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427292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届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高一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 条码粘贴处 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 工整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 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H:1 S :32 O :16 N :14 C :12 Na :23 Fe : 56 Cl : 35.5 ) 第 I 卷(选择题共 6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包括22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6 分。每小题

2、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实验室配制1mol/L 250mL NaCl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A玻璃棒 B250mL容量瓶 C胶头滴管 D分液漏斗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A氯化钙 B次氯酸钙 C次氯酸 D次氯酸钙与氯化钙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 28g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质量一定是44g B与VL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体积一定是VL C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 CO2的密度之比为711 D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 CO2的密度之比为2122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总数为NA的 NO2和 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

3、原子数为2NA B28g 乙烯( C2H4) 和环丁烷 (C4H8)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g 的 NO2和 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已被使用的高性能通信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硅 B在医疗上,碳酸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C从电影业、照相业、科研单位和医院X光室回收的定影液中可以提取银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6、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但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Na2O22H2O 4NaOH

4、 O2 B CH2OCO H2 CNa2O H2O2NaOH D2F22H2O4HFO2 7、已知: 2Fe3Br22FeBr3 2Fe 32I- 2Fe 2 I 2,现将 Fe(NO3)2溶液分别滴入到以下溶 液中:H2SO4HNO3溴水碘水,其中能使Fe 2 转变成 Fe 3的是( ) A只有 B C D全部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 1 的无色溶液:Na +、Cu2+、NO 3 、SO 4 2 B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K +、 Fe2+、SO 4 2、Cl C在含大量Fe 3+ 的溶液中: NH4 +、Na+ 、Cl 、NO 3 D能溶解Al

5、(OH)3固体的溶液:K +、Na+、HCO 3 、NO 3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混合:Ba 22OH2H SO 4 2- BaSO4 2H2O B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后,溶液浑浊:2Na CO3 2CO 2H2O 2NaHCO3 C氯化铝溶液与过量的氨水反应:Al 3+4NH 3H2O AlO2 - +4NH4 +2H 2O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 +2OH Cl- +ClO - +H2O 10 、 R2O8 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把 Mn 2氧化为 MnO 4 ,若反应后 R2O8 n 离子变 RO4 2离子, 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

6、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则 n 值是() A4 B3 C2 D1 11 、若m g Na 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为(m 3.55) g,则m g Na 与氧气反应 生成固体的质量为( ) (m0.8) g (m1.0) g (m1.2) g (m1.6) g (m1.4) g A B C D 12、在AgNO3、Cu(NO3)2和 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 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Fe(NO3)3 B滤渣只含Ag和 Cu,一定无Zn C滤渣中一定有Ag、Cu和 Fe,一定无Zn D滤渣中一定有A

7、g、Cu 、Fe 和 Zn 13、将 1 mol Na和 1 mol Al 的混合物投入足量水中,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 ) A11.2 L B22.4 L C33.6 L D44.8 L 14 、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 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 酸 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 g ,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A3.38 g B4.58 g C4.16 g D4.41 g 15、现有 AlCl3和 MgSO 4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0.1 mol/L 的 NaOH 溶液,得到沉淀的量 与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原溶液中Cl

8、与 SO 4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 : 3 B2 : 3 C6 :1 D3 :1 16、下列反应中,能说明Si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 SiO24HF=SiF4 2H2O SiO2 CaO= 高温 CaSiO3 SiO22NaOH=Na 2SiO3H2O SiO22C= 高温 Si 2CO A B C D 17、 G 、Q、X、Y、 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 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未配平 ) : G Q NaCl Q H2O X H2 YNaOH G Q H2O ZNaOH Q XH2O 则 G、Q 、X、Y、Z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元素的

9、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AQGZYX BGYQZX CGYZQX DZXGYQ 18、已知 5KCl KClO33H2SO4=3Cl2 3K2SO4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ClO3是氧化剂 B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 CH2SO4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D1molKClO3参加反应时有10mol 电子转移 19、为除去CO2中混有的SO2和 O2,下列试剂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饱和的 Na2CO3溶液饱和的NaHCO3溶液浓硫酸灼热的铜网碱石灰 A B C D 20、盛有NO和 N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气 体体积减小

10、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 NO2的体积比是() A1: 2 B2:1 C1:3 D3:1 21、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 NO 、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 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 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 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SO2和 NO B肯定只有NO C可能有Cl2和 O2 D肯定没有Cl2、NO2,可能有O2 22 、已知 Cu2S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生成硝酸铜和硫酸,若反应中Cu2S与 HNO 3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2:13 ,则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AN2O BNO CNO2

11、DN2O3 第 II卷 (非选择题共 34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包括2 小题,共34 分) 26、( 16 分)已知X 为 Fe2O3和 CuO的混合物,且氧化性强弱顺序:Fe 3Cu2HFe2。X 样品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 写出步骤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共有 3 个)_ _ 。 (2) 若溶液 E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则一定是_; 若溶液 E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则一定是_。 (3) 若 D固体是纯净物,该固体是_( 填化学式 ) 。 (4) 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的,可用FeCl3溶液作“腐蚀剂”刻制印刷 电路板,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 27

12、、( 18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请回答: (1) 装置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 装置 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 _,其作用是 _。 (3) 装置 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 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 但由于余热的作用, A处仍有气体产生, 此时 B中现象是 _。 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 填 字母 )_ 。 a水 b酸性 KMnO 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 NaHSO3溶液 (4) 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 molL 1 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 应完毕, 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 酸剩余。 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_。 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 填字母 ) 。 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 答案 26、 27、 (1)Cu 2H2SO4( 浓)= CuSO 4SO2 2H2O (2 分) (2)NaOH 溶液 (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 分)吸收多余的SO2(2 分) (3)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集气瓶内液面下降(2 分) d(2 分) (4)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而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2 分) ad(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