、出租汽车规制的理论争议 (一)主张加强规制以解决市场失灵 1、无法形成有效的价格竞争机制 2、自由进入导致过度竞争,(二)主张放松规制以解决政府失灵 1、政府规制导致经营成本增加 2、市场竞争能够产生有效价格 3、政府规制可能导致失灵,五、我国出租汽车行业的规制实践 (

3、一)准入规制 对个体经营采取歧视性政策 (二)总量控制 城市出租汽车的数量受到严格的行政限制 (三)价格规制 严格“打表计价” (四)服务质量规制 逐步探索以服务质量为主要条件的招投标,六、我国出租车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二)公司化“剥削”诱发冲突,(三)“黑车”非法营运屡禁不止,七、我国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根源性矛盾 (一)高额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导致政府“俘获”,(二)准入歧视导致出租汽车公司与驾驶员权责不对等 (三)总量控制引发出租汽车行业内部多重矛盾 一是造成了巨大的需求缺口。 二是造成了出租汽车经营权价格飙升。 三是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长。,

4、(四)价格机制对油价的不灵敏降低了社会总福利 一是变动的油价与僵硬的运价产生的矛盾。 二是行政行为化解油价上涨压力具有滞后性。 三是严格的价格规制不利于行业的充分竞争。 (五)博弈机制缺失导致矛盾积累直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一是博弈方式和能力的不均衡。 二是博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八、出租汽车行业政府规制的对策研究 (一)合理收取有偿使用费 1、既要考虑经营者的合理收益,也要兼顾市场的真实反映。 2、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3、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应进行适当的调节。 (二)建立弹性的价格机制 1、建立动态运价调整机制。 2、建立弹性的运价机制。,(三)取消经营方式的限制 1、出租汽车的行业特性适合个体

5、经营。 2、对投标者的准入限制从经营主体、经济实力等调整为对从业人员素质等的综合评价。 3、电话服务、预约服务、指挥调度等必然推进出租汽车行业的组织化水平 。 (四)构建运力动态增长体系 设置运力增长核定指标,适时启动新增出租车运力工作。,(五)构建公平博弈的体制机制 1、尊重出租汽车行业各方正当利益诉求 2、维护出租汽车行业公共政策的正义本质 一是建立利益表达机制。 二是建立民主决策机制。 三是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3、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4、培育和发展出租汽车行业组织,出租汽车行业利益关系复杂,可能存在市场自我调节与政府规制的“双失灵”。 政府采取越来越严格的措施和手段进行规制,行业政策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导致行业利益格局频繁调整且剧烈变动,问题和矛盾恶性循环并不断升级。,九、初步结论和反思,对于出租汽车具有很强市场性特征的行业。应该力求做到: 一是 “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 二是充分尊重利益各方的正当利益诉求。 三是政府规则应体现一定的灵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