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痘病的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37441 上传时间:2016-11-2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狐痘病的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狐痘病的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狐痘病的防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狐痘病的防治痘病是毛皮动物一种病毒病。主要发生于北极狐、狐狸和水貂的幼仔,其特点是爪和躯干皮下结缔组织浮肿和溃疡坏死性病变。1病原体病原体为大型的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为痘病毒科成员。2流行特点银黑狐对痘病毒敏感,而狐狸和水貂敏感性低。潜伏的带毒狐狸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疫情常发生的一些狐狸场的老龄狐狸。痘病常在子宫内感染,寒冷季节死亡增加。3临床症状子宫内感染的胚胎可能死亡或被吸收,生后虚弱或发病。其中部分仔狐狸在生后 12 天患病,重症仔狐狸不能吸吮母乳,无目的爬行,全身皮下结缔组织、尾和四肢(特别在趾和掌部)浮肿,进一步转为血肿,出现溃疡坏死性病变,有时母狐狸四肢病变部分被咬掉。当仔狐狸出现黄疸症状时,通常死亡。由于乳房积满奶汁和变硬,母狐狸不安,并可能撕咬和吃掉自己的仔狐狸。银黑狐感染痘病后,常空怀。4剖检变化病变不仅出现在四肢,而且波及到全身皮下结缔组织,同时内脏器官也有变化,如心肌弛缓,肝脏出血,肠黏膜卡他性炎症等。5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和剖检变化即可诊断。有时需接种犬、豚鼠或不同妊娠阶段的小白鼠。6防治措施目前尚未解决免疫问题。本病可肌注抗坏血酸(l 毫升,5%溶液)和维生素00300 毫升),药品分别注入两侧后肢脚掌。重症病例,按疗程隔23 天重复注射。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