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笔法解析讲课稿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458448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七帖》笔法解析讲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十七帖》笔法解析讲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十七帖》笔法解析讲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十七帖》笔法解析讲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十七帖》笔法解析讲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七帖》笔法解析讲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七帖》笔法解析讲课稿(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七帖笔法解析精品文档十七帖笔法解析 1.十七帖的笔法特点 笔法,就是书写毛笔字的方法,包括执笔、运笔(指、腕、臂、身)、用笔(点画的书写技巧)以及毛笔与心灵的默契和毛笔所不能达到的“心法”(实际与毛笔无关)。 这里所说的十七帖的用笔问题,也即是该帖中的点画是怎样完成的,帖中字的起讫、圆转、顿挫、提按等是如何依照书法的规律、草书的规律来完成的。 为了全面理解该帖,我们常以“三井本”(日本三井氏听冰阁藏本,附图左者为刻本局部)与“上图本”(上海图书馆藏本,附图右者为刻本局部)来做综合分析。第一、“三井本”字口清晰,笔法细腻。至于其是否真的就是王羲之笔法的原貌,由于真正的唐刻本现在无从查考,我们不

2、好妄下结论。不过从总体上来看,该版本比其他版本要好得多。由此,我们也只能以此为范式进行仔细的解析。“三井本”的字口是所有版本中最清楚的,起笔、收笔交代非常清楚、精准,转折处圆转自如,活如“墨迹本”,甚至在转折处所体现出的微妙提按也清晰可见,且“弹性”十足。但该版本也有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如果观察一下其他刻本及勾填本的话,就会感觉“三井本”似乎“尖峭”过分,尤其是起讫处表现得非常明显。如此锐利的笔锋似乎没有显现出王书的“中庸”之意,尽管羲之用笔干净利索,如“切割”一般,但也不会到如此“匠化”的程度。可以说,“三井本”在契刻时夸大了对笔锋的修饰,而忽视了书法由笔法所显现出来的笔意、神采以及魏晋人再

3、三强调的气韵,使得整个十七帖的气韵不够生动、自然,匠气过重。再看“上图本”,则浑厚天成,但因年代久远,笔画的起讫处甚至有些笔画已经模糊不清,丧失了风神,也不便于学习。为此,对十七帖笔法的理解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样比较科学,兼顾到了笔法和笔法中所含的韵味。 第二、从十七帖来看,书写时的毛笔主要以“铺毫”为主,少有“绞锋”,这在王羲之其他的字帖中也能得到启示。以“铺毫”为基调,加以跳跃性的提按、顿挫,由此也起到“调锋”的作用。这种“铺毫”也可从孙过庭书谱及赵文敏的信札中寻找到暗合之处。 第三、十七帖的用笔还保留着“隶书”的用笔特征,这也是该帖与其他草书字帖的不同之处。这种隶意不仅表现在作品的整体

4、气息之中,还体现在具体的笔法上。如郗司马帖的开头二字“十”、“七”横画的收笔有着明显的隶意;逸民帖中“久”字捺画没有取通常的“纵引”之法,而是保留着隶书中的波磔,使得整个作品初看起来不够连贯,气脉不畅。 第四、十七帖的用笔方圆兼施,以方笔居多,方中寓圆。从“三井本”来看,出锋较多,“上图本”基本看不出来,只有总体的气象。但是这种“出锋”与寒切帖、远宦帖以及王羲之其他信札的用笔是相一致的,只不过十七帖的起笔由出锋而迅速转为浑然的中锋而已,这与以侧锋居多的行书信札丧乱帖等是有一定区别的。 第五、十七帖的点画特征犹如楷书的用笔,书写速度不快,用笔谨严,离方遁圆。这一点很符合孙过庭书谱中的说法:“草不

5、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十七帖的点画交待尤为清晰,如真书一般,笔笔到位,字字珠玑,书写中充满情性,“情”与“法”在此得到了和谐的融合。2.点画的起讫观察字帖中点画的起讫变化就好像做侦探,在努力发现字帖中破绽的同时,尽可能地找到自己可以切入的角度和方位。由于刻帖一刻再刻,笔画显得相当模糊。有些笔画,我们如果按照刻本来书写,就会感到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一旦笔画形成,虽外形很像,但一无神采。而我们临习王羲之其他书作的摹本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弊病。尽管很难临像摹本,特别在结构上可能存在一定问题(这是光注意字帖点画的缘故),但笔画总

