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745557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0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枣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酸枣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酸枣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酸枣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酸枣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酸枣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枣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酸枣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1 引言1.1 酸枣简介酸枣Zizy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又名棘刺、山枣、红珠、檀酸枣、红铃果,属鼠李科落叶灌木或乔木的成熟果实。酸枣色形似枣,其味甘酸,故名1。酸枣广泛分布于我国中、北部地区,无论林间地头、石缝崖边、向阳山坡、溪边草丛都适宜它的生长,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强,御寒抗旱、耐盐碱等。酸枣树高13m,枝节上有直的和弯曲的刺。叶互生,长椭圆形至蔟状披针形,长23.5cm,宽612mm,先端钝,边缘有细锯齿,基出三脉。花黄绿色,常23朵簇生于叶腋。花萼、花瓣及雄蕊均为5出数。子房上位,2

2、室,埋于花盘中,柱头2裂。核果小,长圆形或近圆形,暗红色,味酸,果核两端常为钝头。花期45月,果期9月。酸枣树春季气温1315萌动抽枝,17以上展叶和花芽分化,19以上叶腋出现花蕾,2022开花,1822果实成熟,10月下旬气温降到15开始落叶2。1.2 酸枣的化学成分的研究1.2.1 酸枣仁化学成分对酸枣仁的化学成分在80年代就开始进行了研究,得知酸枣仁含有当药素、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酸枣仁皂甙及阿魏酸、维生素C等成分3。90年代后期,尤其是近10年来,对酸枣仁的化学成分研究又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酸枣仁的乙醇提取物中,用氢氧化钾和正丁醇处理,分得总黄酮及总皂甙两部分。对总黄酮进行聚酰胺柱层析

3、,从25%乙醇洗脱液中分得两种黄酮甙,经化学法和光谱法鉴定为Spinosin和Zivulgarin4。尹升镇等人从酸枣仁中提取分离得到2种生物碱,经理化常数及紫外线(UV),红外线(IR),核磁共振(IHNMR)和MS波谱分析鉴定为Lysicamin和Juzirine,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5。用离子色谱法简单快速地分析了酸枣仁中的阳离子。分析结果表明,酸枣仁中5种常见阳离子Na+、NH+4、K+、Mg2+和Ca2+的含量比例不同。各离子的检出限为0.0010.013mg/L,线性范围达3个数量级6。对酸枣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测定,并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游离氨基酸进行了

4、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酸枣仁中均含有Fe、Mn、Zn、Se等7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酪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7。酸枣仁中这些新化合物及元素的发现为进一步澄清酸枣仁的治疗作用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新化合物发现的同时,运用新方法和新技术对已知的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含量测定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从酸枣仁的乙醇提取物中,用KOH和正丁醇处理,分得总皂甙、总黄酮、总酚性成分三部分。对酚性成分进行硅胶H干柱层析,以苯-氯仿-冰醋酸为展开剂分得一结晶,经化学法和光谱法及与对照品对照鉴定为阿魏酸8。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甙A和B含量,其薄层展开剂选用正丁醇-冰醋酸-水(

5、4:1:5,上层);2%香草醛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扫描条件:单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s=632nm,SX=3,slit=1.25mm。测定结果,不同产地的酸枣仁中,酸枣仁皂甙A和B的含量相差悬殊。对于同一样品中酸枣仁皂甙A的含量明显大于酸枣仁皂甙B的含量9,对不同产地的酸枣仁的种皮、胚乳和子叶中酸枣仁皂甙A和B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皂甙A和B主要存在于子叶中,种皮和胚乳中含量甚微。子叶被种皮和胚乳包裹住,“用时捣碎”可破碎种皮和胚乳,使子叶暴露出来,这有利皂甙A和B的充分提取和利用10。应用分光光度法,经硫酸-苯酚显色,于490nm处测定吸收度,测定了酸枣仁中多糖的含量。同一产地不同年份

