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44341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探究“阅读理解”是中考英语能力测试的重点项目之一。它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阅读理解”是中考英语能力测试的重点项目之一。它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课程改革后,还出现了任务型阅读,阅读理解题型变得更多、更广、更新。不仅涉及的面广,其中涉及事实政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学科渗透、科学技术等广泛内容,而且题型多样,体裁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新闻报道、广告、通知、操作说明、表格等各种

2、文体,其内容主要体现与时代同步,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热点,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它要求考生阅读理解准确率高,阅读速度快。一、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1.逐渐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默读速度一般快于朗读速度,默读速度大约是说话的速度的两倍,从八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要提醒学生在默读时避免嘴唇蠕动、低声朗读、频频回视的不良习惯。要学会合理运用视力以扩大视距,培养从整个句子去理解意义,迅速地从前一个句子扫视到第二个句的习惯,避免一个词,一个词地阅读理解。因此,我们要训练学生默读的技能,培养其直接理解书面意义的阅读能力。2.进行限时阅读训练习惯。限时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3、训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种阅读任务,平时养成多读的习惯,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阅读理解靠的是扎实的语言基础。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扎实的语言基础来自于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长期的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3.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要求学生把一篇文章作为一个整体去阅读,阅读过程中注意句子的意群,并按意群阅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容的理解上。学生刚开始阅读时,往往习惯于逐词逐句阅读,唯恐遗漏某个单词或句子,这样做只是对单词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对句子的理解,影响对全文的阅读理解。二、掌握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步骤1.初读全文(1)做

4、阅读理解题之前,一般宜先通读短文全文,初步了解短文整体框架、大意及作者意向,并在抓住主要信息及各段中心内容的同时,标出有疑问或重要的地方。(2)也可以先扫读文章后的理解题目,明确要求,便于快速阅读全文时留意或抓住重要材料及关键用语。2.再读全文目的是加深对整体的把握及对文章主旨各段中心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思考并初步弄清或解决第一遍阅读时发现的疑问。3.细读试答在认真研读题目(“题干”和“选项”)、明确答题要求的基础上,再细读短文有关部分以便决定答案。这一步至关重要,既要细致,又要在整体把握的层面上上下照应、前后联系。一般说来,试题的先后次序与短文所述内容的次序是一致的,因而答题应按试题的次序逐个

5、去做。答题原则是先易后难,留下难题个别对待。4.复读核查试答完各题之后,再读一遍短文,瞻前顾后地逐一核对答案。在这一步,应充分利用和注意各题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对应,要着力抓住其中统带整篇的关键题目。关键题目正确与否会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切勿忽视这一点。三、运用下列应试技巧1.审视标题试题中有的文章有标题,有的没有,拟题人是有所考虑的,画龙点睛,龙就活了。标题是文章的高度凝聚。它能给我们启发和想象,想象文章的内容和走向。这样做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能提高做题的效率。2.快速浏览全文,掌握全貌如果时间紧,至少要快速通读全文,尤其是首位两段。再把标题和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全文的梗概便一目了然了。3.细读文

6、后的题目细读文后的题目的目的在于审视这些题目是针对什么提出的。若文章短可先读短文,后看文后题目;若文章长,为了能迅速抓住要点,可以颠倒过来,先浏览题目,然后再读文章,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能加深对要点的理解。4.细读文章,掌握短文细节这次应细品,不可一晃而过。可边读边用铅笔做些标记,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起因(即5个W:who,what,when,where,why)划出来。例如凡逢人物就圈起来,看完一数,有几个圈就是几个人,一目了然。经过这样的处理,你对文章的内容和细节便会胸有成竹,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5.初选答案一般短文都设有5个题目,对那些表层理解

7、的题目可以断然选定。对那些深层理解的题目,应再查阅原文,但绝不是简单重读,应找出依据,把所选答案代入文章,再确定正误。在选择答案时,对文章和选择题中的词语应结合上下文思考其确切意思,切忌望文生义,做出错误的判断。6.复读全文,核对答案要用全文的主题思想统率各思考题,研究其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并依次审核那些未获解答的题,对照题目,推测判断,确保理解无误。7.不可忽视的三个行之有效的技巧(1)瞻前顾后对一具体问题不要局限于一词一事,而应从短文整体考虑,从主线向外扩展,打开思路,前后上下对照。这样,可减少“钻牛角尖”和“繁琐分析”。而且,在中考试题中,即使是事实和细节题,也是“围绕或用以说明主旨和

8、大意”的。(2)首尾突破大多数短文,尤其是新闻报道或议论文的第一段,或每段的第一句,常包含了全文的主要信息或基本观点;而结尾部分常是结局或结论。寓言或幽默文字的结尾也往往是点睛之笔或值得玩味之处。因此,抓住首尾往往就抓住了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3)先易后难即先做浅层易答之题,再做深层或复杂的或尚存疑惑之题,各个击破。这样,既可减轻心理压力,有了已完成的易题的内容作衬垫,有时还从中得到可喜的启示。(4)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在实际阅读中,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阅读者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这就是通常所