6、有几分神似。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该帖中的远宦帖来分析。远宦帖有唐摹本,尽管不是墨迹,但与真迹已无二致,这对点画的理解和临习有一定的帮助。 从远宦帖的点画来看,几乎看不见相同的起笔和收笔(仅有第二行的“足下”二字的第一个点的起笔有相似之处),可谓各有异趣,妙不可言。比如起笔虽用了大量的切笔,但由于角度不同,形成的点画形态也不同。有些动作是引带与顿挫并用。由于它们间的组合不同,形成的点画外形也就不同。为此,我们在读帖时应全面观察所临字帖的每一个字,搞清楚它们的起讫是如何变化的,收笔是“引”还是“连”。即便是“引”,其角度也各有姿态。我们这样分析,就可以防范在临习时点画的起与收产生雷同的效果。 十七帖

7、中点画的起笔处一般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入笔时没有明显的顿挫,毛笔在纸面上的跳跃性不是很大,往往表现为一入纸就进入平铺状态,以较为微妙的提按来过渡到圆转或其他笔法的运用中去。这种用笔是王羲之书法受隶书影响的缘故。其书虽说是新体,但去古未远,依然有着隶意。这种用笔习惯到了唐代就彻底改变了,可以以书谱来做比较。书谱中的笔画跳跃性明显增多,虽是“二王”的结字,但过度的跳跃弱化了魏晋气韵,也影响了草字的格局。这种笔法的转变,到了米芾手里更是变本加厉。由于十七帖运用平铺手法,故而尽管字形千变万化,但并不激越,还是较为“平缓”,王书的“中庸”之意也从此体现出来。这种情形主要集中在上下不连或每一行的开笔处。第

8、二种是入笔处由“引”、“带”转而为顿挫。这里的顿挫主要是为了调锋,随后迅即转为平铺。 我们了解了远宦帖,再来分析其他的帖就有了一定的经验。要熟练掌握其间每一个字不同的起笔、收笔方法,区分它们间的异同。如此,临出来的点画方可趣味盎然。3.隶意密布的圆转点画 本文所讲的圆转,主要指在点画的中间环节上或连、或接、或引(篆引)。 由于十七帖中的字形偏“扁”,所以圆转笔画也在这样的势态下表现出一定的趋向性。这种趋向性主要表现在点画的就势相连中,其完成的动作或方法呈现出一定的态势。此帖主要以趋“横势”为主。在横向中圆转,向右或右下角“拉”或“甩”,用腕、肘的动作较多,圆中带折,折中兼转。折笔中少跌宕之气,

9、大都呈平和之意。这种平和也与横向拉转的意识有关,与隶书的横势有关。但是,在总体上表现为折多圆少。折处有楷法,有顿挫之感,但这又不是由顿挫来完成的。不少学书者在临习十七帖时为了在形态上与原帖一致,不惜牺牲草法的纯正,加入楷书中的顿挫用笔,这是不对的。尽管他们临出来的作品在形态上与原帖很像,但却失去了草书的笔意及神采。这种在圆中带折的楷法,是由微妙的提按来完成的,是在手指和手腕的巧妙配合中灵性地完成的。甚至还用上了肘,是由指、腕、肘三个关键部位作用于毛笔而产生的结果。这种书写习惯和笔意在唐以前的行书中也可以看到。现在的书家在写行草书时,用笔常常受到楷书用笔的制约,所以古意不足。“楷前行书”和“楷后

10、行书”的书写方法是不同的。也由于书写时用腕、肘行笔,所以造成侧锋少、中锋多。而书谱中用笔中侧锋并用,且侧锋的比重较大,这也能看出孙过庭在书写时的用指动作较多,上下的振动感明显。 十七帖这种中锋居多的圆转笔画也不同于寒切帖。寒切帖也是纯草书,但没有被收入十七帖。我们从远宦帖、寒切帖的比较中就能发现它们的异同。而且,十七帖中的其他帖也与寒切帖不同,而与远宦帖相一致。这是否会是十七帖组合者的用意呢?可惜我们无从考证。圆转中带提按,这是保持中锋行笔的基础。圆转处虽作提按,但是锋势平缓,没有锐气(保持隶意的结果),所以这种用笔隐含着中和之意。 十七帖这种用腕圆转,甚至用臂圆转的笔法,与当时人们的坐姿也有

