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课堂笔记).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441781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课堂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课堂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课堂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课堂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课堂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课堂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课堂笔记).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2、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第2节 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 质量 材料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

3、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注意: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

4、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第3节 比热容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水常

5、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比较比热容的方法: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2、热量的计算公式: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 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 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由公式Qcmt

6、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第1节 热机1、热机: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2、内燃机:内燃机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

7、)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油机工作过程: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柴油机工作过程: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 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柴油

8、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第2节 热机的效率1、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立方米(J/m3)。公式:Qqm 变形:m= q=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千克(J/kg);m燃料质量千克(kg)。 QqV 变形:V= q

9、=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立方米(J/m3);V燃料体积立方米(m3)。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2、热机的效率:定义: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公式: 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热机能量损失的主要

10、途径:废气内内、散热损失、机器损失。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常见热机的效率:蒸汽机6%15%、汽油机20%30%、柴油机30%45%,内燃机的效率比蒸汽机高,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电荷的单

11、位是库仑(C)。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摩擦起电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

12、,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注意: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4、 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它们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

13、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绝缘体中有电荷,只是电荷不能自由移动)金属导体容易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容易导电靠的是正负离子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第2节 电流和电路1、电流: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2、一个完整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14、3、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 必须有电源; 电路必须闭合(通路)。(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有持续电流)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4、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一起,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或使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的情况也属于短路(此时电流将直接通过导线而不会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会工作)。5、电路图: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符号意义符号意义交叉不相连的导线电铃交叉相连接的导线电动机(负极)(正极)电池电流表电池组电压表开关电阻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第3节 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了就组成了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其它用电器也不能工作;只需一个开关就能控制整个电路。2、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