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及训练.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441840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及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及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及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及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及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及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及训练.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cuanjiang讲 把握规律 巧解实词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等,是文言文的主要构成内容,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是准确解读文言文的关键。对文言实词的考查“考试说明”是这样表述的:“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这一要求包含着以下两层意思:一是考“常见实词”,即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或在中学课本中经常涉及的实词,偏僻难懂的实词不在考查范围之内。二是“理解在文中的含义”,说明并不是单纯考查字典中的释义,而是考查这些实词在上下文中体现出来的语境义,要结合上下文作判别,不要死记硬背。实词的考查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偏义等语言现象。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可以

2、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课文迁移法。中学课本中学过大量的文言实词,平时练习中也会接触到大量实词,熟记这些实词的义项,在阅读时自觉地迁移学过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实词理解的正确率。例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解析: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拔:攻取,占领。廉颇蔺相如列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附:归附。赤壁之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卫风氓 乘:登上、登临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北:逃亡的人。过秦论。答案: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

3、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解析 讽: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 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何哂由也?”:笑, 嘲笑。遇: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对待,招待。务: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从事,致力于。答案:C小结:教材积累是前提,高考题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文言字词都出自于教材,复习好教材,就能为答好文言考题奠定基础。每当我们阅读课外文言选段时,要想到自己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字词和句式,当然,还要再看一看情况是否相同。总之,教材是本

4、,课外选文是末,所以说牢固的基础是很重要的,建议同学们把各册教材翻看一下,掌握课下注释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模拟练习:(1)2010年江苏高考卷文言文第1题“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 归:( )”,此句与项脊轩志中“后五年,吾妻来归”相似,此句中“归”解释为“ ”。 (2)2010年全国卷文言文第1题“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此句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相似,此句中“报”解释为“答复,回复”,二、上下文语意推断多义词义项丰富,但在具体语境中最准确的往往只有一个,因此,判别多义词的义项要在理解其基本义项的基础上,依据上下文作出选择,前因后果、上问下答、事件内在的逻

5、辑关系等常常都是判别的最好依据。1依据因果关系推断例1:(06全国卷)其(何远)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称赞例2(2009年苏锡常镇调研卷)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将摭其罪 摭:拾取,搜集 例3(08广东卷)或问访(周访,人名)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

6、之。解释加点的字:( )士以此重之2依据对话推断例:(05年国文考题第4题)(曹植)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倩人”一词,从上下文意推敲,其意应为:( )(A)请人代笔 (B)模拟他人名作(C)文章讲求漂亮辞藻 (D)文章有女性阴柔之美例题分析:“倩人”一词虽为冷僻,但出现在太祖的问话中,我们可以依据曹植的答话作出推断。曹植说:“我开口就能析明事理,提笔就能写成文章,但请父亲当面试试就知道了,我为什么要倩人呢?”意在陈说自己有非凡的文学才能,文章一定是自己做的,由此可以推知“倩人”是“请人代笔”的意思,即选A项。练一练(1

7、)(07天津卷)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判断红色(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乐正夔一足,信乎 信:相信练一练(2)(07四川卷)仁杰曰:“臣汉人,不能禁吏戢(j 止,止息)奸,致钱谷多耗伤,臣之罪。”忽剌忽耳曰:“臣为长,印在臣手,事未有不关白而能行者,臣之罪。”帝曰:“以爵让人者有之,未有争引咎归己者。”解释红色(加点)的字:

8、未有争引咎归己者咎:过错3依据内在逻辑关系推断例:(07年全国卷)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人名)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 )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 谨:严格 例题分析:此语段中安重荣认为晋高祖的态度是“屈中国以尊夷狄”,是“晋万世耻也”,因而非常愤慨,由此可以推知晋高祖在骄甚的契丹面前的态度应该是恭恭敬敬、低三下四,而不可能是对契丹要求严格,所以“谨”应该解释为“恭敬”,此题错误。练一练(1)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

9、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后汉书袁安传) 案 谓 比 干 练一练(2)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即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一一新唐书李贺传 从 程课 探 书 三、对称语句互推文言文中常出现对称语句,这些句子结构整齐严谨,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加了斐然的文采。这些语句又是相互映衬的,相同位置处的词语含义常常呈相同、相对或相反的关系,词性则常常是相同的,这一特点可以帮我们由已知

10、推出未知。1.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亡”与“有”相对,亡当“无”讲。2、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3、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4、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含义相同相近: 求全责备求,责 要求 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民殷国富富,殷富裕 登峰造极登,造登上,到达 文过饰非饰,文掩饰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 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扶危济困扶,济扶助 比肩接踵接, 比紧接着,紧挨着 怜香惜玉怜,惜爱惜、爱 心驰神往驰,往 向往含义相反相对党同伐异伐,攻击;党,偏袒指结帮分派,偏向同

11、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夙兴夜寐夜,晚;夙,早;兴:起来;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寤寐求之寐,睡觉;寤,醒来 溯洄从之洄,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避重就轻就,不躲避接近、趋向 欲盖弥彰彰,不掩盖彰显补充练习1:(07年山东卷)王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减:不如,比不上 ( )2.(06年湖南卷)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诸书而传诸世,称吾爱恶悲愉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

12、,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亦山国荒僻之亚。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 )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 )3.(06年浙江卷)今有同类者,啜粟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畜妻而育子,同也畜:养 四、成语对应法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竭虑。殚、竭:尽赵奢之伦制其兵 不伦不类。 伦:类夫晋,何厌之有 贪得无厌 厌:同“餍”,满足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人不倦。 诲:教导、指导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3、。 长治久安 治:安定,太平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 (不期而遇 约定)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招致,招引 )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疾风知劲草,强 )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求全责备,寻求,寻找 )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在官清恪,未尝闻私(恪守不渝,谨慎而恭敬)吾亦望汝副其心(名副其实,符合)召医而尤其故(怨天尤人,责问)补充练习1.天成、长兴之间,岁屡丰熟,中国无事异日,(公权)与周樨x同对,论事不阿,樨为惴恐,公权益不夺,帝徐曰:“卿有诤臣风,可屈居谏议大夫。”开成三年,转工部侍郎。 2,擒率五百人宵济,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济: 3,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贷: 4,(07年江苏卷)(高)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牢之揖客,问所长,进之曰:“善以计数中密事。”牢之问部下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进之布指算,不爽 爽: ( )5,(06年全国卷)(何)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判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视贫细如子弟 视: ( )6,(06年全国卷)单于尝为书嫚(用言辞轻侮)吕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