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元曲基本知识[7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7459473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1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版)元曲基本知识[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正版)元曲基本知识[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正版)元曲基本知识[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正版)元曲基本知识[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正版)元曲基本知识[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版)元曲基本知识[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版)元曲基本知识[7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曲知识简介,元曲的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首先,元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 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元曲的主题特点,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 一是散曲;是广义的诗歌,分抒情和叙事

2、两大类。 二是戏曲或剧曲(杂剧)。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 “散曲”是和“杂剧”相对存在的。,散曲的体制特点,语言通俗活泼,格律自由按体式分两类:“小令”和“套曲”。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套曲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散曲的曲牌名称,如叼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接近民歌。,戏曲(元杂剧)的体制特点,()以唱为主,说白只是起很次要的作用 ()元杂剧一本四出,因此一般篇幅短小 ()元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外,杂五大类 ()从音乐的角度看,元杂剧的曲调与词有密切的联系,元曲是元戏曲(杂剧)和元散曲的合称。词与曲比较:A、在语言上词典雅含蓄,而散曲通俗活泼; B、在格律上词要求严格,而散曲更自由些; C、在分类上宋词:小令、中调、长调 元曲:剧曲(杂剧) 散曲:小令、套数D、在格式上宋词:词牌+标题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元曲:宫调+曲牌+标题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代表作家作品:(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 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