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市政道路路床施工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745089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版)市政道路路床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正版)市政道路路床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正版)市政道路路床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正版)市政道路路床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正版)市政道路路床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版)市政道路路床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版)市政道路路床施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来广营路北延道路工程5#标段路床施工方案 1、施工测量放线清表后由测量人员先进行施工测量放线,首先恢复中线,定出开挖边线及高程控制点,并每10m设一里程桩,为防止道路基层宽度不够,开挖的路槽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60cm左右。2、路床开挖、整平(1)路床整形用挖机开挖路床,测量人员跟踪测量的方式进行。为了避免超挖和开挖不到位,测量员每5米测设开挖深度控制点,并留5CM的虚度。(2)槽帮按要求挖出坡度,修整平顺,为防止路床受雨水浸泡,应时刻关注天气情况,要在下雨之前,及时在路床外侧修好边沟及积水坑,以便排出雨水。(3)推土机跟在挖掘机后面根据高程控制点及时进行粗平及排压,保证路床虚度一致。推土机排压

2、后的,测量人员再次测设高程控制点,虚度为2CM,由刮平机根据控制点进行细平,用装载机及时将刮出来的多余的土清走,保证路床宽度。3、碾压成型细平后由振动压路机、三轮压机本着先轻后重的原则对路床进行碾压。碾压时先从路外侧边缘开始,外侧轮的1/2压在路肩上,每次重轮重叠1/21/3,逐渐压至路中心,即为一遍,碾压一遍后,再仔细检查平整度和标高,即时修整,修整时应从表面下挖深翻松8-10cm,然后再进行填补。第一次由振动压路机静压按2km/h速度进行,一进一退两遍;第二次振动碾压,速度相对加快,按3km/h进行,二至三遍;第三次三轮静压,开始按1.8km/h速度,加快按2.4-2.7km/h进行,4-

3、6遍;路基边缘两侧多压二遍。碾压应遵循由低到高、从边到中、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后轮重叠1/21/3轮宽的原则。碾压密实,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经检测压实度至符合要求为止。确保无弹簧、松散、起皮土等现象。当无法达到碾压密实度和强度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再确定处理方案。如大面积弹软,则及时向监理、业主、设计汇报,并根据设计方案掺加石灰施进行基底处理,而小范围弹软的,则向监理、业主汇报后根据现场情况局部翻开晾晒或超挖一定深度进行换填。4、报检、验收路床碾压成型后,及时找监理、业主及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报验、检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碎石垫层施工方案1、准备工作施工首先对下层进行复验、量

4、测修整,其质量不符合技术技术要求之处应整修到规定要求,并应检查排水设施是否完好;检查修整运输道路;补钉遗失或松动的测桩;在结构层两侧设置指示桩,用红漆标出垫层边缘的设计高程。2、材料要求碎石应用质地紧韧、耐磨、具有一定级配的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如破碎花岗岩或石灰岩。软硬不同的材料不得掺合使用,不允许使用同粒径碎石、山皮石、风化石子及不稳定矿渣。碎石应为多棱角块体、清洁无土、不含石粉及风化杂质,且符合下列要求:2.1抗压强度不小于80MPA,压碎值应小于35%;2.2软弱颗粒小于5%;2.3含泥量小于2%;2.4扁平细长碎石含量小于20%;2.5碎石规格为30-70mm,嵌缝料为15-25mm。3

5、、主要机具:蛙式打夯机、挖掘机、手推车、平头铁锹、2m靠尺、小线或细铅丝、钢尺等。4、作业条件:(1)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标高桩,在基坑的边坡上钉上水平标高木楔。(2)采用有效降水措施,保持无水状态。(3)铺筑前,应经过有关单位验收,包括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在未做地基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施工工艺4、摊铺下层复验合格后要及时摊铺,运到工地的碎石排平后,大小颗粒应分布均匀,虚铺厚度一致,按虚铺厚度一次铺平,不得多次找补。运料及摊铺应先远后近循序进行,所需材料按预先计算量分段分堆放置,应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摊铺的碎石应级配分布均匀一致,无明显颗粒分离现象,严禁用四齿耙拉平料堆,造成粗细

