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课本活动题答案.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44348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课本活动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课本活动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课本活动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课本活动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课本活动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课本活动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课本活动题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课本活动题答案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P4 1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经过直接感性认知实践证明进一步确证的过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体现着学科探索的艰辛。2约相当于72860000个足球场的总面积;约相当于100000个400米跑道的总长P61(1)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并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点;(2)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所有的纬线自成圆圈(除南北极点外);(4)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纬线可以有无数条。2赤道是一条重要的纬线,它是地球仪上的0纬线,它与南北两极点的距离相等,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P8

2、1(1)经线是半圆状;(2)所有经线都相等;(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4)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经线可以有无数条。2200W 和1600E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少。图1.11所示东西半球是按200W 和160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P10 1经度纬度地名地名经度纬度117E39N天津上海121E31N123W49N温哥华伦敦052N151E32S悉尼纽约73W41N2. 根据发生的事件查找。如: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今年以来最强及影响福建省最大的台风-“苏力”,其中心在北纬26.1度,东经

3、 119.9度,12级。将于2013年7月1213日向闽浙沿海靠近或登陆。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P12-13 1(略)2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1天,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以1天为单位。3.因地球自转,东边时刻比西边时刻早;同一纬度上,不同的地点见到太阳的先后时间不同,会产生时间的差异。P151(略)2. (1)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中午太阳升的高,冬季比较低。(2)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言,夏季白天长,冬季白天短。(3)夏季;在图1.20所示的B附近;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冬季。(4)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

4、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春分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3、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P18-19 1(1)日照在济南的东南方向;济南在淮坊的偏西方向。(2)量得济南到烟台的图上距离约6.8厘米,通过比例尺计算,两城市的实地距离大约408千米。(3)省界、铁路、山峰、河流2.绘图略。P221.(1)中国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北京市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北京市地图的比例尺较大。表示范围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大比例尺小详细小比例尺大略(2)如果想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中国地图;如果想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应该选

5、择北京市地图。2. (1)查阅中国交通图,可以知道去云南的交通线路。(2)昆明城市图。(3)云南省旅游图。(4)景点导游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P221. 从C点爬到山顶A比较容易,根据等高线的疏密能判断坡度的陡缓,C点到山顶A与B点到山顶A相比,等高线比较稀疏,所以相对坡度比较缓,爬山容易。2. 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3.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越往内越大;山脊等高线向数值低处弯曲。P28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类型1. 图1.39“落基山脉”,地面起伏很大,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海拔较高,在500米以上。图1.40“东非高原”,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外围较陡,海拔较高,在500米以上。

6、图1.41“我国东北平原”,地面宽广平坦,海拔较低,在200米以下。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P351. 例如:在地球仪上找到亚洲,亚洲西北与欧洲接壤,西南临非洲,南面是大洋洲,东面是北美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呀,南临印度洋。2. 赤道穿过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亚洲的南面是大洋洲,欧洲的南面是非洲,北美洲的南面是南美洲;北极地区主要是北冰洋,南极地区主要是南极洲。3. 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顺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4. (略)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P37图2.13: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7、地壳运动。图2.14: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为陆地,造成这种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变迁或海平面的升降。图2.15:说明人类活动对海陆变化的作用。P40互相远离的非洲与南美洲两岸有相似的地层且轮廓互相吻合,并分布有相同的动物海牛和驼鸟,说明它们经历了相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相同的环境,在地质时期是同一块大陆,说明大陆漂移说是有科学依据的。P431.(1)红海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区,不断扩张;(2)地中海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不断缩小;(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形成山脉。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1节

8、 多变的天气P471.气候;天气;天气;气候;2. A 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B 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C 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D 天气与军事的关系P521. 焚烧秸秆,不仅会造成大量植物养分丢失、土壤碱性增大,而且还会造成空气污染。如果实行作物秸秆粉碎还田,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还不会造成空气污染。2. 汽车增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大;车速变慢,污染物排放量增多,造成空气污染。应该提倡公交优先,限制私人小汽车的无节制使用,鼓励乘坐公交车。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P542. (1)最热月7月,气温22C;(2)最冷月1月,气温1.5C;(3)20.5C,即(22C-1.5C)(4)13CP56-571.

9、 从低纬到高纬气温逐渐降低。2. 1月等温线比较密集,7月等温线比较稀疏。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等温线密集,且弯曲程度较大。3. 北半球同纬度地区,1月海洋气温高于陆地,7月陆地气温高于海洋。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P602. (1)7、8、9月降水较多;(2)12、1、2月降水较少;(3)700毫米(4)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雨热同期。P611. 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200毫米以下。2.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1000-2000毫米,大陆西岸的年水量大约是200毫米以下。3. 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逐渐减少。第

10、四节 世界的气候 P63A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份,在5C左右,最热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份,在20C左右;B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份,在-5C左右,最热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份,在25C以上。由此可以比较A地与B地的气温差异:A地冬季气温温和,夏季凉爽;B地冬季气温低,夏季炎热。A地降水比较均匀,全年各月降水在100毫米以下;B地降水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总结气候特征:A地全年温和多雨;B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P651.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

11、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寒带气候(即冰原气候、苔原气候)2.分布地区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P66-671. 地形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2. A地全年高温多雨,B地全年低温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3.A坡是迎风坡,降水多;B坡是背风坡,降水少。P681、 气候对人类的生活有很大影响,气候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2、 旱灾是一种自然灾害。灾害是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否则只是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在我国南方一些雨量充沛的地区,往往人口稠密,一旦发生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所以

12、灾害比较严重。而在沙漠地区,无人居住,少雨或无雨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不会造成损失,所以没有旱灾。3、只要合理即可,如:控制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对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利用,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研制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无污染的新能源。保护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亚寒带针叶林等原始森林,大力植树造林。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P71-721人口亿每增加10亿人所需的时间年10 2010020 303030 401540 501250 601260 7012规律: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时间逐渐缩短。2. (1)所经历的时间越来越短。(2)所经历的时间是相同的,都是12年。(3)说明

13、从1830年到1930年这100年间,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从1930年到1987年,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从1987年到2011年,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P731. A地纬度较高,在北极圈上,气候终年严寒;B地纬度较低,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茂密,气候湿热。2. C地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峻,气候终年寒冷;D位于撒哈拉沙漠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地区人口密度(人/千米2)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A1地处高纬地带,终年严寒B1地处低纬雨林地带,气候湿热C1地处高原,地势高峻,气候终年寒冷D1地处沙漠,气候干旱3.P761. 白色人种 2.南、北美洲3.人种主要分布地区白种

14、人欧洲大部分、美洲、大洋洲、亚洲西部、非洲北部黄种人亚洲东部东南部、南、北美洲黑种人非洲、大洋洲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P79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中国、东南亚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俄语欧洲东部和北亚。(或者说俄罗斯及前苏联其他成员国)法语法国及其在非洲的殖民地国家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P831. 从西亚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西亚地区降水稀少,气温较高。当地房屋的厚墙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从东南亚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东南亚的地区气温较高,湿季降水较多。当地的竹楼或木楼既可以通风透气,也可以避免潮湿。2.当地的气候特点民居的建筑特点北极因纽特人的冰屋终年严寒就地取材、冰块构筑、墙体较厚,利于保温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气候干燥就地取材、黄土凿成、利于保温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炎热多雨,潮湿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散热P85-861. 丽江古城具有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别具特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