6、采集的3份样品含量分别为0.7185%,0.7519%和0.7856%11。还有很多学者运用上述的方法和技术,对不同产地的酸枣仁的成分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1.2.2 酸枣果肉化学成分回瑞华等报道了用蒸馏-萃取法提取酸枣果肉中挥发性物质,测得酸枣果肉挥发油的含量为1.80%,用GC/MS法从酸枣果肉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43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酸类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52.26%,酚类化合物为9.34%,酯类化合物为23.05%,醛类化合物为2.77%,醚类化合物为2.66%,烷烃化合物为1.89

7、%,其它类化合物仅占3.77%。共占酸枣果肉中挥发油总量的95.62%12。用蒸馏-萃取法方法提取的酸枣果肉中挥发油中,鉴定出2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88%,其主要成分为:酸类化合物(15种)占挥发油总量的55.90%,酯类化合物(2种)占10.84%,醛类化合物(7种)占10.58%,醇类化合物(3种)占17.15%,酮类化合物(1种)仅占0.41%13。实验采用普通的水蒸气蒸馏-溶剂萃取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了挥发油,收率分别为1.80%和2.30%,收率的高低与实验条件和操作方法有关。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酸枣果肉的挥发油比普通水蒸气蒸馏-溶剂萃取法提取的酸枣果肉的挥发油收率提

8、高了20%,但是化合物组分却减少了很多,这可能是由于同时蒸馏-萃取法温度、压力较高使一些化合物分解造成的。1.3 酸枣的药理研究1.3.1 酸枣仁的药理研究酸枣仁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酸枣仁功效在神农本草经以及本草纲目中都有介绍,其味甘、微酸,性平。归心、肝、胆经。质润敛降,养心安神。用于心肝血虚引起的心烦不安、心悸怔忡、失眠、益阴敛汗。可治疗自汗、盗汗。味酸收敛,甘酸化阴,主入心肝,善于补肝宁心,定神除烦,兼可敛汗生津。适于肝血不足、虚烦不眠及体虚多汗、津伤口渴之证。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方面,张玮14研究中发现,酸枣仁总皂苷对正常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无影响,但大、中剂量酸枣仁

9、总皂苷可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减少纤维蛋白原含量,体外血栓长度、湿重指数,提示酸枣仁总皂苷对血瘀大鼠的黏、凝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具有去纤、降黏、抗栓作用;张典等15指出,不同剂量的酸枣仁总皂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且在给药后0.5h即有表现,给药后7.5h药效消失,但是与阳性药相比起效缓慢;刘琼等16报告,酸枣仁油对实验家兔有明显的调脂作用,能降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可有效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方面,符敬伟17报道,酸枣仁

10、总生物碱25-100mg/kg给小鼠灌胃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表明酸枣仁总生物碱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显著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动物数和睡眠时间,表明酸枣仁总生物碱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并能对抗士的宁引起的小鼠惊厥,提示酸枣仁生物碱可能是酸枣仁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段瑞等18报道,酸枣仁能抑制过度亢进和异常的神经细胞,使长期处于紧张或紊乱状态下的皮质细胞获得充分休息和调节,使兴奋和抑制过程恢复平衡,表明酸枣仁汤可促进正常小鼠的学习记忆,改善由东莨菪碱所致的记忆获得障碍及由乙醇造成的记忆再现障碍。进一步研究19表明,酸枣仁汤的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可

11、能是通过提高焦虑大鼠脑组织-氨基丁酸GABAA受体mRNA表达水平,增加脑组织GABAA受体量来提高了GABAA的功能,从而发挥了作用。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恒定的镇静作用。对于血虚所引起的心烦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故酸枣仁可以做汤做蒸甜饭,通过食用即可安神养心治疗失眠,从而达到药食两用的效果。1.3.2 酸枣果肉的营养及生物活性研究酸枣的果肉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含大量维生素C和多种氨基酸,有9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含有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等多糖成分,测得31种微量元素等20。酸枣肉的水醇提取液可对抗浓氨水引起的小鼠致咳作用,与对照组比减少咳嗽次数66.62%;水醇提取物可抑制电刺激小白鼠

