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7429421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 101 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共 12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本大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2 分。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宇文新州之懿范: 美好 B. 善万物之得时: 羡慕 C.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船桨 D. 曷不委心任去留: 顺从 2. 下列对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 分)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A. 两个“穷”字相同,两个“寻”字相同。 B. 两个“穷”字相同,两个“寻”字不同。 C. 两

2、个“穷”字不同,两个“寻”字相同。 D. 两个“穷”字不同,两个“寻”字不同。 3.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抚孤松而盘桓 酌贪泉而觉爽 B. 将有事于西畴 窜梁鸿于海曲 C.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觉宇宙之无穷 D. 已矣乎!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4.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 B.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C. 四美具,二难并。 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两种难处也同

3、时存在。 D.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 5.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怒而飞(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B. 适苍莽者(适:返回)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劝告) C. 而后乃今培风(培:凭) 不矜名节(矜:夸耀) D. 抢榆枋而止(触,碰) 终鲜兄弟(鲜:少,这里是“无” ) 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遂见用于小邑 慈父见背 B. 之二虫又何知 臣之进退,是为狼狈 C. 舟遥遥以轻飏 木欣欣以向荣 D.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

4、,亦若是则已矣 7. 下列对语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背负青天,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图南 (大鹏鸟)背负着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能计划着往南飞去。 B.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之处,那就只能拿芥草作舟了。 C.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在外面没有期望能效劳的勉强算得上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童仆。 D.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凡是年老有德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8.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有误的是(2 分) A. 庇佑(p) 讥诮(qio) 绵密 哀声叹气

5、B. 提防(d) 尽管(jn) 噩梦 不即不离 C. 祈祷(q) 胆怯(qi) 撮合 陈词滥调 D. 憎恶(zng) 蕴藉(ji) 洗练 得鱼忘筌 9.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 林黛玉进贾府后,受到贾母的_。朝夕相处中,她与宝玉产生了共同的思想和志 趣,她从未像宝钗那样_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她向往爱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只能 成为一种_的希望。 A. 宠爱 规劝 渺茫 B. 溺爱 规劝 迷茫 C. 溺爱 奉劝 迷茫 D. 宠爱 奉劝 渺茫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 分) A. 法国哲学家福柯对自己的第一部专著精神病与人格加以否定后,经他修改

6、, 1962 年再版的这本书几乎今是昨非,完全变了样。 B. 他是一个学者更是一个简单的人,虽然性格有点大大咧咧,但是做事绝不粗枝大叶, 而是心很细,为他人想得周到。 C. 材料作文给学生以极大展示个性、表达情感的自由空间,但是有些学生没有仔细研 究所给的材料,信马由缰,任意为文,结果导致作文失误。 D. 贫穷最可怕的地方,不是物质的困窘,而是这种窘迫,会让你因生存的重压不得不 锱铢必较,不得不要点头哈腰,不得不丑态毕露。 11. 下列诗句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虽然具有微 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缺少

7、飘零之意。 B.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突出了环境的冷寂,僧人的孤零与自在无 碍,若换成“敲”就不免打破了岑寂,平添了一份搅扰。 C.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语出贺铸的青玉案 。 “一川烟草” ,写出“闲愁”的辽漠无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把不可捉摸的情感,写得 形象、真切、丰实而不觉其抽象了。 D.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语出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 ,既道出了“小 龙团”茶如天上明月一股的稀缺珍贵,又让人联想到与其形似的月亮,苏轼与友人共享名茶, 月照宾主,茶沁心脾,真是心旷神怡。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8、,完成 12-16 题。 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乎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故晏子与崔杼盟而不变 其义。延陵季子,吴人愿以为王而不肯。孙叔敖三为今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皆有所 达也。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 “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 ”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 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 活。孔子闻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其次非之谓乎?” 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仰视天而叹曰:“吾受命于天

