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年谱及著作编年.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420687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白年谱及著作编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李白年谱及著作编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李白年谱及著作编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李白年谱及著作编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李白年谱及著作编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白年谱及著作编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年谱及著作编年.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白年谱及著作编年北京风雅诗社雍冠生李白年谱,自宋迄今,国内已有六种,即宋人薛仲琶李太白年谱,清人王琦李太白年谱,黄锡珪李太白年谱,今人詹鍈李白诗文系年,王伯祥增订李太白年谱,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海外则有日本神户大学教授笕(jian音“简”)久美子的李白年谱。现笔者综合各家之言,并参考部分有关李白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诸家对李白诗文的注释,结合李白诗中所述经历,加以整理。记谱如下:七零一年(武则天长安元年)禅宗北宗开创者神秀应诏至洛阳,恩遇甚隆。自是北宗盛行于两京。是年王维生。李白生。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远祖为秦朝诛杀燕太子丹的名将李信;其先祖为西汉龙城飛将李广。因李广为陇西成纪(今甘肃省

2、秦安县)人。故以此地为李白祖籍。李白又为北朝西凉国武昭王李暠(song音“松”)之九世孙。他的祖先在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李白于公元701年诞生在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当时属唐王朝安西都护府辖区)。其父隐其名,人们以李客称之。李白在其兄弟中排行第十二,家里人称他十二郎。李白出生前,其母梦见太白星入怀,因此其父便给他取名叫“白”,字“太白”。七零五年(中宗神龙元年)武则天卒。中宗李显复位。李白五岁,随其父逃至蜀中,落脚在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今四川省江油市)清廉乡(后因李白号称“青莲居士”,而改为“青莲乡”)。李白发蒙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

3、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七一零年(睿宗景云元年)六月,临淄王李隆基平定韦氏之乱,拥其父相王李旦即位,是为睿宗。李隆基立为太子。李白十岁。攻读诸子百家。七一二年(玄宗先天元年)八月改元,睿宗传位于太子李隆基,是为玄宗。苏頲袭封许国公。杜甫生。李白十二岁。七一三年(玄宗开元元年)太平公主阴谋废帝,玄宗诛其党,赐其死。高力士因参与平太平党有功,封为监门将军(宫廷护卫)。宦官之盛,盖由此始。李白十三岁。七一四年(开元二年)玄宗听从宰相姚崇的建议,新置翰林院,诏选在文章、琴棋(音乐、围棋)、书画、数术(天文、历学、占算)、僧道(佛教、道教)等方面有造诣者,以为翰林待诏(又名

4、翰林供奉)。李白十四岁。才华初显,出口成章。据唐诗纪事引东蜀杨天惠彰明逸事云:李白幼时曾在县里募一小吏,经常出入于县令卧内。一次,李白驱牛经过县令堂下,县令夫人欲加诘责。李白便吟诗致歉,诗曰:“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必问牵牛。”县令奇之,便令李白侍奉砚席。有一次,县内发生大火,火灭后,县令作诗云:“野火烧山后,人归火不归。”一时想不出下句。李白接口道:“焰随红日远,烟逐暮云飛。”县令听了就停止作诗。还有一次,李白陪同县令观涨,有一位女子淹死江中,县令见状作诗吟道:“二八谁家女,飘来倚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朱。”李白随口应道:“绿发随波散,红颜逐浪无。何因逢伍相,应是怨秋胡。

5、”县令听李白诗含讽意,很不高兴。李白感到很惶恐,便隐于大匡山读书。(按:对此说,学术界有不同见解。今载此,仅备其说)。七一五年(开元三年)李白十五岁。是年秋,李白隐居于大匡山山脚下的大明寺,开始两年左右的学习,已作赋多篇。诚如李白后来在赠张相镐二首诗中所言:“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并有诸多诗作问世,如:对雨、初月、雨后望月、晓晴、望夫石、题窦圌(chuan音船)山等(以上诗作均见清代王琦本李太白全集卷三十)(按:以后所注卷数均以此本为准,不再另行注明)。其才华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参加一些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七一六年(开元四年)十二月,宋璟继姚崇

