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综合性学习(语段概括)知识讲解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426928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总复习——综合性学习(语段概括)知识讲解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总复习——综合性学习(语段概括)知识讲解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总复习——综合性学习(语段概括)知识讲解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总复习——综合性学习(语段概括)知识讲解 .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考总复习综合性学习(语段概括) 考点透视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基本理念之一。“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 育 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 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 全面协调地发展。 学段( 79 年级)目标与内容: 1. 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

2、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 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 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 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 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 料的出处。 语段概括 语段概括题主要是指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所给的一则(或几则) 材料、 语段或文字进行精要的“再 表达”。它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归纳能力。 语段概括的考查目标 1. 能准确感知并提取文章表达出的重要信息。 2. 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段的主要

3、意思。 来源 : 学科网ZXXK 知识讲解 语段概括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 第二步:析语段,明话题。 第三步:抓标志,提中心。 第四步:提关键,并同类。 语段概括的方法 1. 提取原句 关注中心句、总结句、新闻导语等。 例: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出15 字) 最近,记者考察了某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一条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个路段的747 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多达118 个,约占总数的16% ,在这 118 个招牌中共有326 个不规范字, 可见,商业用字的不规范的现象非常严重。 来源 : 学科网 ZXXK 主要内容:。 答:商业用字的不规范现象

4、严重 2. 关键词组合法 除去枝叶(修饰语、描写等),忽略细节(数字等) ,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性) ,并对其进行加工改造, 加以组合。 注意:表达要通顺。 例 1:阅读下面的文字,给“防护林”下一个定义。(25 字以内) 材料: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风速就减小70% 80% 。到距离防护林高 度 20 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列排行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 过林木高度的20 倍。 防护林就是:。 2 答:减小风力,并行排列,距离不超过林木高度20 倍的许多林带。 例 2: 福田公墓安葬着王国维、钱玄同、许光达等历史名人。清明长假的第一天,

5、在福田公墓内, 四处张贴着“墓园内禁止焚纸烧香”等强调消防安全、文明祭扫的标语。 上坟的市民通过摆放鲜花或逝者 生前所喜爱的食物来寄托哀思。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在园内发现有人烧纸焚香,他会上前劝阻。 可是在陵园外,进出福田公墓的路口,却因有市民在道路两旁烧纸而变得拥堵不堪。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答:园内文明祭扫,园外烧纸堵路。 3. 抽象概括法 所给的材料中,并无明显的主干句,也不能找到所谓的“关键词句”,更没有所谓的主要信息、次 要信息之分,这就需要对原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抽象概括。 抽象概括的方法: 把握思路分层提要综合归纳组合信息 例:为下列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 个字)

6、 目前,全球已有85 个国家的2300 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 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 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 。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 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标题:。 答: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热 语段概括的表达技巧 来源:Z.xx.k.Com 概括出的句子通常是陈述句,主语通常是文段的话题(或陈述对象、说明对象等)。 1. 记叙性语段的主要内容:人物+事件 2. 说明性语段的下定义:被定义的事物+所具有的特点(所从属的类别) 3. 议论性语段的主要内容:议论对象+作者观点(结

7、论) 4. 新闻:抓好导语,可以通过原句的删减得到信息。 语段概括的注意事项 1. 注意要求,尤其是字数要求。 2. 组织语言,尽量选用材料中的词语。 3. 语言表述,尽量不要用修饰语。 4. 概括答案,尽量用短句。 题型解读 文字类概括提取 文字类概括提取题包括新闻信息的提取和语段材料的压缩概括。概括时,要特别注意文段的逻辑关 系。如果是总分或分总结构,则有中心句;如果是新闻,则看是否有导语,而导语就是文段的中心句; 如果是并列关系,则注意不要缺要点。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在第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来临前夕,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介绍,作为社会最困难群体,我国残疾 人就业

8、状况明显改善。截止目前, 全国处于就业年龄段的2500 万残疾人中, 就业人数 已达 21936 万人, 其中,城镇已就业残疾人累计达到430 4 万人,农村达17632 万人, 1000 多万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 饱问题。 【解析】(1)段落是什么逻辑关系? 答:是总分关系,第一句是中心句,“截至目前”以后的内容是细节。 ( 2)围绕中心句( “谁 +干了什么”)概括。 答: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 【答案】 我国 2000 多万残疾人有了工作。 (或: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如果加了“1000 多 3 万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也算正确。) 2.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

