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45500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日照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日照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日照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日照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日照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日照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会员独享】.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2011-2012学年度高一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历 史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分二大题,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3.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第I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

2、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2春秋后期,税制改革首先发生在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其后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其导致的后果是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人 承认了土地私有 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A. B. C. D.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而出现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基本表现形式 是封建王朝财政的主要来源 带有开放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A B C D4.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有( )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3、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5某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占总人口比例)自耕农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24363010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6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A手工工场规模扩大,资本主义萌芽 B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C出现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民用企业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

4、期中国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列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8.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A.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B.美洲的烟草、中国的茶叶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C.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9.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

5、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0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A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11英国工业中普遍出现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A丝织业的发展中 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D蒸汽机的发明中12.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6、,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 B构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13.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A.蒸汽机车、水力纺纱机 B.电灯泡、电动机C.汽车、飞机 D.电话机、内燃机14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A首先发生在英国 B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C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动力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5下列各项中在历史上不可能发生的是A1825年,史蒂芬孙晚上坐在电灯

7、下进行工程设计 B1856年,一批商人乘汽船从英国到达美国 C1940年,德国法西斯的飞机对伦敦进行了轰炸 D2002年,一位中国学生向联合国秘书长发了一封呼吁和平的电子邮件16.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表明洋务运动A能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 D是一场失败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17.近代以来,许多人士投资近代企业。从下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C.部分投资者来自国外 D.民族

8、工业发展迅速18中国近代工业中“近代”特征主要表现在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 受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C借鉴外商生产方式,采用机器生产 D. 采用私人投资和市场营销的方式19 某校高一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以命运坎坷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题,他们得出的以下结论中,你认为与史实不符的是A列强经济侵略既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阻碍作用,客观上有一定的推动作用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C在1912-1919年期间,发展速度较快的民族工业有纺织业、面粉业、钢铁业D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20陈旭麓这样评价南京临

9、时政府的一项政令:“它反映了礼节上的尊卑等级观念已逐渐被平等观念所取代,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意识。”这项政令是A.剪发辩 B.禁缠足 C.易服饰 D.废跪拜21.“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2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表明中华民国提倡女权 主张男女平等 倡导女子关心国事 消灭了性别歧视A B C D23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

10、下挤非常”这种现象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24. 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加快了生活的节奏 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A. B. C. D.25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http:wwwm1905com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奖2620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成了

11、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福特一开先例,美国其他公司也一拥而上。这些外资企业的创办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27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D赫鲁晓夫改革28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当代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D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29

12、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30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 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第II卷(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40分。其中第41题18分;第42题22分)31.阅读下列有关山东经济发展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清代刑部抄挡记载,嘉庆年间,在淄川的煤矿,有矿主康甫得雇佣佣工李新孔入煤场工作,议明每日工价京钱250文。材料二 1868年,瑞蚨祥在山东济南成立, 1893年设立了北京分号。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材料三 1887年5月,李鸿章上奏朝廷,建议开办淄川铅矿,1887年,山东巡抚张曜又主持开办了淄川煤矿。第二年开始使用少量机器进行开采。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