6、宋碧为相。玄宗封以来自中印度的密宗大师善无畏为国师。吐蕃请和。李白十六岁。在大明寺读书。他系统学习了诗经、楚辞、乐府等诗歌名著,在诗歌创作上颇有造诣。七一七年(开元五年)李白十七岁。继续在大明寺读书。留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卷二十三)、赠江油尉(卷三十)、寻雍尊师隐居(卷二十三)。七一八年(开元六年)李白十八岁。赴梓州,拜梓州郪县(今四川三台)长平山隐士赵蕤为师,学习剑术、道术、纵横术、长短经(赵蕤专著)等。七一九年(开元七年)李白十九岁。继续学习。据清代学者王琦李太白年谱云:李白曾在“岷山之阳”从“东岩子”游学。在那里,李白学会了驯鸟。当地太守听说此事,曾亲自察看,感到很新奇,便推荐李白参加有

7、道科的会试。李白没有去应试。七二零年(开元八年)宋璟罢相。苏颋为益州(成都)大都督府长史(州次官)。金刚智及弟子不空经海路入唐,玄宗礼为国师。李白二十岁。作大猎赋(卷一)。这年春天他出游成都。谒见苏颋。苏颋甚赞其才,对属下群僚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鼓励他博览深造。在锦城,李白游览了当地名胜散花楼,留下了登锦城散花楼(卷二十一)、春感(卷三十)白头吟(卷四)等诗。他又游览了峨眉山,留下了登峨眉山(卷二十一)诗。之后,李白抵达渝州,持行卷拜谒了渝州太守李邕。李白高谈阔论,不拘俗礼,引起李邕不满,把接待事交付其下属宇文少府去办理。李白感

8、谢宇文少府的热情接待,便写了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简(卷十九)的诗歌相赠。还写了上李邕(卷九)诗,托宇文少府上呈李邕。自比大鹏,言:“丈夫未可轻年少”。劝告李邕不可轻视年轻人。冬,返回匡山。留诗冬日归旧山(卷三十)。七二一年(开元九年)李白二十一岁。是春李白归家昌明。此后三年均在匡山读书。七二三年(开元十一年)兵部尚书张说为中书令(宰相)。玄宗置丽正书院,聚文学士修书、侍讲。修造温泉宫于骊山。李白二十三岁。在匡山继续读书。七二四年(开元十二年)李白二十四岁。春,他决定去蜀远游。行前,他写了别匡山诗(按:此诗王琦李太白全集未收录。仅见于江油县志、中和大明寺住持记、彰明逸事所载)以显示“已将书剑许明

9、时”的决心。此行,他再次游历了成都;并在峨眉山盘桓了月余,在那里他同高僧怀一法师相识,怀一赠给他陈拾遗遗集(陈子昂的诗作)十卷。这一年秋日,他乘舟沿平羌江东下经过嘉州到达渝州(今重庆市)。途中留诗峨眉山月歌(卷八)。秋冬,游览了巴南、巴中等地。留诗巴女词(卷二十五)。七二五年开元十三年)十一月,玄宗改丽正书院为集贤院,以宰相一人为学士知院士;在泰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县内)举行盛大的封禅大典。该年李邕为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刺史。李白二十五岁。春,他同新结识的伙伴吴指南相伴,自三峡入巴东。一路上,留有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卷二十二)、宿巫山下(卷二十二)(按:此诗有学者认为是李白

10、流夜郎中途遇赦,出三峡时所写,谨此备参)。孟春,到达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市西北),留诗渡荆门送别(卷十五)、荆门浮舟望蜀江(卷二十二)。五月,经过荆州(今湖北省荆州市)。留诗荆州歌(卷四)。到达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在江陵与当时著名的道士正一派第四代传人司马承祯相遇,司马承祯垮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这次会见,对李白影响和鼓励颇大。从此李白对求仙方外的道家思想更加情有独钟。于是写作了大鹏遇稀有鸟赋用以自勉。當李白时至中年,终感到此为“少作”,未能充分写尽“宏达之旨,复经充实、修改遂定名为大鹏赋(卷一)。留诗古风三十三(北冥有巨鱼)(卷二)。此后李白来到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游览了

