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资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422043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资料(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有何特征?,请同学们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 ,用简洁的语言对本阶段的时代特征进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用三个“大”字来形容。 其一,为“大动荡”:本阶段诸侯争霸,战争连年,政治发展经历了从统一走向分裂,又从分裂兼并归于统一的过程。 其二,为“大变革”: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最终在战国时代,经过各国的变法,我国在世界上率先进入封建时代。 其三,为“大发展”:这首先指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同时也指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诸侯争霸,战争连年,社会经济发展,

2、民族不断融合,文化异常繁荣,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有何特征?,异常繁荣,哲学思想:,“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百家争鸣,思想异常活跃,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形成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其原因如下: 第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 第三,激烈动荡、变革的社会环境,使得思想异常活跃,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

3、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第四,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礼贤下士,纷纷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越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 第五,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和敢于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 第六,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1、生产力提高,经济的发展,2、社会大变革,阶级关系的巨变,3、列国纷争,社会动荡与变革,4、统治者重视人才,优待知识分子,5、私学的兴起,6、民族融合的加强,哪些因素造就了该时期文化的异常繁荣?,文化繁荣的表现,思想,文艺,科学,春秋

4、时期的老子和孔子,战国百家争鸣,文学:诗歌散文,艺术:美术音乐,天文历法,物理学,医学,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思想,1、老子,(1)生平,(2)思想,“道”是世界万物之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并且都有对立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政治思想:,哲学 思想,(唯心论),(一)春秋时期的老子和孔子,老子生平,春秋晚期的楚国贵族。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吏”(管理藏书的官吏),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一书相传为其所作,在道教被尊奉为教主,被称为太上老君。,有人说:“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大文学家。”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5、A,大思想家:,“仁”,“礼”,以德治民,确立了儒家思想,思想: “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 维护“礼”,主张贵贱有“序”; 以德治民;逐步改良等。,问题1、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 ?,(1)主观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2)具有进步性:,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3)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问题2、孔子所谓“礼”“序”是指什么?他为什么要维护“礼”和 “序”?,是指:奴隶制度和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因为:春秋晚期,分封制瓦解,“礼崩乐坏”局面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危及到奴隶制的统治。,B,大教育家:,“有教无类”:

6、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扩大了教育范围。,教学方法: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教育对象:贵族垄断,平民子弟,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人以上可以 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等。,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 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大文学家:,晚年编订和整理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即后来的儒家“五经”。,编订整理出“五经”,孔庙,“两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尊奉他,其中包括历代封建统治者。孔子死时只有三间小屋,经历朝历代的扩建,成了拥有466

7、间房的浩大的孔庙,孔庙的主殿或者说正殿称大成殿,规模、气势真可以与皇帝的金銮殿相媲美。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孔子的反对者,激烈到要打倒孔家店。”,(3)孔子的影响,A、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B、儒家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孔子思想在春秋末年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为什么在当时不受重视?为什么后来又成为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问题探究 1,(1)社会根源:春秋晚期,大国争战,生产力发展, 分封制、井田制瓦解。在奴隶制度逐步瓦解过程中, 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主 张挽救奴隶制,缓和阶级矛盾。,(2)不受重视原因: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制瓦解、

8、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形成的时代,要求以暴力打破旧的 社会秩序,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的政权。 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要求,所以 不被重视。,(3)后来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孔子的主张中包含坚 决维护统治秩序,缓和阶级矛盾,使社会安定,保证生 产发展等有利于统治者的成分;后来的儒家思想家又加 以改造和发挥。,我们该如何对待孔子的思想?,孔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应加以批判的继承,特别是对当今社会的有效成分,应予以借鉴。,问题探究 2,(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问题1、什么叫“百家争鸣?,1.含义:,各学派,不同,政治主张,哲学思想,“百家争鸣”,二、“百家争鸣”,问题

9、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根源?,社会生产的发展 社会大变革 诸侯割据纷争,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错中复杂 礼贤下士的社会风尚 私学的兴起,问题3、完成下表格,“兼爱”,“仁政”,“民贵君轻”,“重民”,“非攻”,“尚贤”,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制天命而用之”,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的现象,历史向前发展、,政治改革,主张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墨翟,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

10、则举之。 摘自墨子,请大家指出墨子的思想核心 。,“兼爱”,“非攻”,“尚贤”,问题4、分析墨子思想形成的社会根源,并作简要评价。,(1)封建经济的形成发展,小生产者队伍的壮大。,(3)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人民渴望一个安定的生产环境。,(4)小生产者地位低下,希望提高政治地位,(2)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残酷剥削人民。,评价:,符合人民利益的。 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顺应历史潮流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弘扬。,问题5、孟子为什么提出“重民”的主张?,1、希望实行一种相对宽松的统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2、战国初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者的地位有所提高。,3、从夏商周三代的兴衰

11、中认识到广大人民的力量,材料一;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材料二: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摘自荀子,根据材料概括荀子的主要思想:,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制天命而用之”,问题、分析荀子思想产生的根源。,()生产和科技的发展,人们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而不必拘泥于成法。这反映了法家“厚今薄古”的历史观。 他主张“法治”,利用人趋利避害的本性,以严刑峻法统治臣民。 他还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

12、国家:“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问题6、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为什么最受到统治阶级推崇?该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原因:,、顺应了历史潮流,、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需要,、符合诸侯国君增强国力,兼并天下的愿望。,影响:,反映时代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 为秦始皇巩固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过于严厉,导致秦暴政,秦王朝短命而亡。,儒家、法家的治国方略有何不同?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有什么现实意义?,方略:儒家主张以德治民,实施“仁政”,法家强调“法治”,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现实意义:德治和法治思想为当今建设有中国特

13、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借鉴;实施德治和法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促进民主政治的建设。,问题探究 3,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1. 只有仁的人,才能去喜爱人,厌恶人。 2. 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礼法? 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乐理? 3. 志士仁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会勇于牺牲而成全仁德。 4. 关爱他人的人,人们就会关爱他,尊敬他人的人,人们就会敬慕他。 5. 没有羞耻厌恶之心的

14、人,不能算作真正的人。 6. 对人的言语友善,比布帛还温暖,对人恶语中伤,比刀剑还尖刻。 7. 作为君子,贤良可以宽容奸佞,智慧可以宽容愚蠢,渊博可以宽容肤浅,精粹可以宽容庞杂。,如何遏制晚自修讲话行为,晚修讲话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晚修讲话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晚修讲话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写一份“关于遏制晚修讲话行为的建议书”,儒家组:,法家组:,道家组:,拓展,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青铜编钟,共65件,重2500公斤,距今2400年,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十二个半音阶关系的特大型定调乐器。从低音到高音,音域达到五个八度之多,可演奏古今中外乐曲,且音域广阔,音色优美,余音可持续13分钟,并出现了和声技术,不愧为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它反映了战国时期的音乐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3.音乐艺术,1、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2、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了提高,对自然斗争的力量有所增强。 3、社会处于变革状态,学术思想领域比较活跃、宽松。,春秋战国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