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考名著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42225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浒传中考名著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浒传中考名著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浒传中考名著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浒传中考名著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浒传中考名著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浒传中考名著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浒传中考名著习题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浒传水浒传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古代小说与讲史话本的传统特色。故事都极其富有传奇色彩,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变化莫测。每一个故事的高潮,都能够紧紧扣住读者的心弦。如“宋江杀惜”、“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 ”、“江州劫法场”、“三打祝家庄”等等,数百年来一直深入人心。但水浒传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而迎合群众的,而是紧紧围绕着“ ”这一思想,把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融合在一起。(2分)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 在“三碗不过岗”的_(地名)三拳打死一只猛虎;为兄报仇怒杀西门庆、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母夜叉孙二娘;醉打

2、_(人名),替金眼彪施恩夺回快活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_(其后来的绰号);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3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原名鲁达,绰号 ,曾因郑屠欺侮金家父女而不平,为此演绎出了 这一动人故事,表现出了鲁智深 的性格特点。 4名著阅读(3分,每空1分) 中国的一部古典名著中有一个人物是 ,他性格刚烈正直,为兄报仇,后与张清夫妇,同上梁山,征讨方腊时,折损一臂。小说中有一个关于他的情节是 ,使得他威名远扬,并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这部古典名著就是 。 5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

3、形象。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 在景阳冈三拳打死一只猛虎;为兄报仇 (情节)、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母夜叉孙二娘;醉打_(人名),替金眼彪施恩夺回快活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_(其后来的绰号);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6根据提示写出人物的名称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概括情节限10字之内) (1)他是一位连鲁智深都钦佩不已的英雄好汉,一直安分守己,委曲求全,但最后却被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逼造反的典型。 他是 ,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有: (2)他是一位下层侠义之士,崇尚忠义,有仇必报,后以

4、“行者”身份行走江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是 ,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有: (3)他是一位下层小吏、仗义疏财、急人所难,但却不容于黑暗的官场,最终被逼上梁山,却成了决定梁山命运的人。 他是 ,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有: 7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里的108位英雄好汉,人人都有一个极富个性特点的绰号。请从以下人物中选出你最熟悉的三个,分别解释他们的绰号所代表的含义。(智多星吴用、小李广花荣、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神行太保戴宗、鼓上蚤时迁) 8水浒传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好汉形象,他们的命运大都坎坷。绰号“ ” 的宋江也不例外,他先是因为杀死 而充军

5、江州,后来因为 而获罪问斩。 9根据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情节,将下面语段补充完整。(3分)水浒传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好汉形象,如晁盖、宋江、 、 等,这些英雄好汉在精神品质方面都有着 的共同特点。 10名著阅读(3分) 水浒中有位好汉,姓鲁,名 。因在经略府做军官,人称 。后因打死镇关西,避祸出家做和尚,法号智深,人称 鲁智深。 11.名著阅读(3分) 在水浒传中,先后以王伦、晁盖、 为首的众多好汉聚集在 ,他们以此为根据地,杀富济贫,吸引了许多好汉前来投奔。一百单八将聚齐之后,他们在山顶上树立起一面杏黄旗,上书“ ”四个大字,以此作为这次农民起义的口号。 12名著阅读(3分) 古典小说水浒传描写了以

6、宋江为首的位好汉聚义梁山的故事。例如,“青面兽” (人名)是杨家将的后代。他因失职落魄江湖,在东京卖刀时,怒杀泼皮牛二,被发配大名府。后为梁中书所用,因在黄泥冈(事件),走投无路,最终被逼上梁山。13文学名著(3分) 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英雄好汉,在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以 (人名)的经历最为典型,高俅父子为了谋害他,竟然派人到沧州火烧了大军草料场,他因此 (情节);黑旋风李逵是众多好汉中造反精神最为彻底的一个,除此之外还有 (姓名)。 14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有三个女英雄,其中一个人物是 (姓名),她的绰号是 ;除了打虎英雄武松外,另一个杀虎的英雄是 (姓名),他的绰号是 。 15、水浒传中

7、塑造了一个聪明机智的“军师”形象。 请写出他的姓名以及用计的一个事例。 16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讲的是 (人物)的故事,发生在黄泥冈的重大事件是 。(2分) 17名著阅读:“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这一肖像描写的是水浒中的哪个人物?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2分) 人物:_ 性格特点:_ 与他有关的情节_ 18 按要求作答。(2分) 补全水浒传回目: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写出回目补全部分涉及到的人物的姓名,并结合故事内容概括其性格特点。 姓名: 性格特点: 19水浒传中的林冲和武松是作者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林冲曾

8、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奸臣高俅迫害,他误入 后,被发配充军看守大军草料,在风雪 里,他怒杀前来迫害他的仇人,最后被逼上梁山。武松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斗杀 ,醉打 ,大闹 ,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20.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鲁智深、武松、林冲、花荣、戴宗等五位好汉回答问题。(3分) 请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说出他上梁山的原因。(1分) 书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形象的绰号。请在五位好汉中选择一位(不要和小题的人物重复),说出他的绰号及由来。(2分

9、) 21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中的英雄都有绰号,有些人物是以自身性格、特长、体貌的特点为绰号的,如宋江慷慨好施、仗义疏财,江湖上就把他称作“及时雨”;吴用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所以绰号“ ”; 彪悍粗蛮,全身乌黑,所以绰号“黑旋风”;“ ”水性超强,而且皮肤特白,绰号“浪里白条”。 22水浒传是我国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武松、 、 ,等位梁山好汉的形象(任意填写两个),讲述了大闹野猪林、倒拔垂杨柳、 、 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任意填写两个)。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2分) 23.水浒传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它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

10、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其中受高俅陷害、被迫雪夜上梁山的 ,行侠仗义、拳打镇关西的 ,疾恶如仇、血溅鸳鸯楼的 ,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人名) 24根据提示写出人物的名称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他是一位连鲁智深都钦佩不已的英雄好汉,一直安分守己,委曲求全,但最后却被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逼造反的典型。 他是 ,与之相关故事情节有: (限10字以内) 他是一位下层侠义之士,崇尚忠义,有仇必报,后以“行者”身份行走江湖,是 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是 ,与之相关故事情节有: (限10字以内) 他是一位下层小吏、仗义疏财、急人所难,

11、但却不容于黑暗的官场,最终被逼上梁山,却成了决定梁山命运的人。 他是 ,与之相关故事情节有: (限10字以内) 25水浒传里的鲁达,绰号 ,他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力大无比。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 ;为救好友林冲,大闹 。 26.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除了头领宋江,文有_、公孙胜等人的运筹谋划,武有鲁智深、_等人的浴血奋战,屡次大败官军,比如 (填写相关情节)。这正验证了那句著名的俗语“_”啊! 27水浒传生动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的故事。武松醉打蒋门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梁山好汉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28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有精彩的故事,

12、人人都有特征鲜明的绰号。其中你最熟悉的一个故事是 。你最喜欢的一位好汉的绰号是 ,由此绰号表现出的人物特点是 。 29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鲁智深、武松、林冲、花荣、戴宗等五位好汉回答问题。(3分) 请选择其中的两位人物,说出他们上梁山的原因。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形象的绰号。请在五位好汉中选择一位,说出他的绰号及由来。 30 A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B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