6、料局部集中。对摊铺时发生的粗细料集中情况应及时处理。摊铺虚厚按设计厚度乘压实系数,通过实验段确定压实系数,一般可按1.2-1.3之间的松铺系数试压。摊铺时要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初压后必须立即检查并找补。碾压前断绝交通,保持摊铺清洁和施工安全。平整度不大于+15mm。5、碾压碾压以“先慢后快”、“先轻后重”为原则。压路机应逐次倒轴碾压,重叠宽度为三轮压路机的二分之一后轮宽,对双轮压路机不应小于30cm。碾压前先泼水,每平方米约泼水3-4kg。碾压自路边开始向路中移动,路边应重复碾压,避免石料向外挤动。在轻碾稳定碾压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如发现有高低不平现象,高出处应适当均匀撤出粒料,低凹处应适当填

7、加粒料后再行压实。碎石层应在嵌缝前碾压坚实稳定。压实度大于95%。6、土工格栅的铺筑应按设计要求将边线两侧各预留2m反包之用。格栅的中间连接部分采用聚合材料进行绑扎,保证衔接处的格栅强度不小于整块格栅的强度,并且搭接长度应大于30cm。保证实现格栅的使用功能。土工格栅施工完毕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行上层碎石垫层填筑。为了避免已完工格栅的长时间暴晒,在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后48小时以内进行上层碎石垫层施工。为避免运载大吨位车辆对格栅造成直接破坏,填料将采用轻型推土机或前置式装载机进行铺筑,其他车辆、施工机械只允许沿路堤轴线方向行驶。7、最后一层压完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8、8、成品保护:(1)回填碎石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控制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2)地基范围内不应留有孔洞。(3)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合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级配碎石铺筑不准而超厚。(5)砂碎石垫层完成后,应连续进行上部施工。9、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应严格执行铺筑碎石的操作工艺要求,分层铺筑不得过厚,要有足够的碾压遍数,防止碎石地基大面积下沉。(2)边缘和转角处一定要夯打密实,留接磋要按规定搭接和夯实。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有遗漏。(3)坚持分层检查碎石垫层的质量,每层的压实系数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否则不能进行上一层碎石的施

9、工。施工工艺流程1、施工放线首先,根据路基有关参数,用全站仪带钢卷尺放出路基边沟和排水沟的位置中轴线,并测出相应标高,在地面上标出里程桩号以及标高,并根据所交底结果,用白灰或线绳拉出沟的相应轮廓线,算出相应的开挖深度。2、基槽开挖根据相应的轮廓线,开挖基槽,我标段水沟采用矩形水沟;要求人工开挖,根据交底尺寸,挖成矩形基槽,开挖时严格按照交底标高开挖到设计标高。3、清底报验基槽开挖完毕后,首先进行自检,互检,合格后,由项目部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在全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水沟的片石砌筑工作。4、片石砌筑我标段的排水边沟采用M7.5砂浆进行砌筑,首先,片石砌筑采用挤浆法进行施工,片石在使用前必须

10、用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在水沟砌筑前,选用符合规定强度的片石,砌筑时各层砌块应安放稳固,砂浆应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填放一部分,当片石安放好后填满捣实.用砂浆填塞竖缝时,用扁铁捣实;在砌筑过程中,要注意留缝,不允许出现通缝,瞎缝,影响工程质量,缝宽应保持在25cm之间。砌筑上层砌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予以清扫和湿润。5、勾缝养生沟体砌筑完毕后,用高标号水泥砂浆进行勾缝,缝宽25cm,勾缝可采用平凸缝勾砌,勾缝时砂浆必须饱满,在砌筑或勾缝完成后必须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为3至