11、着一定的关系。晋、唐时期文人书写习惯与唐以后文人的书写习惯是不同的。坐姿的差别导致了用笔的不同。今天我们的书写姿势很容易在执笔上出现问题,即笔杆倾斜,加上用指较多,引起笔尖上下震动。这种动作对点画及短笔画的书写有一定的好处,但对使转等动作的完成就极为不利,易产生“偏锋”。尤其是在完成长线条的过程中,极易造成扁形的线条,从而使线条失去弹性。古人是悬肘悬腕、席地而坐,所以在书写圆转点画时,与其说是使转,倒不如说是引笔(也即篆书中的“篆引”)。十七帖中的圆转笔画力度大,有厚实感,不飘滑。可以说,篆、隶用笔在该帖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一点在临习中应加以重视。 十七帖主要是王羲之辞官归隐后写给好友益州刺

12、史周抚的一组信札。一般书史上认为羲之书暮年方妙。这组信札正是其暮年之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旧藏,为羲之最为可靠的小草巨迹,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云:“逸少十七帖,书中龙也。”南宋朱熹亦谓:“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窃意书家者流,虽知其美,而未必知其所以美也。”可见其地位之独特。 由于是刻本,所以版本较多,主要有上海图书馆本、文徵明朱释本、姜宸英本等等,大同小异。十七帖共29札,其中两札有唐摹本,为远宦帖、遊目帖,另有唐临瞻近、保龙二帖,与之时间相近的唐摹有寒切帖、姨母帖、丧乱帖等,可供临摹时参考。在古代复制品中,勾摹最近于原作,刻本与临本无论多么近

13、似,都会不可避免地融入刻者或临者的个人习惯和时代特征。就远宦与遊目而论,远宦更近于羲之原作,而遊目似为唐人临本之再勾摹,用笔气息迥然有别,唐人用笔之意味较浓。 临摹古代法帖,不能就只单单临某一家的某一件作品而不顾及其它。就学王字来说,羲之晚年的成就不是没有原由的,若专学他一体是不可能成功的,那就是同时要具备小楷和章草的底子,现在流存的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赞等,虽然与原作可能相去甚远,但在体势上多少还是保留了一些晋人之意,对于训练用笔取势和手眼的协调能力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具体的用笔上可参考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对于章草的学习可以训练使转的用笔,使点画圆润古厚,同时可增加点画的古拙感。因为

14、章草多取横势保留了一定的隶意,羲之十七帖也多少带有这种意味,这在后来孙过庭的书谱中就看不到了! 在用笔上,王羲之题卫夫人后云:“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这是极为恰当的比喻!讲究用笔取势。晋人底姿斜执笔,这样写字用力的重点在点画的中下部,字的重心就相对较低,显得古拙遒劲,这与后来草书的着力点迥然不同,所以,书风差异极大。晋人重侧锋取势,即所谓“棱侧起伏,状如龙蛇”是也,重顺逆锋使转的自然转换,以尽笔的自然之性与书者的心性相感相发的极至!所以,米芾论怀素书法有所谓“时代压之,不能高古!”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 在取势

15、上,王羲之书论云:“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羲之书法用笔取势:一为隐锋;一为尖锋。隐锋或称藏锋,并不一定含逆势。所以羲之隐锋取势之笔极难临摹,似在有意无意之间,关乎对笔的娴熟控制与人格气度。至于尖锋在羲之法书中较为普遍,也是后人误解最深之处,唐以前书家只重用笔使转取势,所以点画率性而自然有力度,无所谓中侧锋,也无所谓点画的厚薄,因为有力度节奏感的点画即包含了点画所具有的所有美感。所以,晋人更注重侧锋角度的变化与用笔的翻转取势,这样既使点画粗细反差极大,其力度还是均衡的。 由于十七帖无晋人法帖中常见的吊丧问疾的内容,所以整体的章法节奏上相对较为舒缓,正如前面朱熹所云,是最难以把握的,当然对于临摹来说我们的技巧与胸襟都不可能达到羲之那个度,所以,在临摹的时候可以适当强化节奏与点画提按的幅度。 十七帖以其雄强而洒脱的笔势,从容自适的姿态,深具超然独远的意味,对其深入地临习实践有可能改变我们对晋人尚韵书风的根本看法。我在互联网上发临摹的帖子,前后大约有四、五年的时间。其目的只有一个,即通过我的临摹实践,说明古代书法经典,只要工具接近,方法得当。是可以不断深入认识,且可以达到或近似古人书写的状态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真切地理解传统经典真正的意义与价值。古人有国学的根基,毛笔书写的氛围,在审美上有认同感。古人已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