9、过18 个字) 本报讯为提高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5 月 28、29 日,西宁市教育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首届西宁市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演讲比赛”。 这次比赛先由西宁地区各中学进行预选赛,各校推荐优秀学生参赛。被推荐的 83 名学生分别参加了 初中组和高中组比赛。比赛采用已备演讲和现场问答的形式。评委由我省外籍专家、大学外语教师和资 深的英语教师组成,他们现场评分,共评出九名一等奖。这次比赛不仅检测了我市中学生综合运用英语 的能力和水平,而且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答: 【解析】(1)语段是什么逻辑关系,是否有中心句(导语)? 答:有

10、中心句,是总分结构。新闻分两段,第一段为导语,后面是具体信息。 ( 2)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西宁市教育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首届西宁市中学生 英语口语能力演讲比赛”。 ( 3)不合字数标准,再舍弃一些不重要的因素。 答:西宁市举办首届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答案】 西宁市举办首届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3.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 个字) 3 月 31 日,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中午 12 点 40 分左右, 该校一、 二年级的数百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中排队向金坛城区的金沙影剧院进发。队伍刚走出校门,一辆

11、小轿车由西向东飞驰而来,危急中,52 岁的殷雪梅老师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六七个学生推 到了路旁, 她自己却被小轿车撞飞到25 米外落下 , 学生得救了,可是以身躯挡车勇救学生的英雄教师 殷雪梅老师,却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4 月 5 日凌晨 1 时在金坛市人民医院去世。殷雪梅老师的事 迹感天动地,谱写了一曲人民教师的英雄赞歌。 答: 【解析】(1)文段是什么逻辑关系,是否有中心句(导语)? 来源:学, 科 ,网 Z,X,X,K 答: 无。第一句 “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不能概括下面的信息(殷 雪梅的死)。 ( 2)说的谁?什么事?结果如何? 答:殷雪梅、

12、救学生、壮烈牺牲。 ( 3)提取主要信息,概括。 答:殷雪梅老师勇救学生壮烈牺牲。 【答案】 殷雪梅老师用爱谱写生命赞歌或:殷雪梅老师勇救学生壮烈牺牲(意思对即可) 来源:学| 科 |网 Z|X|X|K 4. 语文综合性学习。 今年, 宿迁市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某校九 (1) 班“自由呼吸”科普兴趣小组的同学积 极响应学校号召,参加了“PM2 5 科普宣传周”活动,搜集了一些材料。请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 PM2 5 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叫可入肺颗粒 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 5 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

13、业生产、汽车尾气 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 5 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 4 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材料介绍了有关PM2 5 的哪些知识,请简要概括。 【解析】(1)文段是什么逻辑关系,是否有中心句? 答:无。是并列的四层意思,要注意不要缺点。 ( 2)分别简要概括。 【答案】 PM2.5 是什么 ( 或“PM2 5 的定义” ) ; PM2 5 的大小; PM2 5 的来源; PM2 5 对人的危 害。 5. 语文实践活动。 50 前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走

14、完了他短暂的一生,但他那“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 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的“雷锋精神”却感动着一代又一 代中华儿女。50 年来,一个又一个雷锋式先进人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他们像雷锋一样助人为乐, 无私奉献,他们用雷锋式的行为促进了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发 展。 【学雷锋】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你分别概括主要信息。 材 料一:1962 年 8 月 15 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后,他的日记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中 国青年杂志社认为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楷模,打算在1963 年 3 月 2 日出一本合刊介

15、绍雷锋事迹。2 月 17 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后,为了宣传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 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 月 2 日,毛主席的题词 在中国青年上刊出。4 日,新华社发通稿。5 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 题 词。后来,中央决定,把3 月 5 日定为雷锋纪念日。 材料二:由于老一代革命家的积极倡导,学习雷锋的活动很快由军队向全国各行各业展开,迅速掀 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学雷锋热潮。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相继做出决定,并以各种形式组 织了学习和宣传雷锋的活动。人民日报 解放军报等报纸都用大

16、量篇幅报道了各地开展学雷锋活动 的情况,以及雷锋事迹、雷锋日记等。随着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涌现 出成千上万雷锋式的先进人物,社会上迅速出现了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一步形成了一种 良好的社会新风气。 材料一: _ 材料二: _ _ 【解析】 材料一:(1)语段是什么逻辑关系,是否有中心句? 答:有中心句,是分总结构。“后来,中央决定,把3 月 5 日 定为雷锋纪念日”是总结句。 ( 2)简单概括。 材料二:(1)语段是什么逻辑关系,是否有中心句? 答:是并列的两层,前三句是讲学雷锋的情况,最后一句是讲学雷锋的影响。 (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案】 材料一: 3 月 5 日雷锋纪念日的来历。材料二:全国学雷锋的概况及活动影响。 6.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