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亚洲第一共和国电子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455670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亚洲第一共和国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16课亚洲第一共和国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16课亚洲第一共和国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16课亚洲第一共和国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16课亚洲第一共和国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课亚洲第一共和国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亚洲第一共和国电子教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导入新课:辛亥革命扫除君主专制,在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是对民主的一次伟大的尝试,胸怀民主理想的人们曾怎样的欢欣雀跃,然而共和政体在中国是否一帆风顺呢?,一、辛亥革命前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一)民主思想的传播 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改良派,主张建立_,革命派,主张建立_,以康梁为代表,以孙中山为代表,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一、辛亥革命前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一)民主思想的传播 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1、中心:,围绕中国_展开.,民主革命的任务,要不要以“_”为目标,要不要_,要不要建立_,反满,革命,民主共和国,2实质:,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_进行的

2、论战,是一次_运动。,政体,思想解放,(注意: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都是要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政权组织形式不同),复习: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论战内容、影响) 内容:要不要_,要不要兴民权,实行_制度,要不要提倡_,改革教育制度。 实质: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影响:这场论点使维新思想冲破重重阻挠顽强地传播开来,形成一次_,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注意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维新变法,君主立宪,西学,思想解放运动,思考:从当时中国的国情及实践结果看,你会同意哪种主张,并说明理由,支持民主共和的原因,1898年维新派进行了戊戌变法运动,但很快就被清政府

3、扼杀,事实证明君主立宪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晚清政府多次丧权辱国,已经沦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要想摆脱列强入侵,就只能进行彻底的革命,民族民主革命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一、辛亥革命前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一)民主思想的传播 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1、中心:,围绕中国_展开.,民主革命的任务,2、实质:,3、结果:,_明显占优势,有力地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革命派,但没有认识到帝国主义反动性,不利于人们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和警惕,4、局限性:,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_进行的论战,是一次_运动。,政体,思想解放,一、辛亥革命前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一)民主思想的传播 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二)清

4、政府的反应 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1908),中国第一部宪法,(二)清政府的反应 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1908),1、背景(补充):,反清武装起义此起彼伏,使清朝统治者感到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1905年,日俄战争中“立宪的”日本战胜了“专制的”俄国的刺激;,改良派(立宪派)的广泛宣传、推动,实行民主宪政的呼声越来越高。,2、根本目的:_,维护清朝统治,3、时间:,1908年,(二)清政府的反应 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1908),4、内容,思考:找出钦定宪法大纲内容中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你认为钦的出台体现了历史的进步还是清政府的进一步专制?,1、背景:,2、根本目的:_,维护清朝统治,3、时间:

5、,1908年,(二)清政府的反应 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1908),4、内容:,3、时间:,1908年,1.背景:,(1)积极方面,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君主不能以诏令变更法律,这就使君主权利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在保证“_”的前提下,臣民有言论、出版、著作、集会等自由,(2)消极方面,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统归于君主,国民的权利只能得自君主的恩惠。,第一次以宪法形式认可,2、根本目的:,君上大权,(二)清政府的反应 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1908),4、内容,1、背景:,2、根本目的:_,维护清朝统治,3、时间:,1908年,(1)积极方面,(2)消极方面,因为大纲虽然规定皇帝有很大的权利,但君主的权

6、利毕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相对于以前的君主专制而言,是有进步的。,5、评价:,体现了_,历史的进步,一、辛亥革命前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一)民主思想的传播 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二)清政府的反应 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1908),(三)立宪派的彻底失望“皇族内阁”,清政府不但没像所想的那样消除矛盾,所成立的“_”更激起了全国各界的普遍不满。革命已是大势所趋。,皇族内阁,二、辛亥革命中反对专制的斗争,二、辛亥革命中反对专制的斗争,(一)帝制终结,1、经过,1911年10月10日,_爆发;起义胜利后,成立_,尝试建立代议制度.,1912年1月,_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_政府成立,组成临时参议院,共和制

