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pdf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7430371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8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宁夏银川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宁夏银川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宁夏银川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宁夏银川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pdf(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骨文发现 120 年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它们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我 们对商代历史的了解。 安阳的商代人灼烧骨片并按照裂纹预测吉凶,为了这一工作,他们首先选择骨料,打磨光 滑,然后在每一片上钻出洞,凿出槽。使用的骨料有两种,第一种是家牛、水牛或少数其他动 物的骨骼,主要是肩胛骨,第二种是龟的腹甲和(少数)背甲。 在准备阶段,这些肩胛骨要被攻治,去掉残存的肉渣,龟甲锯开,然

2、后打磨光滑作为准备工 作的一部分,甲和骨都有可能浸泡在某种液体中使它们软化,以便钻凿、烤出裂纹和镌刻文字,但 是具体细节还不清楚。 占卜时,出现裂纹,解释裂纹的形状作为向祖先提出的问题得到的回答,占卜吉凶在商代 社会的各个阶层可能是很普遍的;但因为实际上所有刻字卜骨都是商王的问卜,我们就把我们 的描述限制在商王宫廷里,显然,很多人介入了占卜的过程和结果;商王本人,有时他亲自问 卜,而且在任何情况下所有占卜都是以他的名义进行的;贞人,作为商王的代言人问卜;卜人, 执行占卜过程;占人,专掌解释裂纹的含义;史,专掌记录整个占卜过程并将其刻在甲和骨上, 在宫廷中,占卜是一项重要活动,无疑在王室成员和整

3、个王国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有些占问 是常规进行的;有的则是根据需要临时问卜。无论哪种问卜,贞人都要要求卜人进行占卜,卜 人要执行占卜过程,占人则接收卜人所求示的祖先发未的回答。然后史就当场记录下来这些 疑问、预兆的内容,少数还记载是否应验,记录多数是用刀刻出的。 这些记录,提供了 19 世纪末以前从未获得过的源源不断的重要商代史料。很明显,商代 宫廷有一个档案库,收藏这些刻字甲和骨,商亡后,这些档策成为殷墟的一部分湮没地下,从人 们记忆中消失。但是后来,它们被当作中药成分之一的“龙骨”收集并用于医疗,导致了甲骨 卜辞的发现,进而改变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因为卜骨是用于宗教活动的,它们传递的主要是

4、商代宗教的情况,然而商史学者们巧妙地 利用它们去探索商代文化和社会的几乎一切领域。 王国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挖掘出关于王亥的完整证据链条。他考证,卜辞中经常提及的 “高祖亥”,不仅就是山海经中的王亥,而且在其他典籍中其实出现过多次,只不过其名 已经讹传成了核、该、胲等,一向被认为意思古奥难解的楚辞天问中有“该乘季德” 一节,前人一直认为完全无法理解,但有了甲骨文的提示,王国维把这一节贯通了,那个“该” 字就是“亥”,金文讲的是王亥被害和族人报仇之事。 更令人意外的是,三千年前商人自己刻下的“亥”字写法,是一个今天的“亥”加上一个 “鸟”的画符。 山海经中王亥“双手操鸟”的传说,以及诗经中“天命

5、言鸟,降而生 商”的诗句,加上商人自己的记述,一下子产生了奇炒的联系,借由甲骨文的“点石成金”,各 种典籍中看似不相干的碎片竟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揭示了商族国家起源的重大线索。 通过与甲骨文的互相印证,王国维重新发掘了许多历史研究中曾被忽视的古书如山海经 的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中国年代最久的文字系统,甲骨文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商代历史的了解。 B. 甲和骨都有可能浸泡在某种腐蚀性液体中使之软化,以便钻凿、烤出裂纹和镌刻文字。 C. 占卜吉凶在商代社会的各个阶层是很普遍的,只不过现存刻字卜骨都是商王的问卜。 D. 甲骨卜辞多数是用刀刻出,提供了

6、 19 世纪末以前从未获得过的源源不断的重要商代史料。 2. 下列对文章内容与论证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的第一段是对全文内容的总体概括。指出了发现甲骨文的重要意义 B. 二、三、四段介绍了甲骨的选择、准备和占卜工作的具体细节与流程,是文章的分述部分。 C. 第五段简略交代了甲骨文被湮没和重新发现的大致经过,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 第六、七、八段本身构成一个总分结构,同时这三个段落的内容也是对第一段的呼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占卜过程中,商王有时本人亲自问卜,有时委托贞人以自己的名义问卜。 B. 在宫廷中,占卜是一项重要活动,可以影响

7、在王室成员和整个王国的决策。 C. 商代宫廷有档案库收藏刻字甲和骨,商亡后,这些档案湮没地下,成为殷墟的一部分。 D. 王国维借助甲骨文考证出山海经中“王亥”的来历,这表明这部书可被视作信史。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 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 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 项, “作为中国年代最久的文字系统”错误。结合“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 的成熟的文字系统,它们的发现,极大地改

8、变了我们对商代历史的了解”分析, “最久”的表 述,以及缺少“成熟的”限定。 B 项, “腐蚀性液体”错。结合“甲和骨都有可能浸泡在某种液体中使它们软化,以便钻凿、 烤出裂纹和镌刻文字,但是具体细节还不清楚”分析,原文说的是“某种液体” 。 C 项, “占卜吉凶在商代社会的各个阶层是很普遍的”错误。结合“占卜吉凶在商代社会的各 个阶层可能是很普遍的”分析,缺少“可能”的限定。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 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 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

9、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 项, “准备和占卜工作的具体细节与流程”错,原文准备阶段“具体 细节还不清楚”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 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 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 项, “这表明这部书可被视作信 史”无中生有。结合“王国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挖掘出关于王亥的完整证据链条。他考证 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 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

10、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卒破 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 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 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 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雒阳:洛阳。郦食其:人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

11、敢当/三 万户 B.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 万户 C.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 万户 D.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 万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等。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 低一等。 B. 高帝,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 C. 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 ,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

12、 ,称大夫死叫“卒” , “卒” 后为死亡的通称。 D. 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他变卖全部家产来寻求刺客谋刺 秦王,为韩国报仇。 B. 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 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 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 授予韩信齐王印绶。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 (1)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答案】10. B 11. A 12. B 13. (1)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 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 (2)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 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 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

14、要停顿;分析谓 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 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 “乎” “于” “而” “之” “也” “矣” “焉” “耳” “则”这些关键词。 “下邳”为地名,其前省略了介词“于” ,两者构成介宾短语,后置,其后断句,排除 D;“此”是代词, “这”的意思,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 A、C; 故选 B。 句子翻译为: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 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

15、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 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 项, “侯,比伯低等”错,侯是二等爵,比伯高一等。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 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 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 理解翻

16、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 项, “没费一兵一卒”错,于文无据,原文为“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沛公乃引兵 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可知,还是出兵攻打了。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 独:只是;因:乘机; 通“懈” ,懈怠。 向,过去;俯仰之间,转眼之间;陈迹,旧迹;兴怀,引起心中的感触;修,长。 【点睛】参考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 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 君之相的缘故。 沛公从雒阳向南穿过辍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晓山 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