12、引起的激怒反应,与对照组比可减少66.67%;也能对抗安钠咖所致的小白鼠惊厥作用,可延长惊厥发生时间,与对照组比可延长85.06%,并延长小鼠存活时间29.25%。酸枣肉水煎剂给小鼠饮用,可延长小鼠游泳时间,与对照组比延长34.62%,表明它有增强肌力作用。该研究进一步表明酸枣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推测其抗小鼠激怒作用除其明显的镇静作用外,还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安定作用;它能对抗药物所致惊厥,而不能对抗最大电休克所致惊厥,这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对抗癫痫小发作作用21;它对抗氨水的致咳作用类似大枣树皮乙醇提取物的作用,对慢性气管炎的治疗可能有益,酸枣肉水煎剂能延长小白鼠游泳时间,这种增强肌力

13、的作用与大枣煎剂相似,有利于增强体质。其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4 多糖的药理作用及研究现状1.4.1 动物多糖的药理作用22随着多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动物药材的日益重视,对动物多糖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动物多糖主要有糖原、甲壳素、肝素、硫酸软骨素以及透明质酸等。1.4.1.1 抗癌,提高免疫力多糖抗癌的原因大多是激活体内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据报道,文蛤多糖、鲍鱼多糖、鹿茸多糖等均有此作用。1.4.1.2 抗凝血、抗血栓作用肝素、低分子肝素等小分子多糖能够抑制凝血蛋白酶原转变成凝血酶,具有抗凝作用,目前已广泛用于实验研究与临床中。其它一些酸性粘多糖,主要存在于海洋生物,也具有抗凝作用

14、。刺参酸性粘多糖能够抑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集,机理是提高纤溶酶活性,改变凝胶结构,促进纤溶过程。玉足海参中提取的酸性粘多糖已研制成胶囊,具有抗凝和降低血粘的功效。1.4.1.3 降血脂鲨鱼软骨酸性多糖能使腹腔注射卵黄乳液而造成的高血脂症的小鼠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降低,而对正常小鼠无影响。甲壳胺也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1.4.1.4 对心率的影响壳多糖对豚鼠单一心室肌细胞的外向K+电流具有抑制作用,并与壳多糖浓度有相关性。其衍生物羧甲基甲壳胺对其Ca2+内流具有抑制作用,使电流量减少,并有明显的电压依赖性、浓度依赖性和可恢复性,使心肌自率性降低,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从而发挥

15、抗心率失常的作用。1.4.1.5 保护内皮细胞,防止细胞增殖壳多糖对氧自由基导入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由于其在内皮细胞膜表面形成一层糖屏障,保护了膜结构的完整性,从而防止受到氧离子自由基的损伤,也可能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1.4.1.6 其他作用肝素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小鼠实验性耳水肿、大鼠足肿胀及大鼠松节油气囊肉牙肿。几种氨基多糖可以促进巨核祖细胞造血功能。透明质酸对小鼠卵细胞的发育及受精有促进作用,对排卵前卵细胞的间隙扩大及卵细胞的成熟至关重要,最佳受精能力的出现与透明质酸基质合成及潴留浓度密切相关。1.4.2 菌多糖的药理作用菌多糖的药理作用主要为抗肿瘤作用:实验证明猪

16、苓多糖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力是一种良好的免疫调节剂,如佐以化疗药物治疗原发性肺癌对鳞癌的有效率最佳为80%。猪苓多糖对小鼠腹水性肝癌抑瘤率为39%。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对猪苓多糖与抗癌药物的合并应用,抗肿瘤转移作用,放疗增敏及病理状态下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验,结论是:猪苓多糖在肿瘤合并治疗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应予肯定。老山云芝蛋白多糖系从云芝菌丝体中提取分离得到,可抑制小鼠肿瘤生长,有延长肝癌小鼠生存期的作用。其制剂对肝癌患者自觉症状的改善,恢复肝功,增强机体免疫方面有较明显效果。此外,根据多种临床实验报告,香菇多糖对肿瘤、肝炎、高胆固醇血症、心脏病及神经衰弱均有一定疗效。灵芝多糖也是灵芝扶正固本的有效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