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行知天下答案.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44343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历史行知天下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行知天下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行知天下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行知天下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行知天下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历史行知天下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历史行知天下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答案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品味基础1.B 2.A 3.C 乱C 5.C 6.B 7.B 8.D 9.A10A尝试提升11. (1)589年,隋朝灭陈。 (2)隋文帝。 (3)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币制和度量衡;加强 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 拔人才的制度等。1 2(1)胡曾的观点是运河的开通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是错误的。隋亡于隋炀帝的暴政,并非亡于运河 本身。 (2)皮日休的观点是符合史实的。他不但指出了大 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炀帝开通大运 河的功绩,同时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看问题 比较全面。是正确的。 第2课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品味基础1.A 2.B 3.C 4.C 5.I) 6.C 7.B 8.C 9.B10B尝试提升11(1)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 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吸取隋亡的教训。体现 了他以民为本的思想。 (2)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表现:政治 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3)是因果关系。即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中吸取教 训,采取调整统治的措施,是“贞观之治”局面形成 的原凶之。1 2(1)唐玄宗 (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 文教,编修经籍。 (3)开元盛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皴,民众生活安定,唐朝国力达到

3、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4)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为其奠定了基础;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出现治世局面开元之治。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第3课 盛唐气象品味基础1A2C10A尝试提升11(1)松赞于布。小昭寺。 (2)唐蕃和亲。文成公主人藏(或唐蕃和亲)。松赞 干布 (3)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汉藏两 族的友好关系。戏剧、壁画、民歌(或寺庙祭祀等)。12(1)唐玄宗(或开元);盛世。 (2)开放:昂扬进取;积极向上,兼容并蓄;刚健豪 迈、尚武等。 (3)生活在盛世的人们,充满活力;妇女成为技能的 传承者;以开放心态接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 响,衣食住

4、行有了更好的变化等等(其他表述只要 符合史实即可)。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品味基础1.B 2.B 3.I) 4.C 5.B 6.D 7.I) 8.A 9.A10A尝试提升11(1)玄奘。天竺。游学并求取佛经。 (2)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殁 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顽强的意志等。任 何理想的实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吃苦,要有耐 心和恒心。12(1)唐朝。 (2)鉴真在日本十年,坚持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 他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品味基础1.B 2.D 3.C 4.B 5.C 6.13 7.D

5、 8.B 9.A10I)尝试提升11(1)安史之乱。原凶:唐朝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 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各地节度使势力 膨胀。 (2)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 到浩劫。1 2(1)唐朝。唐玄宗。 (2)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 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连年 灾荒。 (3)起义军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 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4)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 打击。r丽丽习1.A 2.A 3.A /1.C 5.A 6.A 7.C 8.D 9.B10.B 11.A 12.B 13.A 14.I) 15.D 16.B

6、 17.B18D 19I)20C21(1)图1唐太宗(李世民),图2武则天,图3唐玄宗 (李隆基)。 (2)唐太宗: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劳役负 担;增加科举考试科目;反击东西突厥;制订法律, 减省刑罚等。(任意一点即可) 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重视发展生产等。 唐玄宗: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行籍等。(任意一点即可) (3)如我最敬佩武则天凶为她能够在封建社会男 子一统天下的传统观念下,成为一名女皇帝,并且 在位时,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进步,这种胆量与才 识值得我们敬佩。(其他两位均可,但要结合史实, 理由充分) (4)国家要发展,一定要重视人才,任用

7、贤才;必须 重视农业,关心人民疾苦;必须重视吏治的建设等。 (言之有理即可)22(1)“唐风洋溢奈良城”。 (2)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 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 贡献。 (3)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T作, 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还根据他的口 述,由弟子记录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 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 (1)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对于事业执着追求的精 神。(言之有理即可)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 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品味基础1.C 2.C 3.B 4.I) 5.B 6.I) 7.A 8.A 9.C

8、10A尝试提升11(1)赵匡胤。“黄袍加身”(或陈桥兵变)。赵匡胤就 这样当上了皇帝。 (2)“杯酒释兵权”。凶为担心手下大将取代他当上 皇帝(意思对即可)。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 牢地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 将领,走期换防。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 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12(1)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2)轻视武将(或军人)的风气。政府采取了重文轻 武的政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品味基础1.C 2.I) 3.B 乱B 5.C 6.A 7.C 8.A 9.A10B尝试提升11(1)游牧。 (2)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3)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9、国力不断增强。12(1)北宋皇帝真宗。契丹政权 (2)渲渊之盟。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品味基础1.D 2.A 3.D 4.A 5.A 6.D 7.D 8.B 9.C10B尝试提升11(1)岳飞,秦桧。 (2)金。 (3)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将领。他领导的“岳家 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他的抗金行为符合当时 广大人民的利益,深受人民的爱戴。12(1)岳飞、秦桧。表达了人们对岳飞抗金的正义之 举的肯定和对岳飞的尊敬、怀念;对秦桧等人的残 害忠良的唾骂。 (2)南宋。这一和议对南宋来说是屈辱的,凶为它是在南宋抗金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签订的,加重了 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宋金之间毕竟是兄弟民族间 的纷

10、争,和议结束了战争,换来了两国的和平相处 和安宁,以及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 (3)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边界。 (d)岳飞抗金保护了南宋人民生命财产不受威胁, 保护了中原文化不受破坏,而南宋政府腐朽投降, 苟且偷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也形成了宋金对 峙的局面。(意思对即可)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品味基础1.I) 2.D 3.C 乱C 5.I) 6.B 7.A 8.I) 9.B10D尝试提升11(1)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水稻。 (2)宋朝。 (3)当时江浙(或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一带的粮食 产量高,成为丰饶的粮仓。 (4)原凶: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 术;南方有利的自然条件;南

11、方战乱相对较少,社会 安定。1 2(1)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北宋。 (2)四川地区。 (3)宋代商贸的繁荣。 (d)有利于商贸的发展。 第10课 蒙古的兴起与朝的建立品味基础1.D 2.A 3.B 4.B 5.C 6.A 7.A 8.C 9.C10C尝试提升11(1)当时蒙古草原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 (2)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顺应人民的愿望和 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 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的 战争,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1 2(1)文天祥。 (2)这是文天祥的诗。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 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 (3)远

12、大理想、高尚气节等。(意思对即可)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品味基础1.T) 2.A 3.B 4.C 5.A 6.B 7.C 8.I) 9.B10A尝试提升11(1)秦(秦朝)。公元前221年。 (2)政治上,实行“推恩”;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专 卖,统一铸造五铢钱;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兴儒学教育,加强思想 统治。 (3)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六 部分管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 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地方上,设置行省。并设澎湖 巡检司和宣政院分别管理台湾和西藏地区的事务。 (4)元朝时,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的军民各项事 务,西藏正式成

13、为中央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12(1)秦始皇。郡县制。 (2)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人藏(或西北各部 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3)元朝疆域辽阔。行省制度。 (q)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意思对 即可)。 第12谋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品味基础1.C 2.A 3.A4.C 5.D 6.C 7.A 8.B 9.A10A尝试提升11(1)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3)宋代都市生活繁华,市民文化、精神生活丰富。12(1)北宋。豪迈而飘逸。 (2)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 (3)继承了苏轼以来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宋金对 峙,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4)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文学作品 的源泉等。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品味基础1.C 2.r) 3.A 4.B 5.A o T、 7气 8.I) 9.I)10r)尝试提升11(1)造纸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 响;指南针的使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 的发展;火药的使用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造纸 术的发明和改进,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是中国对世 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