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瓦房店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42356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瓦房店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辽宁省瓦房店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辽宁省瓦房店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辽宁省瓦房店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瓦房店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瓦房店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 级八年级内 容凸透镜成像规律课型新课第一部分 学习要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研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体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的意识教学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学用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刻度尺)和火柴第二部分 学习过程:一、引入:利用凸透镜分别对着远处和近处的物体看来设置情景引入课题。二、提出问题: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与什么因素有关?三、猜想: A、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B、与焦距的大小有关;C、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2、D、像的正倒可能与物体是否在凸透镜同侧有关。四、设计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2.凸透镜的焦距;3.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白色塑料光屏、光具座和火柴。五、实验探究:介绍方法与步骤(1)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例如u=4fu=3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例如u=1.8fu=1.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例如u=0.8fu=0.3f。若在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则用眼睛透过透镜

3、观察蜡烛的像。并记录像的正倒、大小。提示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使火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光屏上得不到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显示在光屏上。3、怎样找实像:当成实像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时,光屏的位置才是像的位置4、怎样找虚像:透过凸透镜用眼睛观察物体所成的像。5、实验时注意分工合作,边实验边记录介绍实验器材(配合实验器材)凸透镜焦距f=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凸透镜的焦距f=物距u像距v像 的 特 征应用正倒大小虚实位置变化规律u2fu=2ffu2fu=fuf六、分析论证:学生讨论分析数据的特点

4、并得出结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成 的 的 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成 的 的 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 的 的 像。七、巧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分界点:一倍焦距 分虚实,二倍焦距 分大小;实像的位置:物在外(二倍焦距以外)、像在间(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物在间、像在外。实像的变化:物近像远像变大。课堂小结:1、学生小结:2、教师小结课堂巩固练习1、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寻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

5、大的像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0 cm B、15 cm C、10 cm D、5 cm3、小明同学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用书本挡住了部分凸透镜,你认为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一半呢还是完整的?你准备如何验证你的想法呢?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 )A.10 cmf10 cm C.f20 cm5.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

6、凸透镜和凹透镜 D.玻璃砖6.(2010天津模拟)如图3-3-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 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7.(2010江苏连云港模拟)如图3-3-2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 图3-3-1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 cm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

7、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图3-3-2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8.(2010江苏徐州课改区模拟)如图3-3-3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_移。 课后深化拓展: 图3-3-3.1.(2010河南模拟)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应_透镜的焦距。2、(2010

8、江苏宿迁模拟)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3-3-4(a)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大小约为_ cm;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2 cm处,如图3-3-4(b),则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的虚像。 3.有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透镜20 cm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 ) 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图3-3-4C.离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 D.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4.(2010山东滨州模拟)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3-3-5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

9、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C.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5.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 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 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 cm B.一定小于9 cmC.一定在10 cm到8 cm之间 D.一定在9 cm到10 cm之间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 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 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哪个值( )A.8 cm B.10 cm C.1

10、1 cm D.14 cm6.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 cm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7.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8.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该物体的明亮、清晰的实像,当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后,物体此时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 )A.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变 B.只有下半部分

11、,亮度不变C.与原来相同,亮度不变 D.与原来相同,亮度变暗9.(2010江苏南通模拟)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10.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主光轴方向平 图3-3-6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棒AB,如图3-3-6所示,则形成的像AB为( )A.比实物短,且B端比A端粗B.比实物短,且A端比B端粗C.比实物长,且B端比A端粗D.比实物长,且A端比B端粗第三部分 课后反思1、学后记:(要求:可写收获,也可记课上生成的方法与规律性知识,或问题整理等) 2、教后记:(1、提炼交流研讨和课上检测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教学案编写中通过教学发现的问题,为教学案的循环使用做准备。2、尤其要注意反思指导学生预习的措施、方法是否恰当,注重总结预习的效果。)第四部分 家长签字: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