11、赤壁、黄鹤楼等名胜。留诗江夏行(卷八)、江上寄巴东故人(卷十四)结识了僧行融,留诗赠僧行融(卷十二)。夏,李白来到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境内)。蜀中友人吴指南病故。李白权殯其尸于洞庭湖畔。秋,李白从岳州重返荆门。留诗秋下荆门(卷二十二)。其后李白又从荆门抵达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游览了庐山(在今江西省境内)。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二首(卷二十一)、望庐山五老峰(卷二十一)等诗篇(按:有学者认为望庐山五老峰属李白于至德元年入庐山屏风叠隐居之前所作,特录之,以备参酌)。再东行,经过天门山(安徽省当涂与和县的交界处)。留诗望天门山(卷二十一)。秋李白抵达金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在金陵李白虽想投行卷“谒见诸侯

12、”以期寻找出仕报国之路。无奈达官贵人都忙于筹备“大唐泰山封禅”大典,“十谒朱门九不开。”李白只好纵情山水,游览名胜,聊以自遣。在金陵,李白写下了长干行(卷四)、杨叛兒(卷四)、白紵辞三首(卷四)、金陵白杨十字巷(卷二十二)、对酒(卷二十五)、登瓦官阁(卷二十一)、金陵望汉江(卷二十一)等诗作。七二六年(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春,辞别金陵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留诗金陵酒肆留别(卷十五)、夜下征虏亭(卷二十二)(按:有学者认为夜下征虏亭一诗作于上元二年暮春。兹录于下,以备参酌)。在扬州干谒朱门未果。有诗白田马上闻莺(卷二十五)、广陵赠别(卷十五)。夏,李白赴姑苏,凭吊古城历史遗迹,写了乌栖

13、曲(卷三)诗。然后途经镇江(属丹阳)。去杭州。留诗送崔十二游天竺寺(卷十六)。游越中。留诗越女词五首(卷二十五)、西施(卷二十二)、浣纱石上女(卷二十五)、采莲曲(卷四)、渌水曲(卷六)、王右军(卷二十二)等。继而由剡中赴天台山(浙江省天台县北)。留诗别储邕之剡中(卷十五)。登天台山。留诗天台晓望(卷二十一)、早望海霞边(卷二十一)(按:有学者认为这两首诗为李白于天宝六载重登天台山时所作。特录于下,以备参酌)。秋,返扬州。李白为人不惜钱财,出游扬州不到一年,就“散金三十余万”,以致生活潦倒。留诗少年行(卷六)、赠友人三首(卷十二)。病卧扬州治所江都县。写诗淮南卧病寄赵徴君蕤(卷十三)、静夜思(

14、卷六)、僧伽歌(卷七)、秋夕旅怀(卷二十四)、秋日登扬州西灵塔(卷二十一)。养病期间凭友人孟少府照料,病渐愈。李白少时常读司马相如赋,深慕赋中所言云梦大泽之盛,决定到那里一游。这云梦大泽地处湖南益阳、湘阴之北,湖北江陵、安陆之南,江夏以西的广大地带。恰孟少府同安州(治所在今湖北省安陆县)都督马正会相厚,便建议李白投奔安陆马公处。既可求请马公举荐贤才,又可实现云梦之游,两得其便。李白深表赞同。冬,李白离开扬州,沿运河北上,到淮河复向西进,取道陈州(今河南周口地区)。在途中,李白手头拮据,准备卖掉家传宝剑和新制的鷫鸘裘衣,幸李邕差人送银三千,解除燃眉之急。经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再折头向南,赴南阳(今河南南阳市),留诗南都行(卷七)、游南阳清冷泉(卷二十)。继而南下襄州。七二七年(开元十五年)李白二十七岁。春,李白到达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市)的岘山拜访隐居在那里的著名诗人孟浩然,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李白在那里留下了襄阳曲四首(卷五)、大堤曲(卷五)等诗篇。从襄阳向东南折,李白抵达安陆。在安陆李白遇见了好友元丹丘。元丹丘于马正会属旧交。于是与李白相邀,一同谒见马公。马公深深赞许李白之才。对长史李京之赞曰“诸人之文,犹如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光明洞彻,句句动人。”李京之气量狭小,对马公有意提携李白深以为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