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三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429344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三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省三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三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三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pdf(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 年吉林省三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 题,共 100 分,共 6 页。考试时间为90 分钟。考试结束后, 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年级、班级和考号代码在答题纸上的装订线内填写清楚。 涂卡时,必须按要求使用2B 铅笔准确填涂表头信息(在答题卡的准考证号一栏的空格内,从左边 第 1 格起,依次填写学校、年级、班级和考号代码,共8 位数字。表头信息填错,一律扣5 分,卡面不出 现负分。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无效。 保持卷面、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

2、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 12 O : 16 Na :23 Si:28 S :32 Zn:65 Cu :64 Ba :137 Mg : 24 N : 14 P :31 第卷 ( 选择题,共计50 分 ) 一、选择题(总计25 小题,每小题2 分,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的干馏 B石油的分馏 C石油的裂化 D铝热反应 2 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D粗锌 ( 含铜、银 ) 与稀硫酸反应 3.某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m ,中子数为n,则

3、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原子量 B这种元素的原子量为m+n C若碳原子质量为g,此原子的质量为(m+n) D. 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4.下列物质不能使溴水退色的是() A. 乙烯 B. 二氧化硫 C. 丁烯 D. 丙烷 5.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3X(g)+Y(g) 2Z(g) 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 ,同时消耗n mol Y B.X 的生成速率与Z 的生成速率相等 C.X、Y 、 Z的浓度相等 D.X、Y、Z 的分子个数比为3:1:2 6. 对 Na、Mg 、Al 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碱性: NaOH M

4、g(OH)2Al(OH)3 B. 原子半径: NaMg Al C. 离子半径: Na +Mg2+Al3+ D. 单质的还原性:AlMg N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能力一定强 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着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 D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8.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 乙醇 B. 乙酸 C. 氯化钠 D. 碳酸 9. 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 溴苯和水 B. 乙酸乙酯和乙酸 C. 溴乙烷和乙醇 D. 乙醇和水 10.现有 1乙

5、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 2甲醇和乙醇 3溴化钠和溴水三组混合物,分离它们的正确方法依 次是()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11.四氯乙烯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干洗衣服的干洗剂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覆物质的 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下列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属于纯净物 B.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它们的分子中都不含氢原子 D.它们都可由乙烯只发生加成反应得 12.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 B 乙烯与溴的四

6、氯化碳溶液反应; 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 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生成; 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单糖是不能发生水解的最简单的糖类 B分子式符合Cn(H2O)m的物质,都是糖类物质 C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两化合物中三元素的质量比相等 14. 有 A, B,C,D四种金属。将A与 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与 D分别投 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 A反应剧烈, 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 无明显变化,

7、 若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 有金属 C析出。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DCAB BDABC C DBAC DBADC 15.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 COOH ,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C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发生相互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6 分子中含有一个或者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叫芳香烃,C7H8是芳香烃,其结构式可以表示为 ,请你判断 C8H10是有多少种同分异构体() A1种B2种C 3种D 4种 17. Y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 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

8、出电子层结 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 A. KCl B.Na 2SC. Na2O D. K2S 18.已知 A n+、 B(n+1)+ 、 C n- 、 D (n+1)- 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则 A、 B、 C、 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CDBA B.ABCD C.DCAB D.ABD C 19. 海带中含碘元素, 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步骤: 通入足量Cl2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 加 CCl4振荡用分液漏斗分液过滤 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 20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aA gbB g( )( ) 起始浓度(molL/): 2s末浓度

9、(molL/): 据此可推算出上述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是() A.9 :3:4 B. 3 :1:2 C. 2 :1: 3 D. 3 :2:1 21.取 ag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 也增加 a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 22.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10 5B、 11 5B,硼元素的原子量为10.80 ,则对硼元素中 10 5B的质量分数判断正确的是 ( ) A.20% B.略大于 20% C.略小于 20% D.80% 23.使 1mol 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

10、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 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 A3mol B4mol C5mol D6 mol 24.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2H5OH BCH4CC2H4O DC3H8O2 25.将一定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CO 、CO2和水蒸气,混和气体的质量是49.6g 通过无水氯化钙时,无水氯化钙增重25.2g ,则 CO2的质量是() A12. 5g B13.2g C19.7g D 24.4g 第卷 (非选择题,共计50 分) 二、填空题(总计小题,共分) 26(6 分) 2

11、g 氢气燃烧时约放热286 kJ ,而每千克汽油燃烧时约放热46 000 kJ 。氢气被公认为21 世纪替代矿 物燃料的理想能源,试简述氢气作为能源的三个主要优点: (1) ;(2) ;(3) 。 27(12 分) 如图所示装置: (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为。两极反应式为: 正极; 负极。 该装置将能转化为能。 (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为, 总反应方程为。 28(10 分) ( 1)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是。 (2)元素周期表位于斜对角线的两种元素其性质相似称之为对角线规则。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律,金属 Be与铝单质

12、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试回答: 写出证明A1(OH )3是两性氢氧化物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Be(OH )2和 Mg (OH )2可用试剂鉴别。 29( 11 分)已知葡萄糖在乳酸菌的催化作用下,可以生成乳酸,分子式是C3H6O3。 (1)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的化学方程式:。 (2)取 9.0g 乳酸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以收集到2.24L 标准状况下氢气;另取9.0g 乳酸与相同物 质的量的乙酸反应后,可产生1.8g 水和 0.1mol 乙酸乳酸酯。通过计算推断乳酸分子中含有种 官能团,分别是。 (3)乙醇在铜或者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发生反应:2CH3CH2OH O22CH3CHO

13、2H2O,乳酸在 铜或者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发生类似的反应,且产物为。请推断乳酸的结构简 式:; (4)写出钠与乳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5)写出乳酸与乙酸的反应类型:。 30 (11 分)图为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装置。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H2SO4混合液的方法为: 。 (2)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上,不能插在溶液 中,目的是:。 (3)浓 H2SO4的作用: (4)饱和 Na2CO3的作用: (5)试管中加入沸石的作用:。 (6)实验室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填“大”或“小”), 有的气味。 高一化学试卷答案 第卷 一、选择题 ( 小题,共分) NaOH (2 分) 29. (11 分) ( 1)(2 分) (2)2;( 1 分)羧基( COOH)和羟基(OH );( 2 分) (3)CH3CHOH COOH( 2 分) (4)2NaCH3 CHOH COOH CH3CHONa COONa H2( 2 分) (5)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