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章资料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421953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章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章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章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章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章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章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章资料讲解(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三章:世界的普遍联系与辩证发展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第五章: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 第六章: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结 语:哲学与人生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和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是哲学、哲学的特点、哲学的基本问题;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场伟大的革命变革;着重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严谨的科学哲学体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

2、代的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卓越贡献;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当代科技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哲学是什么 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特征 第五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第一节: 哲学是什么,一“哲学”词义 1.“哲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原由“爱”(Philos)和“智慧”(Sophos)两字组成,为“爱智慧”.后来,它在世界各国

3、的语言文字中得到广泛使用. 2.在汉语中哲字释为智慧.聪明.贤明等等.含有通晓事理之意.哲之为学.从字面上讲,就是给人以智慧. 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把人们的世界观以理论化的形式加以高度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是以总体的方式把握世界以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则是不系统、不自觉、缺乏理论论证和严密逻辑的。,(二) 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 的概括和总结( 偏重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具体科学: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它们研究的是物质世界的特殊领域的本质及其规律。 2、哲学是研究整个世

4、界的本质和规律 3、关系:(1)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 萌芽于远古关于灵魂和肉体、神和人间世界的观念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三)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1、是研究和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是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根本问题 4、为我们理解全部哲学史和全部哲学问题,提供了基本线索。,二哲学基本派别和历史演变,唯物主义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是由某一种或某一些具

5、体的物质形态或“原初”物质组成的,万物由它而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的“水”、“火”或“原子”等等。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 ,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点相适应,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在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结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唯心主义为什么会产生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 坚持主观精神即个人的心灵、观念、主观精神或主观意志当作世界的本质,认为万事万物不过是我的“感觉”、“经验”、“意志”、“情感”的产物。比如:慧能:“仁者心动” (2)客观唯心主

6、义: 认为客观精神即虚构出来的“道”、“理”、“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神”、“上帝”等是先于世界而存在的,整个物质世界 不过是这个客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例如:“命中注定”“时也、运也、命也”等观念。,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风动,幡动,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从“逻辑先在性”看哲学唯心主义 1、在对人的认识非直线的思考中,也就是在对人类认识的复杂性的思考中,我们首先应当考虑“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2、从总体上看,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问题,可以分为“自在”与“自为”两种情况。 3、主体对客体的“优先地位”,只能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在性,而

7、绝不是主体的情感、意志、思维等在“时间”上先于客体而存在。,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词义的演变 辩证法:来自古希腊文的“对话”、“论战”。从一开始就是和矛盾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形而上学:“物理学之后”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分 普遍联系、发展、全面地看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3)辩证法发展中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 认为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一切皆变皆动. 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始于康德的天体演化说,到黑格尔典型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得到了系统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第三节:马克思主

8、义哲学,一哲学简史 原始社会无哲学 实践水平的低下决定智力水平的低下。没有余暇去从事专门的脑力劳动,因而作为世界观理论体系的哲学还不可能产生。但灵魂和肉体的关系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对立的萌芽。,2、中国哲学主要发展阶段,(1)先秦哲学 (2)秦汉时期的经学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 (4)隋唐时期的佛学 (5) 宋明时期的理学 (6)清代朴学 (7)五四的科学与民主,3、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发展阶段,(1)古希腊哲学 公元前7至前6世纪,哲学家们重视宇宙本原的研究,这个阶段的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重点由研究自然转移到了研究人。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阶

9、段,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2)中世纪哲学 : 经院哲学集中于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 (3)近代哲学 1517世纪初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一阶段。 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二阶段。 从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西方近代哲学进入第三阶段. (4)现代西方哲学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背情景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内在矛盾的加深,导致1825年的经济危机 政治上:三大工人起义,无产阶级开始要求登上政治舞台 ,从而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 (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2)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 (3)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

10、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可能性,自然科学上的三大发现: 细胞学说、能量守衡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者致力于制度的评析 古典政治经济学着力于财富增长论 德国古典哲学对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作哲学思考和动态分析。 他们的主观努力,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是内在统一的 时代课题决定其体系的内在统一 揭开历史之谜,揭开资本主义之谜,与揭开无产阶级之谜息息相关。 内容上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理论 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研究经济关系主要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论证无产阶

11、级解放斗争学说未来趋势。,(一)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深刻变革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与“科学的科学” (二)实现了哲学内容的变革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来的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是分离的。 (三)实现了哲学社会作用的深刻变革 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把解释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原来只知道解释世界。 (四)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昔日的哲学缺乏实践性,忽视大众的实践活动。,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毛泽东:实事求是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江泽民:解

12、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解放思想是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是根据和目的;与时俱进是关键。,第五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它正确地反应了时代的潮流 (2)它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地优秀成果 (3)它以实践为基础,不是教条,而是行动地指南。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哲学 (1)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 (2)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当今世界出现的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1

13、、科学主义思潮的演变 (1)第一代:孔德、穆勒、斯宾塞的实证主义 (2)第二代:马赫、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 (3)第三代:罗素、维特根斯坦、石里克、卡尔纳 普的逻辑实证主义 2、人本主义思潮的演变 (1)第一代: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 (2)第二代: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3)第三代: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1、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物质观、时空观、意识的本质) 3、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宇宙的起源、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14、意识与物质世界 第三节:人的实践与物质世界 第四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党的思想路线 返回,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和学习,要求掌握世界的物质性,了解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揭示人类社会不过是物质世界的一种特殊状态,明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及它对物质的依赖关系,确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物质范畴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二)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二物质的根本属性与

15、存在形式,(一)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1)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2)批判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二)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二节:意识与物质世界,一、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 1.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应.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形式是主观的:表达形式、反映程度因人而异。但主观形式是反映客观内容的,其主观差别都有客观依据。,“他们显然是英国人,” 英国人肯定地说 “他只有一个苹果, 却送给了她吃。”,“不!”法国人说, “他们一起裸体吃水果, 一定是法

16、国人。”,“他们是俄罗斯人,” 俄罗斯人斩钉截铁地说, “他没穿衣服,几乎没东西吃, 却仍然以为自己在乐园里。”,幽默:一个英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俄罗斯人一同欣赏一张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的画,第三节:人的实践与物质世界,一、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 (一)科学的实践概念 康德:实现人的意志自由和自主的主观精神活动; 黑格尔:实践是“绝对观念”的一种精神活动而已 马克思: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物质活动。 (二)实践的结构:实践主体、客体和手段 (三)实践的功能:创造客体价值和优化主体,二、实践的特点和基本形式,(一)实践的特点 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二)实践的基本形式 1、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实践 生产实践 科学实验 2、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实践 阶级斗争 改革与服务工作实践,第四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党的思想路线,一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 二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第三章:世界的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