7、初步建立;,1912年2月南北达成妥协,_退位,_当选临时大总统。共和制在各种势力妥协下建立起来。,武昌首义,湖北军政府,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清帝,袁世凯,(你理解南北方的含义吗?),南京临时政府VS受袁控制的清政府,袁世凯纵横捭阖两时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国元首。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早年科考失败,弃文从武,投靠吴长庆,攀附李鸿章,巴结荣禄,取悦西太后,出卖维新派,同时还不忘镇压义和团工于心计的他施展手腕,长袖善舞,终于位极人臣。民国初始,又攘夺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进而称帝建元。做了八十多天的皇帝后在唾液中下台,最后郁郁而终。,袁世凯,2、袁世凯夺权成功的原因,二、辛亥革命中反对

8、专制的斗争,(一)帝制终结,1、经过,(1)客观: _的支持(培植新的代理人) _拥有北洋军队、权力、心计 革命阵营内部_派和旧官僚的声援 (2)主观:_(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列强,袁世凯,立宪,资产阶级,2、袁世凯夺权成功的原因,二、辛亥革命中反对专制的斗争,(一)帝制终结,1、经过,3、关于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宣告了中国2000余年_,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革命性),意义:,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_革命政府,资产阶级,缺乏反帝勇气,没有触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缺乏真正的群众基础(软弱性),弱点:,帝制的终结,历史的转折点,(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

9、、辛亥革命中反对专制的斗争,(一)帝制终结,1.颁布的主要目的,2、主要内容:,3、历史地位:,(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的主要目的,防范_的专制,确保中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2、主要内容:,规定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扩大议院的权利和严格修宪程序 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原则,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最初是仿效美国总统共和制,防止袁世凯擅权,袁世凯,补充资料(原始材料):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

10、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自由平等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三权分立,3、历史地位:,(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的主要目的:,2、主要内容(4点):,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_;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_性质的宪法。,里程碑,资产阶级,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的颁布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B、它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成为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 D、它的颁布有力地制约了袁世凯的独裁专制,D,思考:为什么一部专门用来限制袁世凯专权的临

11、时约法却不能限制袁的专制乃至复辟?,(三)“临时”不幸言中 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1、解散第一任_,它的短命预示着袁世凯独裁势力的兴起。,2、刺杀_,1912年,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并在国会选举中占有相对多数席位。就在国会召集前夕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国民党领导人之一的宋教仁。(引发了二次革命),3、解散_,用_取代临时约法,破坏代议共和制.,4、1915年复辟_,5、结果:形成了声势浩大的_,袁迅速倒台.,护国运动,内阁,宋教仁,国民党,中华民国约法,帝制,(四)革命尚未成功,1、辛亥革命后民主气象的出现,(1)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政府使中国告别了世界上历时最长的_制度,建立了新的政

12、治体制_制,一时间带来了新的民主气息。,(2)革命之后,各种_、社会团体和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2、革命尚未成功的表现,君主专制,共和体,政党,(四)革命尚未成功,1、辛亥革命后民主气象的出现,2、革命尚未成功的表现,(1)整个社会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2)内阁频繁更迭,总统选举有名无实,民初政治形同闹剧,(3)普通国民的选举、监督之权并没有兑现,(4)旧的官僚、土绅操控地方各级自治机构,(5)土地税和土地国有制的政策在法令中没有得到丝毫体现,(6)临时约法中,对妇女的参政权没有任何规定,一、辛亥革命前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一)民主思想的传播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二)清政府的反

13、应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三)立宪派的彻底失望“皇族内阁”,二、辛亥革命中反对专制的斗争,(一)帝制终结辛亥革命,(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临时”不幸言中袁的专制独裁统治,(四)革命尚未成功,小结,总结“关于孙中山生 平主要事迹的内容”,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县人。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准备在广州起义,事泄未成。 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

14、临时政府,宣誓就职。2月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辞去大总统职务。其后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屡经失败。 1924年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遗体安葬于南京中山陵。,(13分) (1)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不够深入。(3分) (2)认识到帝制复辟的根本原因。(3分) (3)主流民意:认为国民革命是最重要的救国方案;(1分) 苏联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已经超过美国;(1分) 列宁和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1分) 原因:南方革命的影响;(1分)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1分)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1分) 军阀的反动统治(1分),学习提纲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