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拖总复习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426703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拖总复习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拖总复习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拖总复习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拖总复习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拖总复习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拖总复习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拖总复习题(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直流调速系统1 下图为单闭环转速控制系统。(1)图中V是 晶闸管整流器 ;(2)图中Ld是 平波电抗器 ,它的作用是 抑制电流脉动和保证最小续流电流 ;(3)图中采用的是 PI即比例积分调节器,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动静态性能满足系统要求 ;(4)此系统主电路由三相交流电供电;(5)此系统具有转速(速度) 负反馈环节;(6)改变转速,应调节_RP1_电位器;(7)整定额定转速1500转/分,对应8V,应调节_RP2_电位器;(8)系统的输出量(或被控制量)是_转速_。2、晶闸管电动机系统中,抑制电流脉动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整流电路相数、采用多重化技术、设置平波电抗器。3、调速系统转速控制的要求主要

2、集中在三个方面,具体为调速、稳速、加减速。4、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形式是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为V-M系统。5、数字测速方法有T、M及M/T三种,其中 M 适应于高速;T适应于低速;M/T具有M和T的优点。选择题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的两个调速器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是(B)A、PID B、PI C、P D、PD2、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当理想空载转速一定时,特性越硬,则静差率(A)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确定3、下列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属于转差功率消耗型的调速系统是(D)A、降电压调速 B、串级调速 C、变极调速 D、变压变频调速4、可以使系统在无静差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

3、,实现无静差调速的是(B)A、比例控制 B、积分控制C、微分控制 D、比例微分控制5、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是(B)A、抗扰性B、稳定性 C、快速性 D、准确性6、在定性的分析闭环系统性能时,截止频率c越低,则系统的稳定精度(A)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7、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不包括(D)A、算术平均值滤波 B、中值滤波 C、中值平均滤波 D、几何平均值滤波8、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调节器的英文缩写是(A)A、ACR B、AVR C、ASR D、ATR9、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中不包括(D)A、转速调节阶段 B、电流上升阶段 C、恒流升速阶段 D、电流下降阶段

4、11、下列不属于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启动过程特点的是(D)A、饱和非线性控制 B、转速超调C、准时间最优控制 D、饱和线性控制12、下列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中,应用最广的是(C)A、降电压调速 B、变极对数调速 C、变压变频调速 D、转子串电阻调速13、SPWM技术中,调制波是频率和期望波相同的(A)A、正弦波 B、方波 C、等腰三角波 D、锯齿波14、下列不属于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特点的是(B)A、高阶 B、低阶 C、非线性 D、强耦合15、在微机数字控制系统的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中断级别最高的是(A)A、故障保护 B、PWM生成 C、电流调节 D、转速调节16、比例微分的英文缩写是(B)A

5、、PI B、PD C、VR D、PID17、调速系统的静差率指标应以何时所能达到的数值为准(C)A、平均速度 B、最高速 C、最低速 D、任意速度18、下列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属于转差功率馈送型的调速系统是(D)A、降电压调速 B、串级调速 C、变极调速 D、变压变频调速19、在定性的分析闭环系统性能时,截止频率c越高,则系统的稳定精度(A)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20、采用旋转编码器的数字测速方法不包括(D)A、M法 B、T法 C、M/T法 D、F法2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的英文缩写是(C)A、ACR B、AVR C、ASR D、ATR22、下列关于转速反馈闭环

6、调速系统反馈控制基本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A、只用比例放大器的反馈控制系统,其被调量仍是有静差的B、反馈控制系统可以抑制不被反馈环节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C、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D、系统的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的精度23、笼型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中基频以下调速,下列哪种方式控制性能最好A、恒控制B、恒控制 C、恒控制 D、恒控制24、SPWM技术中,载波是频率比期望波高得多的(C)A、正弦波 B、方波 C、等腰三角波 D、锯齿波25、下列不属于交流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特点的是(B)A、高阶 B、线性 C、非线性 D、强耦合26、在微机数字控制系统的故障保护中

7、断服务子程序中,工作程序正确的是(C)A、显示故障原因并报警分析判断故障封锁PWM输出系统复位 B、显示故障原因并报警封锁PWM输出分析判断故障系统复位 C、封锁PWM输出分析判断故障显示故障原因并报警系统复位 D、分析判断故障显示故障原因并报警封锁PWM输出系统复位27、正弦波脉宽调制的英文缩写是(C)A、PID B、PWM C、SPWM D、PD28、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的静特性方程中K的表达式为A、 B、 C、 D、 29、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的闭环调速系统一定属于(A)A、无静差调速系统 B、有静差调速系统C、双闭环调速系统 D、交流调速系统30、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组成不包括(D)A、电

