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芳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745570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芳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石芳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石芳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石芳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石芳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芳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芳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题 目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学 员 姓 名 石芳 专 业 会计电算化指 导 老 师 江莉 完 成 日 期2013年4月30日目 录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1(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1(二)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2(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2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2三、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3(一)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指导原则3(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5主要参考材料7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金融危机也随之而来,在此很多企业都经不起金融海啸的冲击,连雷曼兄弟这样的金融巨头也在08年的金融海啸中结

2、束了它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其中原因很多,正所谓“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做好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不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章针对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实际性问题做出了粗略的有效对策。【关键字】企业内部控制 实际性问题 内部控制指导原则 有效对策ABSTRACT As my opening of constantly in-depth, market economic system constantly perfect, financial

3、crisis also with of and to, this many enterprise are stand financial tsunami of impact, even Lehman Brothers such of financial giant also in 08 of financial tsunami in the end has it 150 years of history, which causes many, are so-called have controlled is strong, runaway is weak, no controlled is m

4、ess, in today fierce of marke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Xia, many smes of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 very highlight, turn effect has smes of economic benefits,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management is therefore timeless an effective way of enterp

5、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existing internal control exist roughly to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Internal control of enterprise Practical issues Guiding principles of internal control An effective response一、企业内部控制的

6、概述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只要企业存在经营活动和经济管理,就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那么什么是企业内部控制呢?其定义为: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从上述定义可知,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

7、发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才逐步发展成近代的内部控制系统。(一)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 实施内部控制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按其作用范围,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内部会计控制。其范围直接涉及会计事项各方面的业务

8、,主要是指财会部门为防止侵吞财物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以及保护企业财务安全的各种会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二是内部管理控制。范围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主要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二)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一是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二是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规定管钱、管物、管账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三是保证会计凭证和会

9、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四是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五是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一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要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市场背景下取胜,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培育竞争优势,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二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强化经营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三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现代企业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实施,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企业管理层次不断复杂化,

10、内控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基础,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重点,企业内控乏力、管理失控,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的甚至发生一夜之间轰然坍塌的巨变。例如:雷曼兄弟,它本身企业资本不足,常会依赖债券市和银行间拆借市场来满足长期资金的需求,公司管理层为了实现短期利益,乐于接受风险,但未能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进行风险管理,从而外部经济环境不稳定时,无法有效地规避风险,在无法承受时,只有宣布破产。因此,加强内部控制,无论是对企业现实发展还是长远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领导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企业

11、领导越来越关心和重视内部控制工作。但也有不少领导是把“关心”、“重视”用在违法乱纪上,有些领导认为“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那不算是问题”,于是企业上有什么问题,就开始贿赂有关人员,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不以为然,认为“单位里领导可以说了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经理负责制,以致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2企业监督不力,财务控制存在漏洞。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必要的监督体系,有时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因没有有力的监督,而落实效果也不尽人意。如有的企业财务收支管理混乱,既无成本费用控制办法,又无用款审批权限规定,导致企业资源流失、费用增加,从而增加企业成本。此外,有的企业负责人私设“小金库”,账外

12、设账,以权谋私;有的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数据不正确、不完整,会计核算严重失实,财务报表被歪曲,会计工作缺乏独立性、权威性,一切领导说了算,会计控制的应有作用未能很好发挥。3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有的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一些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等。如企业的采购业务,很多人会利用这个机会收受贿赂。4轻视物资管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重钱轻物、重进货轻

13、管理的现象,企业物资管理相当混乱,损失相当严重。如没有设立专职人员管理,或有专职人员管理,但因疏于监督,专职管理人员态度怠慢,保管不利,导致企业产生不必要费用,从而增加企业成本。5缺乏沟通。部门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缺乏沟通、交换意见,从而导致企业内部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去损害企业整体利益。如当发生责任事故时,且涉及到两个部门以上,此时部门之间就会推卸责任,而没有为了要解决问题提出有利的方案协商。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一)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的指导原则1合法性原则。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 2健全性原则。即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否规范了各

14、项经济活动,覆盖了对人、财、物的全方位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必须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并覆盖各项业务和部门。换言之,各项控制要素、各业务循环或部门的子控制系统,必须有机构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架构,这就要求各子系统的具体控制目标必须对应整体控制系统的一般目标。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并普遍适用于企业每一位职员,不得留有制度上的空白或漏洞。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当具有前瞻性,并且随着企业经营战略、经营方针、经营理念等内部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的改变进行相应的修改或完善。 3适用性原则。每一个企业制定何种内部控制制度以

15、及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相互协调的方针、措施等。 4可行性原则。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对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要有明确规定,要简便易行,便于实际操作和运行。 5有效性原则。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对出现的违规违法现象按规定进行处理,并及时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结果与企业原定的经营战略方针比较,出现薄弱环节及时修正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全体员工必须竭力维护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任何人不得拥有超越制度约束的权力。 6成本效益原则。即要求企业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因此,在实行内部控制花费的成本和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也就是说,因实行内部控制所花费的代价不能超过由此而获得的效益,否则应舍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