11、7天,同时根据天气的情况,有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覆盖养生。6、砂浆试验和报请检验在砌筑片石时,每20m3制作1组砂浆试块.试块要在拆模后,立即进行标准养生,到期后,应进行试压,并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二、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措施1、减少噪音(1)现场提倡文明施工,控制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自觉性。(2)选用低噪音和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有噪音设备(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机械棚或吸音板,减少噪音的扩散。(3)对产生噪音、振动的施工机械夜间施工,必须经环保部门批准,噪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2、降低环境污染(1)施工中切实搞好施工区环境卫生工作,采取门前三包的措

12、施,确保场内洁净。施工现场及时清理各种杂物,做到施工场地内整洁。(2)在工程的施工作业中,注意及时洒水降尘。(3)水泥及其他飞扬的细颗粒材料在运输及卸运时做到宁慢勿散,防止遗洒飞扬,减少扬尘和对空气质量的影响。(4)施工现场在生活区设置临时冲水厕所(男女分厕),并设化粪池,然后排入城市下水管道。现场不允许随地大小便,已有厕所和临时厕所均派专人值勤打扫。(5)食堂餐具洁净、消毒,食物的存放和加工进行分类,食堂炊事人员定期进行体检,保证没有传染病。每天保证开水供应,茶具保持洁净和消毒。(6)施工现场必须消除老鼠、苍蝇、各种传染病等有毒、有害烟尘的灭害措施。(7)施工现场垃圾有专车清运,倾倒在指定地

13、点,并与主管部门签订卫生管理责任书。(8)施工出入口及行人便道、单位出入口均设清扫人员,经常清扫,并洒水湿润施工便道。(9)工地汽车出入点均设置冲洗台,用水枪将外出的车辆冲洗干净,确认不会对外界的环境产生污染后,方可让车辆出门。装运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车辆,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10)施工现场必须道路畅通,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场地内不得大面积积水,泥浆、污水、废水必须经硬壁沉淀及其他必要处理,未经处理不得排入下水道。废浆和淤泥使用封闭的专用车辆进行运输。三.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施工过程中能够完整保护好地上、地下设施,是

14、一个企业重视安全、文明施工的最好体现,也是整个工程顺利进展所必须做到的环节。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地上、地下设施情况的落实和调查了解,其方法是:(1)按照设计图对地下设施进行对照标注,逐一落实,并在施工现场作出明显的标记。(2)加强对班组的宣传教育和安全交底,确保万无一失。(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禁野蛮施工。1、地上设施的保护和加固地上设施的保护主要以动力照明电杆为主。采用剪刀撑和Y型拉线加固法拉设钢缆加固,剪刀撑的方法是用两根直顺木质较好的杉杆或其它圆木绑扎成剪刀形,夹撑在电杆的上方,水泥杆的上支点应绑扎一块小方木,防止撑点滑动,木杆可直接用扒钉把死。剪刀撑、撑杆与电杆的夹角为30-45,单杆

15、撑夹角为30。圆木的长度应根据沟宽和支点角度要求选择其直径,剪刀撑不得小于120,单杆撑不得小于150。下支点可采用打锚桩或挖出与圆木尺寸略同的斜坑,并在坑底垫一块小木板固定支点。普通拉线加固法,方法是用两根3-5股数的8号铁丝或钢丝绳(“Y”型拉线的上端为两根铁丝或钢丝绳,形同“Y”型,多用于并列杆的加固)连接在电杆的抱箍上,木质电杆可直接绑扎在电杆上,钢丝绳应用钢丝绳扎头扎牢,并用小扒钉将铁丝或钢丝绳把紧以防脱落。下支点应设置牢固的地锚,地锚可采用条石、倒牙等,然后用拉线上的花篮螺丝将拉线调节至合适的紧度,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应为30-45。拉线一般不设拉紧绝缘子,若拉线穿越导线时,是需装设拉紧绝缘子,其安装位置应距地面2.5m以上。遇高压线杆的加固,需同供电部门取得联系,在供电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加固。2、地下设施的保护和加固施工时若遇到原电讯电力电缆、给水与给排水管线,为了能有效地保证地下设施不被损坏和不偏移、沉陷等,必须采取有关的加固措施。对于并行管线采用钢板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