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岳编.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436115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3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岳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岳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岳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岳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岳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岳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岳编.doc(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南京中医药大学 岳沛平一、望 诊(一)是非题 1神就是人体的精神活动,可以说神就是精神。 (X) 2患者神识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是假神的表现。 (X) 3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多属痰气凝结、阻蔽心神的癫病。 (X) 4“残灯复明”、“回光反照”是阴阳即将离决的危候。 () 5从面色的青、赤、黄、白、黑等颜色变化,借以推断内脏的气血盛衰。 (X) 6患者气色鲜明,荣润,说明病变尚轻,气血未衰,预后良好。 () 7疾病过程中,从失神到得神,常提示疾病由重到轻,脏腑精气日益来复。 () 8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萎黄,多因脾失健运,湿泛肌肤所致。 ()

2、 9望色中,黑色主肾虚证、瘀血证、惊风证、水饮证。 (X) 10戴阳证是血液充盈于皮肤脉络的虚热证。 (X) 11面色皮肤俱黄而晦暗者,为阴黄。 (X) 12客色属于病色。 (X) 13凡表现为面色明润含蓄者均属善色。 () 14五色主病中,黄为脾虚湿蕴的征象。 () 15肥而多食,是形盛气虚,多为脾虚有痰。 (X) 16卒倒而口开,手撒尿遗,是中风闭证。 (X) 17青少年白发,皆由肾虚所致。 (X) 18小儿吐泻伤津,或脾胃虚寒,常表现为囟陷。 () 19体型,往往代表阴阳气血等禀赋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疾病的易感受性。 () 20根据五轮学说,瞳仁位于中央,候脾,属肉轮。 (X)2

3、1耳轮干燥焦黑,乃肾水亏极所致,多见于温病后期及下消证。 () 22鼻翼煽动,喘而汗出,多是热邪风火壅塞肺脏所致。 (X) 23口疮又名“口破”、“口疳”,由于肺脾二经积热上攻所致。 (X) 24牙龈出血,但无红肿者,多为胃火上炎。 (X) 25咽喉漫肿,色淡红者,多为气阴两亏,虚火上浮。 (X) 26热郁肺胃,充斥内外,营血热炽,透于肌表,从肌肉而出为斑,从血络而出则为疹。 () 27皮肤色红,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下,摸不应手,名疹,由于病因不同,而有麻疹,风疹,隐疹之别。 (X) 28阴斑,相对于阳斑而言,多见于头面背上,且神志多清醒。 (X) 29外科疮疡中,初起如粟如米,根脚坚硬较深,

4、麻木或发痒,顶白而痛者为痈。 (X) 30望小儿食指络脉,食指的第一节部位,即掌指关节横纹向远端到第二节横纹之间的部位为命关。 (X) 31观察排出物的形、色、质、量的变化,可以测知脏气盛衰和邪气的性质。 () 32呕吐不化食物,都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宿食不化所致。 (X) 33痰白滑而量多,易咯出者,属寒痰。 (X) 34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多属实寒证。 (X) 35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别正气之虚实;察舌苔,重在辨别邪气之浅深与性质,胃气之存亡。 () 36绛舌主病,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病多为热入营血,内伤则是阳虚生寒。 (X) 37舌苔润燥的诊察,有助于推断正气强弱,病证

5、的虚实及病性的寒热。 (X) 38疾病初起,病邪居表,病势轻浅,舌苔多薄;病邪传里,病势深重,则舌苔多厚。() 39望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 () 40灰黑苔既主寒盛又主热极,关键在于察苔之润燥。 () 41白苔,常见于表证、寒证中,不主热证。 (X) 42红绛舌既可见于实热证,亦可见于虚热证,其区别在于察苔之多少。 (X) 43一般认为,邪热愈重,苔色越黄;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 () 44黄苔,一般主热证、里证,不见于表证、寒证、虚证中。 (X) 45舌苔的消长,反映着邪正相争的过程,可判断疾病的进退预后。 () 46观察舌苔的剥落,可测胃气、胃阴之存亡,判

6、断疾病的预后。 () 47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如舌苔黄或灰黑而燥,主实证;如舌苔白或灰黑而润滑,主虚证。 (X) 48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并见,主脾阳虚衰,水湿内停。 () 49绛舌无苔而生芒刺者,则为邪入下焦,气分热极。 (X) 50舌中有芒刺,多属胃肠热盛。 () 51舌紫而肿胀者,多为心脾热极。 (X) 52久病舌淡白而渐痿,多为气血俱虚。 () 53歪斜舌,即舌体偏于一侧,病在左,偏向左;病在右,偏向右。 (X) 54舌体颤动,其成因不外虚损和动风两方面。 () 55察舌苔腐腻,可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二)填充题 1得神,即 ,是 的表现;假神是 的假象。 (有神;精气充足神

7、旺;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 2神志异常,包括 , 以及 , , 等表现。 (烦躁不安;谵妄神昏;癫;狂;痫) 3我国正常人面色应是 ,这是有 ,有 的常色,常色又有 、 之分。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胃气;神气;主色;客色) 4五色主病,黑色多主 证、 证、 证、 证、 证。 (肾虚;寒;痛;水饮;瘀血) 5满面通红,多为 或 。 (阳盛之外感发热;脏腑实热) 6面色黄而虚浮,称为 ,多因 , 所致。 (黄胖;脾气虚衰;湿邪内阻) 7阳黄表现为 ,因 所致。 (面目一身黄而鲜明如桔子色;湿热薰蒸) 8黄乃 征象,主 证、 证。 (脾虚湿蕴;虚;湿) 9面黑而干焦多为 , 所致;眼眶周围发黑

8、,往往是 或有 ,或为 ;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属 。 (肾精久耗;虚火灼阴;肾虚;水饮;寒湿下注的带下病;瘀血) 10面色白而无华,为 ;淡白,为 ;恍白而虚浮,多为 ;突然苍白,伴冷汗淋漓,多为 。 (血虚;气虚;阳虚;阳气暴脱) 11善色是指 ,恶色是指 。 (五色鲜明润泽;五色晦暗枯槁) 12小儿囟门下陷,多属 证;囟门高突,多属 证。 (虚;实热) 13小儿食指络脉,色紫红,主 ;色鲜红,主 ;色淡,主 ;紫黑色,主 ;正常形色为 。 (内热;外感表证;虚证;血络闭郁;色泽浅红,红黄相间,隐于风关之内) 14面青颊赤,为 ;面青耳赤,多为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伴有心胸刺痛,因 , ,所致。 (寒热往来之少阳病;肝火;心阳不振;血行不畅;心血瘀阻) 15胖而能食,为 ;胖而食少,是 ,多因 ;形瘦食多,为 ;形瘦食少。是 ;瘦人肉消著骨,此为 , 。 (形盛有余;形盛气虚;脾虚有痰;中焦有火;中气虚弱;气液干枯;脏腑精气衰竭) 16目窠微肿,是 病初起之征;目窠内陷,是 ,病属难治;横目斜视是 的表现;昏睡露睛,常见于 ,或 ;瞳仁扩大,多属于 ,为濒死危象;瞳仁缩小,多属 或 , 或 。(水肿;五脏六腑精气已衰;肝风内动;小儿脾胃虚弱i慢脾风;肾精耗竭;肝胆火炽;劳损肝肾;虚火上扰;中毒) 17耳轮干枯焦黑,多为 的征象;耳背见有红络,伴耳根发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