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420797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教学目标1.识记重点词语,把握全文的情感脉络;2.理清文本思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3.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2.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体会文中语言的深层含义;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提问:有人知道“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吗?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

2、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从以上资料里,我们知道了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是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辜儿童的被毒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在我了解了“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之后,今后再遇到这一节日时,应该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个节日来看待,还应把它当做一个纪念日来对待,悼念那些在二战中死难的无辜儿童。在南斯拉夫,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一个叫做克拉库耶伐次的地方举行这么一个悼念活动悼念半个世纪前,被德国法西斯在一天之内残杀的300个孩子。这个悼念活动

3、的场面如何?那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是怎样的?我们将在文中找到答案。2.作者简介聂华苓,美国华裔女作家;代表作有台湾轶事等小说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3. 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杀戮(l) 悼念(do) 屹立(y) 肃穆(s m)恍惚(hung h) 荒谬(mi) 憧憬(chng jng)4.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引文坟地见闻 呼唤和平,面向现实,记述各种纪念活动 回顾历史,反对战争。记录作家座谈会摘录遗言“形散神不散” 5.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6.重点剖析寻读析一析“历史”与

4、“现实”(1)分别寻找文中写“历史”写“现实”的内容,并联系起来析其作用。第一部分中作者参加的南斯拉夫人民集会,悼念二战中被纳粹杀死的3000个孩子,眼中所看到的情景为现实。而莫马迪密为作者作的回顾和解释基本展现了几十年前的历史。作者以凄风、苦雨、静默的人群、白色的石雕、老人木然的眼神来烘托集会的沉重,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是多么地悲惨,同时借莫马迪密之口引出那段令人发指的历史,二者的交错出现使那些悲惨、沉痛之感相互烘托,同时让人体味现实,反思历史,形成了立体交融的效果,如同影视镜头的来回切换,把历史与现实沟通、融合,深化了事件的作品和意义。(2)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

5、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听读析一析“沉重”与“美丽”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这又是“美丽”的。圈读析一析“引文”与“正文”(1)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这些诗句歌

6、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2)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死者遗言,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体现,让人据此想像被残杀者生前的情形,目的是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3)引文和正文有什么关系?“引文”是纯客观的记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7.难点释疑提问:第一层的第一句话“凄风。苦

7、雨。天昏。地暗。”这里为什么一个词就是一句话,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明确:使阅读速度放慢,读两个字就停顿一下,想象一个画面,从而达到一个词就产生一个画面;让人感到无限悲哀的氛围,渲染气氛提问:第三层,分析对比西德与日本两位作家的发言,思考:面对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态度、表现有何不同?明确: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罪恶感 “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告诉人们:至今还有人不愿日 本 人:自私的狡辩,企图开脱罪责正视历史,还在为侵略辩护, 安格尔的反驳这潜伏着新的危险。称其“日本人”,而非“作家”鄙弃 提问:第四层,为什么用这么一大块的篇幅摘抄遗言?明确:“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

8、毁灭给人看。” 鲁迅最后摘录的被残杀者留下的只言片纸,就是拾取人性中最为闪光的几个瞬间,控诉了泯灭人性的战争。8.总结延伸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世界上仍然还有很多的地方销烟弥漫,母亲们痛苦的眼泪,孩子们惊恐的哭叫,那一双双流露着悲痛和渴望的眼睛似乎在向我们呼喊:不要战争,保卫和平。同学们,希望我们都是和平的维护者,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9.相关拓展。国魂下的赤诚不错,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祖国是东海碧波上升起的太阳,是帕米尔高原上闪烁的群星,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辽阔北国,是花开三月、草长莺飞的春色南疆;是敦煌飞天的曼舞轻歌,是杭州西湖的淡妆浓抹,是桂林山水的清

9、奇秀丽,是黄山云海的神秘莫测。可同时,祖国还让我们想起曾经经历的苦难与蹉跎,屈辱与折磨。 如果说“中国人”这个名称,在过去曾意味着屈辱与不幸;那么今天,它应该代表着奋发与拼搏;而明天,它则应该象征繁荣、强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不知道您是否和我一样感受到了肩头的重担;而作为一个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不知道您是否和我一样感受到那巨大然而却催人奋进的压力。再过十几年,我们将接替我们的父辈,成为祖国建设的骨干和中坚。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能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中国人”这个伟大的称号!青少年,永远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这个群体对自己祖国的关注程度,将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作为中国的青少

10、年,如何去谱写那自从有人类以来便延绵不绝的华夏篇章,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问题。我们面对的各种以高科技为背景的经济文化挑战,要求我们以聪慧的大脑、广博的知识、睿智的心灵和火一般的激去为祖国谱下华彩乐章! 祖国是什么?要我说,不管对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来说,祖国都是一种魂,是擎天巨树上的落叶飘向大地母亲怀抱时的那一种殷殷深情,是一种使一个国家虽然饱经沧桑忧患却仍然能焕发出生命光泽的力量支柱,是一种使自己的儿女无论身处何方都将魂牵梦绕、日夜牵挂的精神召唤,更是一种流在每个人血管里的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光照千秋与日月争辉的魂!而我们,新世纪的学子,便是那巍巍国魂下永不变心、永不褪色的赤诚!朋友们,面

11、对国际的风云变幻,我们该做些什么?从大家自信的表情中,我已找到了答案。五、板书设计亲爱的爸爸妈妈引文 沉重 美丽纪念地见闻 罪恶的枪声 人性的呼唤正文 看纪念演出 历史与现实 真实而荒谬 参加座谈会 西德与日本 忏悔与狡辩 参观纪念馆 法西斯的残酷 塞尔维亚人民的英勇六、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下节课导学案中的探究案。七、教学反思 亲爱的爸爸妈妈是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与战争有关的。本文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写的一篇揭露法西斯残酷暴行的文章。作者通过人们悼念在二战中被纳粹杀害的遇难者的活动,再现了那一段残酷的历史,表现了塞尔维亚人在面对屠杀时所表现出来的整个民族的英勇,从而告诉人们世界上不要再有战争了。为了让学生们能更好的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我在课前给孩子们介绍了相关的一些历史背景,然后让孩子们带着对这段历史的真切认识去阅读课文,认真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何在?因为有对课文中所介绍的那段历史的认识,很多学生都能说出文章的主旨就是世界不要再有战争了。在这一课中我通过介绍历史让学生更轻松的理解了课文内容,弄清了文章的主旨,同时也让孩子们对历史、战争、和平有了更深的认识,达成了单元目标要求。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