9、, 竭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龙附耳低尾而逝。则禹达乎死生之分 也。 天固有衰歉废伏,有盛盈坌息;人亦有困穷屈匮,有充实达遂,此皆天之容物理也。古 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然而以待耳。 晏子与崔杼盟。其辞曰:“不与崔氏而与公孙氏者,受其不祥!”晏子附而饮血,仰而 呼天曰:“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者,受此不祥!”崔杼不说,直兵造胸,句兵钩颈,谓晏子 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则今是已!”晏子曰:“崔子!子独不为 夫诗乎!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 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 ”崔杼曰: “此贤者,不可杀也。 ”罢兵而去。晏子之仆将驰,晏子抚其仆之手曰:“安之

10、!毋失节!疾 不必生,徐不必死。 ”晏子可谓知命矣。命也者,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人事智巧以举措者 不得与焉。故国士以义为之决而安处之。 白圭问于邹公子夏后启曰:“践绳之节【1】 ,匹士之志,三晋之事,此天下之豪英。以 处于晋,而迭闻晋事。未尝闻践绳之节、匹士之志,愿得而闻之。 ”夏后启曰:“以为可为, 故为之;为之,天下弗能禁矣。以为不可为,故释之;释之,天下弗能使矣。 ”白圭曰: “利弗能使乎?威弗能禁乎?”夏后启曰:“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死不足以禁 之,则害曷足以禁之矣?” 故贤主使不肖以赏罚,使贤以义。使其下也必义,审赏罚,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知分 ) 注释

11、:【1】践绳之节:正直之士的节操。 1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人亦有困穷屈匮 穷:困厄 B. 直兵造胸 造:制造 C. 而迭闻晋事 迭:多次 D. 审赏罚 审:慎重地 13.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 A. 达乎死生之分 其孰能讥之乎 B. 故晏子与崔杼盟而不变其义 不与崔氏而与公孙氏者 C. 俞然而以待耳 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 D. 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 14.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有所通达,那么外物就不会迷惑他 B. 则今是已 那么现在这样就是对的了 C. 疾

12、不必生,徐不必死 快了不一定就能活,慢了不一定就会死 D. 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 这样之后,贤德之人和不肖之人就都能为自己所使用了 15.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 分) 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 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 16. 本文说“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 ,意思是通达事理的人,通达死生之义。 滕王阁序 中说“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请结合选文和你的阅读积累,谈谈对“达人(士) ”的看法。 (4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4 分。 根据红楼梦前 40 回的内容,回答 17-20 题。 17. 根据人物字号和性格,判断下列的描写,符合李纨在大观园居所景色的是(2 分)

13、 A. 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 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B. 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 垂翠缕,葩吐丹砂。 C. 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里面数楹茅屋外 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 D. 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 住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 18. 根据红楼梦的人物性格,判断下列咏菊的诗句中,薛宝钗所作的是(2 分) A. 携锄秋

14、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B.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C.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D.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19. 下列对红楼梦写作特点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在叙述故事时,有时插入似乎是阻止情节发展的某些事件,使文章富于变化:如英 莲随薛蟠入京后,中间插入刘姥姥一段,后借周瑞家眼中才交代她在薛家的身份。 B. 有些段落对所描写的人物不作正面刻画,而是着力渲染与其特征相反的方面,互相 映衬:如西江月用“无故寻愁觅

15、恨,有时似傻如狂”来突出宝玉的“情痴” 。 C. 故意设置相似的情节,使其重复出现,但这些情节展现的细节或人物绝不雷同:如 甄宝玉挨打和贾宝玉挨打,薛宝钗的冷香和林黛玉的奇香。 D. 重视对人物的细节刻画,对每个主要人物的相貌、衣着、行为、性格,均有极其细 致的描写:如刚入贾府时林黛玉的衣着,史湘云的相貌。 20. 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一句“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 ,成为了王熙凤的典 型语言,凸显其性格的一个侧面。在红楼梦中,许多人物都有典型的语言,展现了其特 有的性格。请你从下面任选其一,赏析该人物形象。150 字左右。 “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的,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

16、不的说 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 冷了,越想越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 ”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对王熙凤的话) “好姐姐,好亲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 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 ” (贾宝玉对袭人规 劝前的话) “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 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它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 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 (宝黛一同葬花时,林黛玉对贾宝玉所说) 四、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21. 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原文内容。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要夸赞对方家乡物产丰饶,人才众多,可以用王勃滕王阁 序里的诗句_和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