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与整理》单元教学分析教学提纲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453293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类与整理》单元教学分析教学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分类与整理》单元教学分析教学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分类与整理》单元教学分析教学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类与整理》单元教学分析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类与整理》单元教学分析教学提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类与整理单元教学分析精品文档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一、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2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3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儿童数概念的形成起始于对物体集合的感知,他们对物体数目的理解是建立在对物体的分类、排序和比较多少的基础上的。因此,历来的教科书都将分类、排序和

2、比多少作为学生学习数和计算的知识准备,安排在准备课中。由于标准(2011)将“分类”放在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关系,并以第81页的例17体现了分类是如何作为整理数据的知识基础的,解开了在上一轮教材实验中教师对于教学“分类”这一单元内容的“目的”的困惑。上述两种做法其实都体现了分类的重要作用: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基础,又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次教材修订基于标准(2011)编排了“分类与整理”单元,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编排,这也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统计的内容。教材共安排了两个例题,具体内容如下:其中,例1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并会表达分类

3、计数的结果。例2则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这种能力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切统计的起点。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编排,教材将分类与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呈现分类的结果(收集到的数据),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同时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简单地渗透给学生了。2教材编排特点本部分内容的编排有以下特点。(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学生熟悉而又现实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由于统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注重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体会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如,例

4、1通过解决简单而又熟悉的实际问题“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引入,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后再分析计数的结果,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例2的安排也是类似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突出了分类的实际意义,又完整地体验到了统计的全过程。(2)为学生的探索留出了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例1中,对气球分类计数结果的呈现是学生通过自由探索而得出的;“可以怎样分?”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自由地去进行探索。例2中,学生自行选择标准进行分类计数也给学生留出了探索的空间,并且可以引发学生对于分类的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3)从易到难,坡度合适本单元在难易程度的把握上非常注意由易到难。例题设计由给定标准到自己选择标准、由单一标准到不同标准、由形象地表达分类结果到利用统计表表达;练习中由简单的基本训练到复杂的综合训练、由只记录结果到在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和提出问题等,难度逐渐在加大。由于难度的加大都是在前面的基础之上进行,因此难易的坡度都很合适。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