8、压方程 B、磁链方程 C、转矩方程 D、外部扰动31、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出现电源电压波动和负载转矩波动时(A)。A、 ACR抑制电网电压波动,ASR抑制转矩波动B、ACR抑制转矩波动,ASR抑制电压波动C、ACR 放大转矩波动,ASR抑制电压波动D、ACR放大电网电压波动,ASR抑制转矩波动32、桥式可逆PWM变换器给直流电动机供电时采用双极性控制方式,其输出平均电压等于(B)。A、 B、 C、 D、33、与机组相比,相控整流方式的优点是(A、B、C、D ),缺点是( E、F )。A、功率放大倍数小于1000倍 B、可逆运行容易实现C、控制作用的快速性是毫秒级 D、占地面积小,噪音小E、高次

9、谐波丰富 F、高速时功率因数低 34、系统的静态速降ned一定时,静差率S越小,则(A )。A、调速范围D越小 B、额定转速越大C、调速范围D越大 D、额定转速越大35、当理想空载转速n0相同时,闭环系统的静差率与开环下的之比为(D)。A、1 B、0 (K为开环放大倍数)C、1+K D、1/(1+K)36、速度单闭环系统中,不能抑制( D )的扰动。A、调节器放大倍数 B、电网电压波动C、负载 D、测速机励磁电流37、转速电流双闭环不可逆系统正常稳定运转后,发现原定正向与机械要求的正方向相反,需改变电机运行方向。此时不应(C)。 A、调换磁场接线 B、调换电枢接线 C、同时调换磁埸和电枢接线

10、D、同时调换磁埸和测速发电机接线38、一个设计较好的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态工作时(C)。A、两个调节器都饱和 B、两个调节器都不饱和C、ST饱和,LT不饱和 D、ST不饱和,LT饱和 39、配合控制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主回路中(D)A、既有直流环流又有脉动环流 B、有直流环流但无脉动环流C、既无直流环流又无脉动环流 D、无直流环流但有脉动环流40、普通逻辑无环流(既无推又无准备)可逆调速系统中换向时待工作组投入工作时,电动机处于( B )状态。A、回馈制动 B、反接制动 C、能耗制动 D、自由停车4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流环调试时,如果励磁电源合闸,电枢回路亦同时通电,给定 由ACR输入端加入

11、且产生恒定的额定电流,则 ( C )。(假定电机不带机械负载)A、电机会稳定运转 B、电机不会运转 C、电机会加速到最高转速 D、过流跳闸42、速度单闭环系统中,不能抑制( D )的扰动。A、调节器放大倍数 B、电网电压波动C、负载 D、测速机励磁电流43、配合控制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主回路采用反并联接线,除平波电抗器外,还需要( C )个环流电抗器。A、2 B、3 C、4 D、144、转速PID调节器的双闭环系统与转速PI调节器的双闭环系统相比,(C)A、抗负载干扰能力弱 B、动态速降增大 C、恢复时间延长 D、抗电网电压扰动能力增强45、 输入为零时输出也为零的调节器是A、P调节器 B、I

12、调节器 C、PI调节器 D、PID 调节器(A)46、下列电动机哪个环节是比例惯性环节(C)A、 B、 C、 D、47、直流电动反并联晶闸管整流电源供电的可逆调速系统给定为零时,主要停车过程是(C)A、本桥逆变,回馈制动 B、它桥整流,反接制动C、它桥逆变,回馈制动 D、自由停车48、直流电动一组晶闸管整流电源供电的不可逆调速系统给定为零时,主要停车过程是(A)A、本桥逆变,回馈制动 B、它桥整流,反接制动C、它桥逆变,回馈制动 D、自由停车49、带二极管整流器的SPWM变频器是以正弦波为逆变器输出波形,是一系列 的 (A)矩形波。A、幅值不变,宽度可变 B、幅值可变,宽度不变C、幅值不变,宽

13、度不变 D、幅值可变,宽度可变50、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如原处于低同步电动运行,在转子侧加入与转子反电动势相位相同的反电动势,而负载为恒转矩负载,则(B)A、,输出功率低于输入功率 B、,输出功率高于输入功率C、,输出功率高于输入功率 D、,输出功率低于输入功率51、普通串级调速系统中,逆变角,则(C)。A、转速上升,功率因数下降 B、转速下降,功率因数上升C、转速上升,功率因数上升 D、转速下降,功率因数下降52、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如原处于低同步电动运行,在转子侧加入与转子反电动势相位相同的反电动势,而负载为恒转矩负载,则(C)A、,输出功率低于输入功率 B、,输出功率高于输入功率C、,输出功率高于输入功率 D、 ,输出功率低于输入功率(注:为电动机实际转速,为电动机同步转速)53、与矢量控制相比,直接转矩控制(D)A、调速范围宽 B、控制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