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44351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科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一、基础题1、名句填空(8分)(1)既自以心为形役, ? ,知来者之可追。(2)已矣乎! ,何不委心任去留, ?(3)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4)失之东隅,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尴尬(gn) 迤逦(l) 拮据(ji) 命途多舛(chun)B、蕴藉(ji) 庇护(p) 自给(j) 咬文嚼字(jio)C、流憩(q) 东隅(y) 央浼(mi) 遥襟甫畅(f)D、参差(cn) 请缨(yng) 精髓(su) 载欣载奔(zi)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2、眄庭柯以怡颜 屈贾谊于长沙B乐琴书以消忧 襟三江而带五湖C 园日涉以成趣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D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宾主尽东南之美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字子安。滕王阁序中有“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的句子,其中“牛”、“斗”指二十八宿的牛宿和斗宿。B.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C. 契诃夫是俄国著名的小说家,代表作有变色龙羊脂球第六病室等,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短篇小说之王。D、“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

3、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意旨。二、阅读(2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

4、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节选自宋书陶潜传注:秫稻、秔:秫(sh),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秔(jng),同“粳”,粳稻。5、下列各句中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先生不知何许人 许:地方,处所。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堵:墙。C.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褐:粗布衣服。D.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亲:亲人。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5、)(3分)A 因以为号焉 农人告余以春及B.宅边有五柳树,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C.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 乃瞻衡宇,栽欣载奔D.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7、将本文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作一比较,则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亲老家贫”和“幼稚盈室”正是陶渊明决定到彭泽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B.“公田悉令吏种秫稻”一事,从侧面证实了陶渊明的确是“生生所资,未见其术”。C.陶渊明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就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D.陶潜写五柳先生传旨在表现自己追慕五柳先生,写文章自寻乐趣,忘却名利得失的志向。8、翻译下列句子(10分)(1)尝著文章自娱,

6、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2)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二)诗歌鉴赏(11分)与胡兴安夜别 何逊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注:居人:指送行者胡兴安。 行转轼:将要调转车头回去。9、诗中的“笑“字,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10、颈联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现代文阅读 (23分)人,又少了一个 聂华苓(台湾)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

7、白布口袋。她轻轻地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呢,这是我以前的照片!”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卷,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

8、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乞讨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

9、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家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11、下面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小说中作者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叙了事件的经

10、过;收尾时,更是以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无穷。B、作者综合运用了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细致传神地刻画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露了当时的台湾社会中人民的悲惨境地。C、作者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通过写乞讨者三年前后不同的神态,表现了人格的自我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发人深思。D、本文中中年女人的命运和祥林嫂的命运有极其相似的地方,两文的作者也不约而同的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黑暗的社会现实。E、文中的“我”就是作者自己,本文正是通过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来反映当时台湾的社会现实。12、中年女人两次流泪的原因有什么不同,表现了她什么方面的特点?(6分)答: 13、有人认为本文

11、第四段似乎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6分)答: 14、骨瘦如柴的女人明明活着,怎么说又少了一个呢?(6分)答: 三、语言表达15、仿照例句,以“梅花”为题,分别从正反两方面立意,写两个有意蕴的句子。(5分)例:竹子正面:未曾出世先有节,直到凌云仍虚心。反面:空有漂亮的外表,却无丰富的内涵。16、请阅读下面材料美国时代周刊对超女的评论:“实际上,李宇春现象早已超越了她的歌声。李宇春所拥有的,是态度、创意和颠覆了中国传统审美的中性风格。”“李宇春的胜利在很多其他方面都显得与众不同:类似“美国偶像”而非中国现状“超级女声”以一个民主的方式运作。”“李宇春确实拥有更多含义:她代表了张扬的个性,这就是她

12、成为全国偶像的原因。”网民:“阴阳人,年轻一代的悲哀。”“畸形的意识形态下的垃圾。”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搜狐新闻中心联合进行了这样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填答问卷的5425人中,51.0的人认为“超女”低俗,另有36.3的人持相反意见。说心里话,你喜欢超女吗?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不少于50字)(5分)17、作文(4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古时候有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言,即使誓言不切实际,一次次碰壁,也将错就错,死不回头。这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便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但此次渔汛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归。上岸后,他

13、才得知,现在市面上螃蟹价格最高。渔夫后悔不已,发誓下次出海一定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到了螃蟹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他只好又空手而归。晚上,渔夫躺在床上,十分懊悔。于是,他又发誓:无论遇到螃蟹,还是墨鱼,他都捕捞。可第三次出海,墨鱼、螃蟹,渔夫都没有遇到,他遇到的只是马鲛鱼。于是,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渔夫没有赶上第四次出海,就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离开了人世。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西科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答题卡1、名句填空(8分)(1)既自以心为形役, ? ,知来者之可追。(2)已矣乎! ,何不委心任去留, ?(3)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4)失之东隅, 。2345678、翻译下列句子(10分)(1)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2)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