9、说的深层理解。深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深层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必须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揣测;它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就事论事,以偏概全。只有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推理才有前提和基础。四、找准考查的切入点1.文章的话题即文章所涉及的中心内容。话题往往可以用很少的几个词加以概括,通常具体反映在文章的题目或一段短文的小标题上。这类问题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略读文章、领会文章大意的能力。2.文章的中心思想一篇文章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的。不少文章一开

10、头便展示出文章的主题,如新闻报导就是这样。第一小段通常是故事的概括,这一段往往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常常贯穿于全文。要弄清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必须具备归纳和概括等方面的能力。3.文章的细节一篇文章必须通过许多细节来进一步解释和阐明主题,体现中心思想。弄懂了这些细节,有助于理解全文,也是归纳、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学生必须根据命题人的不同要求,或扫读或细读文章,以获得某些特定信息或准确地寻找所需要的细节。4.文章的寓意要求学生在通篇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这层意思通常不是很明确地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文章之中。5.文章的结论一篇文章通常会提出或涉及某些问题,并引出

11、答案或结论。文章的结论并不是在文中明确展现出来,常常需要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通过推断去获得。6.生词词义检测学生对生词词义的判断能力,在中考试题上属高层次的阅读理解题。理解词义是做阅读理解题最基本的要求。学生略过某些生词,是发展阅读能力的重要技巧之一。对于阅读材料中出现的生词,只要他不妨碍对文章的理解,可利用上下文、词形构造、词的搭配等语言知识去猜测、体会其意义。总之,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功在平时,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夯实基础,勤于总结,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英语阅读理解就不应该是学生获得高分的拦路虎。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刍议阅读理解是中考英语能力测试的重点项目之一。课程改革后,阅读理解题型变

12、得更多、更广、更新。不仅涉及的面广,其中包括社会、体育、生活、传说、人物、文化、史地、科技、政治、经济等广泛内容,而且题型多样,体裁有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许多学生一提到做阅读理解题就产生恐惧心理,那么在解题时应采取哪些对策呢?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逐渐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默读速度一般快于朗读速度,朗读虽然有助于练习发音,增强语感,但如果阅读活动仅停留在朗读阶段,将严重影响阅读速度的提高。因此,我们要训练学生默读的技能,培养其直接理解书面意义的阅读能力。 2.进行限时阅读训练。限时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训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种阅读任务,这样

13、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 3.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让学生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去阅读,阅读过程中注意意群,并按意群阅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容的理解上。过去学生刚开始阅读时,往往习惯于逐词逐句阅读,唯恐遗漏某个单词,这样所达到的只是对单词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对句子的理解,影响对全文的阅读理解。 二、认识阅读理解的几种题型及应试对策 1.细节理解题。它是针对文章中的细节而设计的,如文章中某一个特定的细节,也可能涉及若干个细节,或者针对文章的主要事实,或利用图表、图形来表示信息等。要求学生根据对短文的理解,直接选择正确答案,一般在通读短文后可直接找出答

14、题依据,难度较小,属浅层理解题。 2.推测词义题。也就是要正确理解短文中个别关键词,可利用同义词、近义词及给定义等方法推测词义,甚至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推测并发现所给生词的词义。这需要有意识地训练并最终具备这种不用字典而通过上下文来认识生词的能力。 3.推理判断题。要求在通篇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以文章提供的事实为依据,将已表述的和隐含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分析,透彻理解全文,以领会作者的真正意图,从而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切不可凭空想象,主观臆断。 4.归纳概括题。要求在理解全文后归纳短文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不少文章一开头便展示出文章的主题。尤其是新闻报道之类的,第一段通常是故事的梗概,这一段往

15、往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涵义。在文章的段落中往往由开头的一句作为主题句(topic sentence)来概括该段的中心意思。但在不少文章或段落中,中心思想贯穿在全文中。 5.图示理解题。根据文章内容提供一幅或几幅画(地图、示意图或其他图形),对某种图形进行选择或判断。 6.计算理解题。需要进行一定的运算或推算,才能做出正确的解答。这不仅需要对细节了解清楚,而且需要了解各细节之间的关系,即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 三、努力掌握阅读技巧 1.标题类文章,从标题切入。标题虽然只有几个词,但其内容鲜明,读者能从中窥视全文主要内容,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主旨有粗略的印象。此类文章可直接从标题切入,从标题展开,层

16、层剖析,培养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及逻辑推理能力。 2.改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学生以往先读文章,后看问题。再通过查阅文章解答题目,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进而去解决问题,但速度较慢。我们可以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最后解答,这样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节省答题时间。对此,我们可采取如下步骤: (1)迅速阅读问题。读问题时最好能判断哪些问题可在文章中直接找出答案,哪些需要下结论等。 (2)快速阅读文章。阅读的同时,在头脑中记住问题,如果遇到了与某问题相关的材料,则在该材料的空白处注上该问题的题号,在问题下选出答案。 (3)带着问题复读。复读时,务必在头脑中记下尚未回答的问题,因此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